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12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12期

武汉将投资1100多亿元建设国家物流中心

据报道,素有“九省通衢”美誉的湖北省武汉市3月27日表示,正在计划建设国家物流中心。
武汉市政府称,武汉市“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约1148亿元,用于包括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5大类、共173个物流项目的建设。
  已提交政府审议的《武汉现代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称,武汉现代物流业将面向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人郭万水介绍,武汉物流业将按照“物流总部基地+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网络”布局。
  武汉发展物流业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2010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接近1.5万亿元,占全市GDP的10%,物流业已初具规模。但是,武汉市物流企业“小散弱”,缺乏综合性、辐射力强的领军企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为推进物流业快速发展,武汉市已成立物流局,由其整合资源,引导、规范、支持物流业发展。

欧元区金融“防火墙”规模需扩大至1万亿欧元以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3月27日在布鲁塞尔发布名为《欧元区与欧盟经济调查报告》说,欧元区必须将其救助工具规模扩大至1万亿欧元(约合1.33万亿美元)以上,以应对债务危机可能“传染”至核心国家的潜在风险。
  该报告说,“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建立一个充足、大规模的金融‘防火墙’,以防止债务危机传导至其他欧元区国家,以应对未来更多国家可能请求金融救助。报告同时指出,在扩大金融“防火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此提供资金的国家在公共财政上可能受到的影响。
  为应对债务危机,报告还呼吁欧元区在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税收体制、教育等领域实施更大规模的改革计划以改变经济失衡、重建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降低高失业率。报告说,虽然这些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取得完全成效,但其中一些措施在短期内就能见效。
  经合组织在报告中还建议,欧洲必须在金融监管方面做出一些根本性改变,应改变欧元区成员国政府与其国内银行“过于密切的联系”的现状。
  欧盟领导人去年12月决定提前一年至今年7月启动放贷上限为5000亿欧元(约合6671亿美元)的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工具——欧洲稳定机制(ESM),以取代目前正在运行的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拥有4400亿欧元(约合5871亿美元)总放贷规模的EFSF在向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国承诺共1920亿欧元(约合2562亿美元)的救助贷款后还有2480亿欧元(约合3309亿美元)的可用资金。
欧盟委员会及多个受债务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欧元区国家认为必须扩大救助工具的规模,以提振市场信心。欧元区财长将于本月30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重点讨论是否以及如何让ESM和EFSF合并或同时运行的问题。

欧洲转型地区国家出现背离民主体制情绪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3月24日在“财新圆桌:转型市场之鉴与投资机遇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转型报告2011》中文版发布”上指出,由于遭遇经济危机,欧洲转型地区的国家,除前苏联国家外,普遍出现对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背离情绪。
  Erik Berglof表示,经济危机对波罗的海周边国家产生巨大冲击,这些国家丧失了20%的产出。此外,遭遇严重冲击的还有中欧和东欧区域的国家。
  在2011年的转型报告调查中,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注重调查转型地区的家庭预算和价值观,从而观察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转型报告2011》显示,转型地区国家的家庭普遍减少了主食、奢侈品、烟草等消费支出,甚至选择不就医和不支付水电费。
  Erik Berglof指出,经济危机给这些国家所带来巨大的冲击远比西方国家严重。此外,这些地区的家庭多数是选择亲友间借款度过难关,但这种借款成本高。而国家的外汇借款也加剧。
  欧洲转型地区的国家是民选政府,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指出,由于遭遇危机,除前苏联国家外,不少国家对现有体制会产生反对的情绪,对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产生背离的心理。“政府支持率已不像当初那么高”。

德国总理同意暂时扩大欧洲救助基金规模

据悉,迫于外界压力,德国总理默克尔3月26日在她领导的基民盟主席团会议结束后作出让步,同意暂时扩大欧洲救助基金规模,在欧元区构筑更稳固的防火墙,以控制欧债危机蔓延。
  默克尔明确表示,将于7月运行的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放贷能力应该保持在5000亿欧元(约合6672亿美元),而现有的临时性救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已经向希腊等国提供的约2000亿欧元(约合2669亿美元)救助项目可以与ESM并行,直至希腊等受援国完全偿还为止,这需要几年时间。随后,拥有5000亿欧元放贷上限的ESM将单独存在下去。
  这意味着,ESM和EFSF已有救助项目相互叠加后,欧洲救助资金池将达到约7000亿欧元(约合9340亿美元)。而按照最初计划,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三国承诺的2000亿欧元救助款项应从ESM可支配的贷款额度中扣除,即ESM运行后,欧洲金融防火墙的总规模仅为5000亿欧元。
  如果按照这一模式扩大欧洲救助基金规模,德国为建立欧洲金融防火墙的出资及担保总额将超出目前的2110亿欧元(约合2815亿美元),最高可能达到2800亿欧元(约合3736亿美元)。
  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将于30日在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晤,重点商讨如何扩大欧洲救助基金规模。
  先前,德国政府因为考虑到国内反对意见,一直不肯扩大欧洲救助基金的规模,但迫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界压力,德国政府才作出让步。
  欧盟希望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来加强对欧洲的救助,但其他国家指出,欧洲必须先扩大自身救助基金规模,才能指望外界施以援手。
  分析人士指出,即便按照默克尔提出的方案,扩大后的欧洲金融防火墙恐怕仍不足以应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元区大国陷入危机,也未必能说服其他国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

标普警告称油价下跌可能致俄评级被降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3月26日发布报告称,如果国际油价出现持续下跌,将损害俄罗斯经济和公共财政状况,进而导致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标普预计,在乌拉尔原油价格保持在平均每桶120美元时,俄罗斯才可以实现2012年财政预算平衡。而油价每下跌10美元,俄罗斯财政预算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下降1.4%。在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境下,即乌拉尔原油价格降至或保持在平均每桶60美元的水平时,俄罗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以上。标普称:“在这种情景下,俄罗斯联邦的长期评级可能被下调至多三档。”
  标普信贷分析师指出,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过去几年在国际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政府财政政策扩张。但如果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出现大幅调整,将导致油价大幅下跌,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不但包括实际和名义GDP,还包括贸易、汇率以及公共财政。
此前另一家评级机构惠誉已于今年1月将俄罗斯信用评级前景由“正面”调整为“稳定”,并警告称油价大幅下滑或致俄罗斯信用评级遭调降。目前惠誉和标准普尔给予俄罗斯的评级均为BBB,较垃圾级高出两档。

加拿大出台2012财政年度预算案

加拿大财政部长詹姆斯·弗莱厄蒂3月29日向议会众议院提交了2012财政年度(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预算案。预算案提出了2012财年经济行动计划,以求创造就业、促进增长,增强加拿大长期经济实力,为经济长久繁荣打下基础。
  弗莱厄蒂说,加拿大已经从全球经济衰退中走出,但不能停留在已取得的创纪录成功。本次预算不仅着眼于未来几年的发展,而且着眼于未来几代。“我们今天推出的改革是可持续的、负责任的和必要的,它将确保我们致力于加拿大的长期经济增长。”
  弗莱厄蒂还说,在其他西方国家面临长期经济下滑风险的时候,仅维持加拿大对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优势还不够,还要使加拿大能够成功地与世界上充满活力的大型新兴经济体进行竞争。为此,预算案推出系列措施,通过推动创新、促进资源开发、扩大国际贸易、投资教育培训、构建高效移民体系、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改进失业保险计划、继续维持低税环境等手段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预算案还提出在2023年至2029年的6年间,逐步将居民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以应对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
  加拿大政府将在前两年成功控制联邦开支增长的基础上,继续节约政府开支,以期实现中期预算平衡。
  预算案称,2011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预计较上一年度减少85亿加元(1美元约合0.9967加元),减至249亿加元;2012财年将进一步减少38亿加元,减至211亿加元。2014财年赤字将仅剩13亿加元,2015财年则将实现34亿加元的盈余。

阿根廷经济面临滞胀困境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2月阿根廷工业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这是最近28个月来阿根廷工业生产首次出现下降,成为阿根廷经济增速放缓的明确标志。与此同时,阿根廷通货膨胀仍居高不下,使得这个南美国家经济面临滞胀困境。
  从去年年底以来,阿根廷经济就出现增速下降趋势,今年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根据阿根廷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今年2月,阿根廷工业产值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8%和1.4%,今年前两个月工业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0.6%。
  在工业生产滑坡的同时,阿根廷投资和消费也都出现明显降温趋势。根据奥兰多·费雷雷斯公司日前公布的投资报告,今年2月阿根廷企业投资总额为71.5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除经济降温使企业家投资信心不足外,阿根廷政府的限制进口措施也阻碍了生产设备的进口。
  虽然居民消费仍保持温和增长,但是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今年3月,阿根廷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2,和去年下半年最高点相比下降近10个点。阿根廷迪特拉大学在同月进行的民意调查则显示,大部分阿根廷民众对宏观经济前景不看好,目前只有2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是购买不动产的好时机,而在去年11月,这一比例高达39%。
  在经济迅速降温的同时,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依然在高位徘徊。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普遍预测阿根廷今年实际通胀率将在20%至25%之间,而阿根廷民众则预期今年通胀率将超过30%,物价将大幅上涨。
  阿根廷经济学家阿贝尔·比格里奥内指出,经济现状意味着阿根廷实行多年的“高增长、高通胀”经济增长模式即将结束,很可能会面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局面,从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阿根廷经济降温,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受阻的外部大环境使然,尤其是阿根廷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巴西和中国经济今年都出现增速放慢趋势,影响了阿根廷出口增长。此外,美欧面临的债务困局没有明显好转迹象,因此欧美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萎缩,部分欧美企业甚至从阿根廷撤资,将资金转回本土“救急”。
  除外部因素影响外,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经历本世纪初的金融危机后,阿根廷彻底抛弃“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转向重行政干预、轻市场调节的发展模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介入越来越深,造成市场定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失灵。
  近年来,阿根廷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和财政补贴力度来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带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但后遗症也十分严重,一方面使得公共财政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价格管制使得企业缺乏扩大投资和生产的热情。去年10月阿根廷大选结束后,阿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陆续削减多项公共服务财政补贴,使得这些公共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加剧物价上涨势头,抑制了居民消费,阿政府在削减财政补贴方面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为追求经济增速,阿根廷政府拒绝控制货币投放规模,导致通货膨胀失控。近年来阿根廷年通货膨胀率都在20%以上,造成劳工工资成本大幅上涨,影响阿根廷经济竞争力。
  此外,阿根廷政府为保证外贸顺差规模以应对偿债压力,对进口产品实行严格限制,采取这些措施虽然保证了外贸顺差规模和本国企业市场份额,但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和加剧物价上涨的负面作用不容低估。
  阿根廷经济学家胡安·亚奇分析说,阿根廷经济增长减速将至少持续6个月,半年之后经济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低迷,则需要看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效果。如果经济降温的时间超过半年,影响将传导到消费和就业,很容易造成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加剧。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