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主办
首页
走进企联
企联简介
领导关怀
题词贺信
企联领导
企联文化
三方机制
部门设置
协会章程
工作委员会
会员构成
品牌活动
联系我们
雇主工作
党群工作
新闻中心
头条
活动预告
省企联动态
聚焦企业
节能减排
产业经济
各地新闻
中小企业
热点关注
数字化
市场行情
技术创新
部委动态
厅局动态
企业家动态
品牌活动
企业家活动日
企业100强发布
管理创新大会
诚信企业评价
企业信息化峰会
咨询培训峰会
数字经济论坛
企业文化年会
四川资本论坛
四川品牌大会
服务中心
项目推荐
企联书刊
健康工程
会员之家
企业维权
认证培训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财经动态
工业园区
高层参考
财经观察
专题专栏
企业家活动日
企业100强发布
企业信息化峰会
诚信企业表彰
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企业入会
联系我们
活动直播
站内搜索
新闻
企业家
企业
企联信息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李强: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更多头条]
四川企联网
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5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25期
节能减排
环保部将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7月9日表示,优先解决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升燃油品质,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有效措施。强化流域和地下水水污染防治。
周生贤表示,环保工作目前难点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发展让好人变成了病人,健康人变成了瘸子、跛子,这种发展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健全的。”
周生贤还坦言,我们的环保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许多职能出现交叉重叠。“水里和陆地的不是一个部门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一个部门管。”“我听说世界上有四大尴尬部门,中国的环保部就是其中之一。”
碳税方案将择物价低点推出
消息人士7月7日披露,在环境税中,碳税方案早已设计完成,由于此前年份CPI高企未能如期推出,将在物价进入下降通道时,适时择机出台。根据测算,目前每耗费一顿标准煤,需要缴纳20-25元,随着治理成本提高,标准也会逐年增加。
据分析,开征碳税将对煤炭、石化、火电、钢铁等碳排放大户产生不利影响,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将长期受益。
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研究开征环境税”后,社会各界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讨论从未停止,特别是近些年环境事故集中爆发,让开征环境税的讨论更加热烈。
事实上,环境税并不是一个单一税种,而是一类税收的总体制度。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中国当前节能减排和治理重点污染的实际状况,目前的方案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和氮氧化物税四类。
碳税即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对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按照其碳排放量征收的税收。我国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被认为是碳税提上日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碳税亟待推出的约束因素。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相关研究人士表示,征收碳税,可以纠正企业和居民过量使用资源的行为,因此很有必要。而且从现有税制来看,这一类税种还比较欠缺,现行税收制度更突出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职能,而没有充分发挥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
此外,面对不少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压力,有专家也说,如果我国征收了碳税,国外再征碳关税就变成了双重征税。因此,我国如果开征碳税,可以降低一些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
山西节能十二五规划发布
据悉,《山西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于近日正式印发。规划提出了山西省“十二五”期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总体目标以及各行业、重点领域的具体目标、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运作为手段,建立完善节能长效机制,积极培育节能型产业,全面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十二五”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
具体来看,工业方面,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为18%,并对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供电煤耗、焦炭、吨钢、氧化铝、电解铝、水泥等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提出了目标要求;建筑方面,要求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节能改造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到100%,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施工阶段执行率大于95%,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6000万平方米;交通运输方面,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
欧盟将大力发展“次生”生物燃料
欧盟能源委员会和环境委员会日前联合制定了一项关于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欧盟法律修正案。根据该修正案,欧盟在大力发展“次生”生物燃料的同时,将控制使用粮农型生物燃料,保护农田土壤不受生物燃料发展的负面影响。
欧盟能源委员会和环境委员会指出,“次生”生物燃料使用生活垃圾、餐厨废油、苔藻及其他不与粮食、饲料作物直接竞争的生物原料生产,既有利于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能避免增加农田土壤荷载压力,有利于保持农田土壤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修正案鼓励生产“次生”生物燃料,并在交通运输部门设立了阶段性发展目标:2016年“次生”生物燃料占交通运输燃料消费总量的0.5%,2020年达2.5%,2025年达4%。
而传统生物燃料主要使用粮食或其他富含淀粉的作物进行生产,原油价格飙升一度促使欧盟国家迅速发展传统生物燃料,以降低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按照欧盟委员会制定的中期发展战略,传统生物燃料在欧盟交通运输燃料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在2020年达到5%。
欧盟环境委员会在其评估报告中认为,如果未来7年生物燃料使用的经济作物与粮食和饲料争夺农田土壤,将极大破坏农田土壤质量,也将对减排产生间接负面影响。该法律修正案将在欧洲议会今年秋季全会上讨论通过。
自主创新
欧盟投6亿欧元研发新一代空管技术
欧盟委员会7月10日宣布将投资6亿欧元研发新技术,以解决欧洲日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堵问题,为实现“欧洲单一天空计划”提供技术保障。
据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内,欧盟空中交通流量将比现在增加50%。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欧洲单一天空计划”的目标,就必须加快研发高新技术。
欧委会的这一技术研发计划拟吸纳2500位研究人员,主要攻关领域是飞机飞行线路优化技术、在航空管理系统中更好地整合新型飞机的技术、交通管理特别是飞机在地面的交通管理优化技术。
专家论坛
中国经济去产能和去库存辨析
日信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陈乐天7月10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1980年至今,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产能周期,分别是1981-1991年、1992-2000年、2001年至今。2001年至今的中国产能周期,以产能增速来判断,产能去化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但整个国民经济领域的去库存则是在2012年比较明显。这让我们疑惑,去产能与去库存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去产能与去库存并无确定性关系
产能周期的形成与更替,是消费结构变化与规模扩张的结果,其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中国经验是10年左右。而库存周期的形成,是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与生产的平稳性,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在36个左右。两个周期在主导因素与持续时间上截然不同。
产能周期持续时间较长,而库存周期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一个产能周期内就会嵌套有几个库存周期。我们认为,产能扩张、去化与否,与库存回补、去化与否,并无确定性关系。
在产能的扩张与去化阶段,受需求及意外事件冲击,短期经济运行有起有落,从而企业前景预期也就变化比较大,比如,产能扩张阶段的经济下行,企业会去库存;产能去化阶段的经济回升,企业会补库存。一般来讲,产能扩张初期与末期,因为经济波动较大,企业更可能去库存;产能扩张中期,经济稳定上行,企业更可能补库存。同样,在产能去化初期,产能过剩向生产过剩转变,企业更可能是补库存;产能去化中期,经济趋势性下降,企业更可能是去库存;而在产能去化末期,因经济的可能回升及库存水平大幅下降,企业更可能是补库存。
从库存变动规模来看,在产能扩张阶段,补库存是主流;在产能去化阶段,去库存是主流。而在产能去化阶段,由于产能周期的更替,库存周期会异化,会出现持续3-4年去库存的情况,如中国的1997-2000年。
本轮去库存或将持续至2015年
这一轮产能周期的产能去化是从2010年开始,将持续至2017年前后。从国民经济库存变动来看,2010、2011年两年库存投资大幅回补,对GDP增速是正的贡献;2012年库存投资大幅去化,拉低了经济增速。那么,去库存还将持续多久呢?
我们知道,国民经济的总库存,既包括工业的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也包括农业的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库存,建筑业的建筑材料库存,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的流转产品库存等等。我们通常关注的工业产成品库存仅是其中一部分。从1997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工业产成品库存投资在GDP存货增加中的占比,最高年份是59.1%,2009-2012年则降低至20%-30%之间,库存的主要部分是在下游流通环节。
由于中间生产环节与下游流通环节对最终需求的敏感度不同,这就导致工业部门产成品库存变动与整个国民经济库存变动的不一致。因此,工业产成品库存变动仅能衡量中间工业生产领域,而无法准确判断整个国民经济的库存变化情况。在分析去库存还是补库存时,我们更多是以国民经济的库存变动为主,即GDP支出法下的存货增加如果较去年增加则是补库存,如果较去年同期减少则是去库存,因为这分别对经济增速形成正贡献和负贡献。
去库存持续多久,取决于库存水平。从以往两个产能周期看,1990-1992年出现连续三年的去库存,1997-2000年出现连续四年的去库存。这种连续三四年去库存的异常现象,是因为处于产能去化阶段,过剩产能在前期转化为生产过剩推升了库存水平。当产能周期更替时,意味着消费结构升级及产业结构转变。一个周期的过剩产品在下一个周期内需求空间大幅压缩,因此去库存时间延长。
从存货增加变化规模来看,1981-1991年的周期,存货增加额增加年份累计增加1800亿元左右,减少年份累计减少480亿元左右,结果净增加1300亿元左右,去化并不彻底;1992-2000年的周期,1993-1996年存货增加额累计增加3164亿元,1997-2000年累计减少3738亿元,结果净减少-574亿元。受上1990-1992库存去化不彻底影响,1997-2000库存去化时间延长、幅度加大。
2001至今,存货增加额增加年份累计增加13931亿元,减少年份累计减少4588亿元,净增加9374亿元,显示库存仍过高,去化会持续。如果按照2009和2012年平均2025亿元的去化幅度,去化彻底仍要四五年。
但从消费结构来看,虽然城镇消费结构向享受型消费转变,服务消费将成为主流;但农村消费仍将在发展型消费持续很长时间,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仍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这样,2001年至今的产能周期中,库存去化可能还会持续2-3年至2015年前后。这样,2012-2015年期间,国民经济运行中,存货增加对GDP增长将持续负贡献,拖累GDP增速。
但从工业部门来看,产成品库存去化并不需要这么久。从库存投资变化规模来看,2003-2012年,产成品库存投资增加的年份,累计增加6738亿元;库存投资减少的年份,合计减少4632亿元,净增加2106亿元。如果按照2009和2012年库存投资年同比减少2243亿元的幅度,产成品库存去化彻底可能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考虑到今年一季度,产成品库存投资同比增加377亿元出现回补,意味着工业部门库存去化可能需要一年左右。
去产能阶段的低增长
在产能去化的2014-2017年,中国经济将如何运行?
投资:将在10%-15%区间下行
产能过剩意味着当前产能大于未来需求,因此产能去化阶段企业投资支出必然下降。在1981-1991年、1992-2000年两个周期的产能去化阶段,分别遭遇到国内政治风波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投资增速受到较大影响(增速较扩张阶段分别下降11.5个百分点和23.5个百分点)。在这次产能去化阶段,我们认为类似的政治与金融危机不会再出现,因此投资平均增速的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可能在5-10个百分点左右,2010-2017年投资年均增速应在15-20%之间。
消费:14%-16%区间上行
消费品零售的走势将与投资不同。
在这一次产能去化阶段,劳动力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由以前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因此,这一次产能去化阶段,居民收入增长受到影响不会太大,消费也会保持稳定。而随着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将逐渐弱化,这将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张。2013年,消费品零售预计增长13.2%左右,较2012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务消费限制影响。我们预计,2014-2017年消费品零售增速将在14%-16%之间缓慢回升。
GDP:在6%-7%区间下行
受去产能及去库存影响,经济增速在去产能阶段会下降。从以往两个周期来看,去化阶段GDP年均增速要下降2-4个百分点。
在2001-2017年的超级产能周期中,2001-2009年的产能扩张阶段GDP年均复合增长10.5%。参考以往两个周期经验, 2014-2017年均增速可能仅在6.5%左右。
从国际比较看。2013-2020年的中国,可能类似于1977-1990年的日本、1992-2000年的韩国。而日本、韩国在经历工业化的高峰阶段后,经济增速也都出现了下降,1976-1990年日本GDP年均复合增长4.3%,比1960-1976年下降3.2个百分点;1992-2000年韩国GDP年均增长5.9%,比1972-1991年下降2.1个百分点。1980-2012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如果下降2-3.5个百分点,2013-2020年GDP增速波动区间在6%-7.5%之间,这与产能周期比较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考虑到投资、消费及库存去化因素,我们认为,2014-2017年,GDP增速将在6%-7%区间内下行。
价格:中间通缩,下游通胀
受产能过剩向生产过剩转化影响,中间工业品去库存压力较大;而投资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从而PPI会出现通货紧缩。我们预计2013年PPI在-1.8%,2014-2016年会维持同比下降态势,但速度逐渐放缓,2017年可能转为正增长。
但在下游消费价格领域,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压力。这根源于两方面:供给端,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格局的出现及供求关系的趋紧将逐渐推升劳动力成本,这将推对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制造行业及生活服务行业的成本上升,而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将会加剧成本压力;需求端,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将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由于城市人口恩格尔系数要低于农村人口,这意味着整个居民饮食结构中粮食支出增长放缓而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增长的加快,由于这些食品在CPI占比的不同,这将从需求端带来消费价格上涨的动力。因此,下游消费价格将出现通胀压力。但受制于国民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下游通胀将基本在可控范围内。我们预计,2013年CPI在3%左右,2014-2017年会在3%-4%之间波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4
下一页
上一篇:
企业高层参考 第24期
下一篇:
企业高层参考 第26期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2024-07-26
2024-07-19
2024-07-12
2024-07-05
2024-06-28
2024-06-21
2024-06-14
2024-06-07
2024-05-31
2024-05-24
2024-05-17
2024-05-10
活动预告
更多>>
·
关于申报2025年四川建筑业企业100
·
关于服务企业需求调研问卷的函
·
关于举办2025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
·
关于组织开展2025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
关于开展川渝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典型
·
关于举办 《DeepSeek大模型在企业
·
关于申报2025年四川企业100强、制
·
关于举办税收新政下2024年度所得税
·
关于邀请参加成都锦城学院 2025
·
关于缴纳2025年度会员单位会费的通
热点关注
更多>>
智能经济未来可
四川省2023年志
·
申请退税或补税,这些情况需注意(
·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休这样实
·
放假办法修改及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
·
中国证监会依法处罚恒大地产审计机
·
四川省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方式公布
·
智能经济未来可期(经济聚焦)
·
四川今年高考招生新变化,艺体类本
·
成都小一入学信息采集工作5月6日启
项目推荐
更多>>
四川九为蓝谷产
工业节能技术(
·
"悬赏"300万!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公
·
四川美术馆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项目项
·
都江堰“东港**”商业项目优恵急售
·
四川省百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九为蓝谷产业园
·
工业节能技术(水循环、节气、节电
·
四川安县工业园区
·
成都现代农业创业园项目招商及合作
栏目总排行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8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15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34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35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07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46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02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30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2期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3期
省企联动态
更多>>
四川省中小企业
彭渝书记、李继
·
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调研座
·
彭渝书记、李继郁副书记出席德阳企
·
四川企联携手会员企业,共赴成都锦
·
四川企联第23期财税系列培训活动在
·
四川企联秘书处召开2025年工作会
·
四川企联《DeepSeek 大模型在企业
·
省企联党委书记彭渝应邀出席泸州市
·
李继郁副书记出席中国酒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