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8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28期

劳动用工

国务院要求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17日出席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时强调,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
温家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第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第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城乡就业机会。第三,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着力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就业领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继续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加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就业工作。第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是稳定扩大就业的主力军。要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要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五,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高等教育要与就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节能减排

国家能源局认为近期不宜大规模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据悉,在7月12日举行的2012中国光伏产业领袖峰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称,青海、宁夏、甘肃、西藏等地建设了一批大型光伏发电站,其他地方建立发电站的积极性也很高,但近期不宜大规模集中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近年来,为了启动中国光伏发电市场,采取特许权招标的方式,以常规电站建设的管理模式通过电价补贴启动大型光伏建设,其重要特点是不改变现有电力管理体制,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这对于推动中国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史立山认为,总体来看,大型电站的建设是简单的劳动,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也缺乏制度创新,或者至少近期不应该以大规模建设大型电站为主。必须要开放用户端的市场,支持用户自主地建设光伏系统。
  史立山还表示,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比较高,不仅大大高于当地上网电价水平,而且也明显高于用户端的电价,要形成千家万户建设和利用光伏发电的局面,必须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电价政策,目前还没有形成这样一套非常科学的机制。
为推动中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利用,史立山提出,各地要采取政策,重视光伏发电市场的开拓,制定本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

专家论坛

我国“稳增长”政策应遵循三项原则

财经评论员马涛7月18日在证券时报撰文指出,不可否认,当前市场面临很大的通缩压力。但是说已经发生通缩是不负责任的,这会引起市场的恐慌,反而会加速通缩的到来。应该说,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的,并非过度放缓。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为7.5%,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为8.1%,二季度可能会继续回落“破8”。但是,总体来看,没有必要对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过度悲观,仍然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
  多重原因致经济放缓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面既有周期性需求收缩的影响,也隐含着结构性因素和潜在增长率变化的作用。因此,不可将本轮经济增速放缓完全归因于短期需求波动,否则会误导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尽管如此,在GDP增幅连续6个季度下滑,消费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分别创下29个月及32个月新低的情况下,经济数据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目前仍然看不到经济下行趋势得到控制的希望,就会严重影响市场预期。
  上半年,PPI同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3%。出厂价格跌幅超过购进价格的现状显示,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企业,需求回落的影响已经不再只是成本改善的良性效应,而呈现更多的负面效果。钢铁、煤炭、电解铝等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这些行业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煤炭更是因此被认为结束了“黄金十年”。市场有理由担忧生产领域的通缩风险会逐步影响到消费领域,因此确实有必要对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加以关注。
  稳增长要讲究力度恰当
  经济学有句话叫“通缩比通胀更可怕”。我国正在由高速度的发展方式向高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不管是总需求不足还是局部供给过剩,都不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年以来,中央通过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以及加快新建设项目获批速度等措施,并没有实质上提振内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出口增速等多项指标都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目前中国经济中的通胀压力已经释放,6月份CPI涨幅较上月有明显回落,按此趋势,7月份CPI可能会回落到2%以下,物价的超预期回落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阶段性、局部性预调微调提供了更大空间。当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增长”,创造有效的经济需求,防止经济急剧下行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稳定造成过大冲击。
  按照惯例,每年7月份中央要为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调,而今这一时间窗口已经打开。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既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调有可能被修正。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内可能很快有一系列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在投资、减税、货币、消费等多个领域,都可能会有不小的政策变化。但是仅仅靠短期刺激政策,不可能解决结构性矛盾和潜在增长率下降问题,如果过度加大政策力度把经济增速拉起来,通货膨胀、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就会进一步加剧。
  宏观经济政策定调三点原则
  在对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定调时,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则必须加以把握:
  第一,“稳增长”不是“保增长”,宏观调控不宜转向过猛。“稳增长”主要强调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适度控制经济失速的风险,防范经济过度下滑。相对于“保增长”的急切,稳增长要相对缓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强度都不会过猛。这也意味着政府不会像以往那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经济下滑,而是会进一步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幅摇摆,都会让市场无所适从,即使短期内政策有效,长期内也会严重削弱市场对政府的信心。
  第二,“稳增长”不能走老路,不可透支未来,留下后遗症。稳增长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扩大内需,确保总需求动力不减。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稳定投资增长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但是,必须摆脱过去那种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拉动的方式,要加大在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投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在实施较为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开辟更大的实体经济需求增长空间,尤其是启动重大终端商品需求,以此带动投资需求与生产需求,使整体经济活跃起来。
  第三,“稳增长”要处理好与调结构的关系,不可废彼立此。在增速下滑的情况下要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同时,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避免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如果过度追求增长速度,造成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就会加大物价上涨压力,结构调整目标也很难得以实现。

中国扩大投资重点应在调结构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7月13日发布报告称,扩大投资不仅在于稳增长更在于调结构,当前扩大投资的重点应放在投资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上,着力提高投资效果.要加大民间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民生投资力度,通过增量投资带动资产存量的调整.
  报告称,中国正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各级政府稳增长的手段看,扩大投资仍是政策首选.总结2009年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地方政府应摒弃"三驾马车"的思维,安排投资一定要充分考虑投资的生产属性,切实做好项目和厂址的选择.
  "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带来财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的运行非常必要.在可预见的未来,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报告称.
  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显着,与经济增长关联度较大的投资集中于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房地产业及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增长受房地产业影响较大,第三产业中大部分行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偏低.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融资结构、区域结构等诸多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扭曲,总量调控的效果极易受到不合理结构的制约而打折扣,因此扩大投资的重点在于投资结构的优化.
  从目前信贷形势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投资,由于整体生产能力过剩,且受到上年利润大幅滑坡的影响,企业投资上升动力不足,信贷需求显着减弱;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受调控政策和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信贷资金难以进入.
  "可以说,当前放贷难现象的出现,不仅存在信贷投放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有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问题不仅是出在总量上,即周期性的问题,更多是在结构层面上."报告分析称.
  因此,如果拘泥于总量调控,那么必然会进一步强化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在国内分配结构、产业结构没有出现重大改变、居民收入支出预期尚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总量调控能否激活国内需求也是颇值得商榷的.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落实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大民生投资力度,同时顾投资增量与存量的结构优化.
  同时要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必须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行政审批效率低下且环节过多等问题,完善投资体制,重视制度建设;还应明确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规范地方投资行为.

专家论点辑要

▲渣打预计内地经济下半年将平稳回升

渣打银行7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内地经济增速今年第二季度持续放缓,但随着经济刺激措施的逐步奏效,经济将在下半年平稳回升。
  报告说,尽管内地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与第一季度增长8.1%相比有所放缓,但降息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因此内地经济在第三季度将逐步复苏。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师刘健恒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内地第三季及第四季经济增长可回复至8%以上,预期全年增长将为8.1%。
  渣打银行的报告同时预计,内地下半年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将可能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降息一次,这将有助于舒缓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刘健恒认为,基础建设将在下半年刺激经济上扮演重要角色,预计下半年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将会增至6000至6500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见效最快的方式

据悉,在中国国务院年中经济形势的会议召开在即,《中国证券报》7月16日刊发分析文章称,预计会後有望出台的"稳增长"措施中,房地产调控政策料不会出现实质性放松,未来加快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见效最快的方式.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推进"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从发改委审批的项目观察,未来能源项目,以铁路、公路、机场、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等领域将成为投资主要方向.
  文章并援引相关消息称,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在6月底前提交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以供审批,同时表示加快支持资金到位的速度.
  "为应对当前经济增速回落,主流观点是着眼于短期,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适当加大重点项目建设,酌情放松银行体系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的管制约束,保住'增长底线'."文章指出.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7月13日发布报告并称,在可预见的未来,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创逾三年来新低;上半年GDP增速为7.8%,略高于年初中国政府制定的7.5%全年增长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下一页
  • 上一篇:第一页
  • 下一篇:企业高层参考 第27期
  •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