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参考 第12期
国土部与全国工商联鼓励民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国土资源部、全国工商联3月28日联合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在会上指出,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首先要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上有所突破,对民营企业进入矿业要同等对待、公平竞争。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举措,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对体制改革的推动,为民营企业进入矿业领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他强调,当前,我国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找矿行动,为国家找矿,既是一种爱国的行动,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民营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全哲洙希望在实施过程中,一要加强勘探与资本市场结合,依靠资本市场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二是加强勘探与开发利用的结合,资源勘探开发向资源利用的产业链延伸;三是市场取向与政府主导结合。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指出,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矿产勘查开发是今后国土资源部的工作重点。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重点抓好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多提供找矿线索;其次要通过地勘基金和矿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是完善矿业权市场和勘察服务市场;第四要协调利益关系,切实保护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五将在矿业活动中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主体地位。
徐绍史认为民营企业参与找矿恰逢其时。在谈到民营企业的参与方式时,他提出:一是敢于投资风险勘探;二是要注重资本与技术相结合;三是要走探采一体化道路;四是创造条件“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他希望,民营企业能够抓住机遇,通过参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向又好又快发展。要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从事勘查开发,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筹兼顾,相互促进。
全哲洙和徐绍史都提出,今后全国工商联和国土资源部要加强联系,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及时将找矿突破行动中的改革措施、项目信息传达到民营企业,同时也要把民营企业在找矿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和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在找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民营企业涉足境内外探矿采矿,一些与资源能源关联密切的大型民营制造企业也开始向产业链上游矿业领域延伸,也有相当一批企业具备了进军矿产资源领域的能力和愿望。
今年国家将严控水泥新增产能投资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3月30日介绍,我国持续面临全国性水泥产能过剩,抑制水泥产能过快增长仍是目前主要任务.他强调,今年要严格控制水泥新增产能投资,且"十二五"期间将鼓励水泥行业兼并重组.
"今年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投资,即使是变相技术改造项目也不能上,"刘明说.
他指出,至今年底,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将基本完成,但局部地区还存在着水泥产能仍然较快增长的问题.
据他透露,目前全国水泥总产能已达29亿吨、产量20.9亿吨、全国人均熟料产能已超过1吨.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严格控制新增水泥投资,对确有必要建设的水泥项目,一定要依法依规进行核准."刘明表示,产能过剩的省份必须执行更严格的调控政策,控制新上项目.
他并称,"十二五"期间政府鼓励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继续加大对兼并重组的融资支持力度.
水泥工业"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提出,将大力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力争到2015年,水泥业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而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市场竞争压力,中国联合水泥董事长崔星称,"水泥企业要由'量本利'向'价本利'转变,共同维护市场价格稳定,限产保价."据他透露,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等水泥企业正在就相关问题协商.
崔星太并预计,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间协同之下,今年水泥市场或"前低后高",特别是在三四季度,水泥产业有望迎来需求高峰,下半年水泥需求会有良好表现.
工信部此前表示,今年将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以行业准入和兼并重组为抓手,优化组织和产能结构,预计年中国水泥产量增速将回落到10%以内.
工信部发《岩棉行业准入条件》
工信部3月26日发布《岩棉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和改扩建岩棉项目以及相关技术、能源消耗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
《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岩棉项目总规模不得低于4万吨/年,单线规模不得低于2万吨/年。改扩建岩棉项目单线规模不得低于2万吨/年。鼓励建设单线3万吨/年及以上的项目。针对能源消耗,新建和改扩建岩棉项目吨产品综合能耗不得高于450千克标准煤,已经投产岩棉项目吨产品综合能耗高于450千克标准煤的,应通过技术改造在2015年底前达到。
文件指出,新建和改扩建岩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统筹资源、能源、环境、物流和市场等因素,合理布局。新建岩棉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和土地使用标准的规定。同时,严禁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等区域内新建岩棉项目。
此外,文件还对产品质量和使用的燃烧、控制等技术进行详细的要求。要求对不符合本准入条件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不新增授信支持。
专家指出,尽管准入条件对资本的来源没有具体要求,但是在布局、装备、能耗等多个标准的要求下,都能满足条件的企业数量不会太多,市场缺口主要还靠龙头企业来填补。通过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政策将支持先进产能加快布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科技部下发“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部近日下发《“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农业与农村科技要突出粮食与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生物产业、食品产业与质量安全、农村与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装备与农用物资、农林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与农村民生等八大重点领域。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为此,《规划》明确,将培育一批农林植物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数量大幅增加,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持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培育一批畜禽、水产新品种(系),主要畜禽、水产饲料转化率平均提高5%以上,现代养殖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规划》还明确,要创制生物制品、新型肥药、农机装备、现代食品、生物能源等重大产品100项以上,带动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部委发文扶持商业化育种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农业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实施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支持优势企业加强商业化育种及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品种培育与产业化能力。今年将率先启动水稻、玉米、小麦三个项目。
专项实施的目标就是要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体系,择优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较强、育繁推一体化,对产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积极推动企业整合现有种业资源,创新种业发展模式,提升我国生物育种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方案,今年将先启动水稻、玉米、小麦等三个项目,以后择机启动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猪、牛、羊、水产等项目。
此次专项支持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施条件统筹建设及应用。统筹建设或利用高水平规模化生物育种研发平台等,快速提升重要种质资源基因挖掘、分子育种、细胞育种、航天生物工程育种等新兴育种技术开发能力;二是,重大新品种培育、产业化及应用推广。
此次专项坚持以企业为导向,扶优扶强,这一点从项目申报条件中也可以看出。通知明确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应为行业优势企业,并对销售收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做出规定。
据了解,目前中央财政和多数地方财政均设立种业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发展,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实行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在种业科研创新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种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农业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并且还编制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的发展任务和措施。
政策要闻
▲“十二五”全国将投资6250亿推进实施九大安全生产工程
3月27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透露,“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投资6250亿元,推进实施安全生产九大工程,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黄毅说,“目前事故总量仍然较多,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要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他表示,今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隐患的排查治理,特别是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坚持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政府的监管责任、属地监管的责任;坚持依法治理,规范生产经营和建设秩序。
▲安监总局要求加快城市中心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3月27日在中国政府网进行访谈时表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搬迁,并加强地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管。
黄毅说,危险化学品包括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处置各个环节,如果监管不到位都容易出现事故。去年全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66起,死亡128人,尽管总量不是非常多,但是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容易导致环境污染。
“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危化企业的搬迁。这些企业很多都比较老,管路年久失修,存在很多隐患和漏洞,一旦发生泄漏以后影响到周边的居民,几万人、十几万人进行撤离,影响很大,要加快搬迁才能消除重大危险源。”黄毅说。
同时,要加强地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管,特别是一些管路的安全监管,尤其是城市地下危险化学品管路的监管监测,防止出现由于盲目施工、开挖而损害管路,造成泄漏。
黄毅表示,下一步要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条例,建立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抓好现状的普查评估。科学规划化工园区,加强统一管理,要优化化工园区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健全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此外,要继续推进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同时要加强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管理,防范“三超一改”行为,有效遏制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方面的事故。
▲中国“十二五”末将形成约30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3月23日在“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宣贯工作会议上表示,到“十二五”末,中国将形成约300个水平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带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
苗圩说,2012年,工信部按照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创业示范基地创建要求,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示范基地内30至50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重点平台现有服务设备、设施的改造升级,并带动省级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
工信部将引导各方面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平台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支撑能力,推动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一批知识产权,提高平台满足示范基地内行业、企业共性需求的专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基地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批共57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同时举行。据苗圩介绍,自2009年至今已有三批共185家工业园区(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2011年,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六分之一以上;示范基地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