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19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19期

山东有望成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前沿

  据报道,中日韩三国5月13日正式签署投资协定并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方还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对此,青岛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刘志亭5月15日表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即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山东尤其是青岛凭借区位优势,有望从相关进程中受益。
  根据外交部发布的《中日韩合作(1999-2012)》显示,三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在中国贸易伙伴中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六位。日本、韩国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截至2011年底,日本、韩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分别接近800亿和500亿美元。
  即便如此,三国间互相投资比重在本国对外投资额中也占少数。2002年底,在中方倡议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就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与此同时,相比其他省市,由于山东半岛与日韩两国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青岛、烟台等地逐渐成为日韩企业来华投资的热土。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累计批准日资项目1848个,韩资项目11000个,实际利用日资34亿美元、韩资132.4亿美元。韩国已成为青岛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成为青岛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刘志亭认为,除了区位优势外,青岛的港口优势、对外贸易积累的经验、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青岛作为窗口向山东省腹地辐射范围较大等因素,都使得青岛在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有消息显示,青岛将围绕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中日、中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工作已经展开专门规划,将重点探讨设立中日、中韩创新合作园的可能性。
  刘志亭表示,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未来,中日韩三国在海洋经济方面的贸易合作也将成为快速增长的领域。

香港未来将建成离岸人民币生态系统

5月17日,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第三十七届年会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香港场外结算各方准备已经完成,预计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李小加指出,今天的中国仍是基本以发展为主题,而过去五年的金融危机也使大家重新认识到,衍生产品的风险具有传染性、不确定性。因此能够想到的方法是限制金融机构业务、增加风险保证金、对资本要求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对交易清算系统进行大规模的监督等。例如把OTC交易所从“黑暗角落”推向交易所,或者通过引入中央结算系统进行全面结算,使得风险能够对冲。
  李小加认为,与中国大陆金融市场目前的自我保护不同,香港在发展和监管的主题之间,既有发展的急迫性,又因本身一个开放市场,受到全球金融波动的影响。香港作为中国和世界之间发展的桥梁,既担负发展的重任,又要受到全球性监管运动的直接影响。在美国和欧洲监管发展中,香港不是一个主战场,但受其影响,并不能够完全主宰其发展方向。
  李小加说,香港传统上是一个普通证券的市场,以股票交易市场为主。未来香港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向新领域进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币还是基本封闭的,人民币从封闭的货币向相对开放的货币的转换过程中有巨大的机会和巨大的风险,香港则是中国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桥梁,鉴于中国大型经济体的需要,特别需要强调定息产品、货币产品和商品产品。
  李小加认为,目前货币产品和定息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最早的机遇可能是从场外结算开始。场外结算在世界上已经是巨大的业务,但香港在传统场外结算业务不一定能做大。目前香港主要是建设场外结算的基础设施,为人民币向外进军中产生巨大的场外结算业务做好长期准备。
  李小加指出,场外结算是比较容易做的,短期内赚钱可能性不大,而基于离岸人民币的产品机会则越来越大。但这些产品在初期会相对困难,因为一个新的货币,在开放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产品需要时间。同时,中国在大宗商品上已经成为最领先消费国或全球生产者,在货币国际化中,中国对商品价格的对冲、保值、风险管理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商品的衍生产品的机会非常巨大。
  李小加透露,香港场外结算系统2012年底可以投入使用,目前各方准备已经完成,选定了平衡的成员组合和重要的创始股东,使得一开始创始股东和成员可以很快进行交易,同时设定最高层次的风险管理框架,紧贴全球标准。
  李小加表示,在人民币其他金融产品上,香港也做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先把路铺好,桥搭好,市场结构和监管的规则做好,等待市场逐步适应新的产品。最终目标是建立离岸的人民币的生态环境并能够良性循环。同时,香港将试图在目前内地商品市场需求不能满足的领域起到独特的作用。

龙永图认为重庆加工贸易新模式值得推广

5月17日,在重庆第十五届“渝洽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表示,重庆的加工贸易除了传统加工贸易的组装之外,把研发和结算也转移到内地,并带动了整个零部件的产业集群。这种新的模式降低了加工贸易的对外依存度,在现今国际市场萧条的情况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当天,龙永图表示,目前国际经济处于低迷的形势,传统的加工贸易一般来说都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回到中国来组装,然后再输出口,对国际市场很敏感。
  “重庆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大量零部件制造商落户本地,这样就使得对外的依存度大大减少。”龙永图说。
  他表示,重庆的加工贸易一方面保留了传统加工贸易创造就业机会的优势,例如在信息电子化方面的交易创造了2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也消除了传统加工贸易附加值低的弊端,通过把零部件生产,以及加工贸易的研发和结算转移到内地来,使得整个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他认为,重庆加工贸易模式的诞生也解决了其地处西部的地理位置劣势,将大量必须从国外采购的零部件转移到组装点附近,将加工贸易的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重庆发展对外贸易方面所创造的新的加工贸易模式是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的,而且我觉得也是值得推广的。”龙永图说。

美国哥伦比亚贸促协定正式生效

美国哥伦比亚贸易促进协定5月15日正式生效,美国向哥伦比亚出口的80%以上的消费品和工业产品、50%以上的农产品从此开始享受免税待遇。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声明,免税的消费品和工业产品包括农业和建筑业设备、建筑产品、飞机及零件、化肥、信息技术设备、医疗科学设备和木材等,此前哥伦比亚对美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征收7.4%至14.6%的关税;免税的农产品包括小麦、大麦、大豆、高质牛肉、腌肉以及几乎所有水果和蔬菜,根据协议,未来15年内哥伦比亚将取消几乎所有针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
  同时,哥伦比亚还向美国开放规模达1800亿美元的服务业市场,包括允许哥伦比亚企业雇佣美国专业技术人员和逐步取消有线电视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为,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第三大经济体,美哥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贸促协定将使美国商品出口增加11亿美元,加上出口带动其他产业产值增加,将进一步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5亿美元。2011年,美国向哥伦比亚出口的商品价值达143亿美元。

投资视点

黑龙江启动实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

据报道,为着力解决各种企业不合理负担和损害企业利益突出问题,黑龙江省日前正式启动实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重点给中小企业“减负”。
  按照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制定的《黑龙江省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该省将开展中小企业减负专项行动:推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缓解融资难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出台;建立中小企业负担监测机制,跟踪监测分析企业负担状况,严肃查处各项加重中小企业负担的违纪违法行为,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为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黑龙江省还将继续清理涉及企业的各种收费问题,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及时公布取消收费项目目录。并清理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加重企业负担问题,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目前仍在执行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督促各市(地)及相关部门加大对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
  根据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此次专项行动还将开展中小企业负担情况专题调研、畅通企业负担反映渠道、建立企业负担监测分析制度,并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

吉林省出台政策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吉林省政府5月15日介绍,吉林省将把物流产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和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并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据了解,吉林省计划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实现12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为支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吉林省将拓宽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并将加大对物流业资金倾斜力度,用于规划引导、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重点物流企业和重大物流项目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及贴息等。
  同时鼓励企业实行制造业与物流业主辅分离,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制造企业剥离物流资产和业务,可享受税收、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及物流信息平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
  为优化管理体制,吉林省将实现“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分类通关管理的海关监管模式,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园区设立公共保税仓库。物流企业通关时,可享受大型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和服务。
  其次,吉林省加大土地、交通等政策支持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用地,70%可用作仓储设施建设,30%可用作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新建物流园区、新开业的物流企业当年上缴所得税的地方所得部分,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前两年全额、后三年减半由同级财政部门返还企业。
  此外,吉林省将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逐步建立蔬菜保供稳价体系,要在大中城市设立蔬菜仓储基地,以解决吉林省季节性生产与均衡消费之间的矛盾以及应急需求,确保全省蔬菜供应和菜价稳定。

广东经济工作重点仍是“调结构、促转变”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5月14日在回答网民提问时表示,广东省政府仍然把经济工作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调结构促转变上。
  朱小丹称,从今年一季度广东省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增幅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包括GDP、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投资总额,甚至是财政收入。
  朱小丹认为,造成经济下行的直接原因是全球经济的低迷、外需的萎缩。此外,由于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国内的投资和消费的力度也有所减弱。而广东省主动地调整结构,“必然也要在速度上付出一定的代价。”
  朱小丹称,政府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出发点是面向企业,立足企业的。广东省已经出台了56条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金融服务方面也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措施,同时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建立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政策性文件。
  朱小丹亦强调,造成经济下滑的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不能片面地为保持经济的全增长而偏离转变方式的主线。因此,省政府仍然把经济工作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调结构促转变上。”
  朱小丹说,广东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双转移”的具体举措,对推进现代产业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作了专门部署。
  他表示,对于广东和中央有关部门联手推动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会继续利用市场倒逼机制”。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五年蓝图绘就

广东省发改委5月16日披露,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印发实施。
  作为广东5年服务业发展的蓝图,《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广东服务业将呈现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提高之势,着力构建高效生产服务体系、优质生活服务体系和均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基本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左右,2015年达到3.5万元以上;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力争达到38%左右。
  总体来看,《规划》有三大特点:一是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突出粤港澳服务业合作;三是突出发展载体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规划》提出,要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旅游、健康服务等9大行业。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则以坚持统筹发展的方针,提出要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体,辐射带动东西北地区全面发展,各区域产业层次明晰、主体功能突出、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总体布局。《规划》还提出,要注重发展载体建设,形成实施规划的抓手。
  《规划》还强调要发挥区位优势。在加强粤港澳服务业合作方面单列篇章,提出要构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共同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从产业合作、社会保障和合作平台建设三方面提出了深化粤港澳服务业合作的内容和重点。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增至9个
  在产业发展上,《规划》提出,要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旅游、健康服务等九大行业。同时,要以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扩大就业为目标,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家庭服务业。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规划》的初稿相比,这次公布的版本有一处重大修改,就是将原来的“重点发展六大现代服务业”改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的行业由原来6个增加至9个。
  加强粤港澳服务业合作体现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对“粤港澳服务业合作”单列篇章,提出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着眼扩大区域共同利益、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以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目标,深入实施CEPA,全面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做好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工作,积极争取尚未开放和部分开放服务领域对港澳加快开放和全方位开放,构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共同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力争到2014年底前,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发展载体建设,实施“四加三”工程
  与此同时,《规划》特别注重发展载体建设,形成实施规划的抓手。《规划》提出实施“四加三”现代服务业建设工程,即重点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广州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四个现代服务业对外合作平台,打造和培育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00个重点项目和100个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力争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
  在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方面,《规划》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包括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完善发展环境、夯实人才基础、加强统筹协调等。

上一页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7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