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48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48期

贵州省出台意见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

据报道,贵州省日前出台《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确定将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全省跨越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提出要大力加强信息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信息技术企业以技术持股、期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端人才,并在住房保障、户籍办理、子女就学、办公条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要引进和培养信息技术领军人才50名以上,高端核心技术人才100名,壮大和发展1000家产业人才培训机构,培养10万名以上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产业人才,以满足贵州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除对高端人才采取技术持股等激励方式外,贵州省还提出一系列人才扶持保障措施:一是对行业领军人物、产业团队创业将无偿给予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工作场所和安家补贴;二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专家公寓建设力度,并优先提供给引进的高端人才;三是改善信息产业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大学毕业生人才公寓;四是深入改革信息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五是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入股,对企业经营者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通过奖励企业股权、期权等方式,调动人才积极性;六是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员领办创办信息技术小微企业;六是探索建立信息产业学科带头人梯队,实行动态管理;七是支持用人单位按贡献大小,对人才进行重奖;八是建立信息产业创业启动资金,加速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建设,优先支持大学生投身信息技术创业实践,同时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来黔,不受现有户籍准入条件限制,直接落户工作所在地。
此外,贵州省还提出,将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专项工程,吸引外省学校设立分校、外省研究所入驻贵州。同时,推广以网络为主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提供快捷、方便的在线学习平台,建设20个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社会信誉度高的信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华中最大生物电子商务中心在武汉开建

日前,华中地区最大的生物农产品电子商务科技园——武汉国家生物电子商务中心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开建。
  该科技园区总投资超10亿元,将建设孵化中心、展示中心、综合办公楼、研发中心、交易结算中心、网络调度中心和农残检测中心,一期项目预计将在一年后建成。建成后,园区将吸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IT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多个项目入驻,直接惠及20万家农业企业,30万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据项目负责人陈志明介绍,目前武汉国家生物电子商务中心网上平台已投入运营,覆盖了湖北、湖南等七省农业厅农产品平台。预计三年后,将覆盖全国,届时全国的农产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易。

京东商城在内蒙古与江苏建云计算中心

据悉,为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京东商城近日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江苏省宿迁市相继签订了云计算中心项目的投资框架协议,投资总额高达40亿元.
  京东商城在巴彦淖尔市建设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巨大,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其一期项目拟建4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容纳15-20万台服务器,将实现800PB的存储能力和1920THz的计算能力,同时预留5万台服务器运营空间作为后续升级储备.
  京东商城与宿迁市近日也达成合作意向,京东商城计划在未来5年时间内,投资20亿元建设云计算中心.
  京东商城于2010年提出"电商云"规划,云计算可化解京东商城数据处理、资源分配以及物流瓶颈三大难题,实现系统性能稳定与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和黏性.

中国科学家主导制定全球首个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国际标准

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第13研究组主导制定的Y.2770标准,近日获世界电信标准大会批准,成为全球首个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的国际标准。
  “这一标准相当于能给互联网做体检,可为诊断、测量互联网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而非安全问题、不涉及个人隐私)提供基础性的技术支撑。”武汉邮科院副院长余少华说,其对应的设备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设备形态——互联网传感器,或将培育出一个超百亿元规模的互联网新产业。
  余少华介绍,由武汉邮科院主导制定的这个标准可测流量,为解决拥堵问题提供依据;对路由信息的检测可以发现域内和域间网络设备部署方面的缺陷,可以了解每比特碳排放情况等,而此前,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很困难的。
  互联网传感器还可以将海量信息分类,并“感知”哪些信息要通过哪个管道优先传输,是助推运营商网络从粗放型“哑管道”向精细化“智能管道”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
  早在2004年,武汉邮科院就看准这一课题并立项研究,2008年开始主导制定该标准,并与德、美、日、韩等国各运营商和专家合作,经过多次国际电联会议和近千份电子邮件,讨论了200余篇技术文稿,最终攻克技术难题,完成这一全新技术国际标准。
  “这些技术文稿和电子邮件,有30%以上是各国科学家的质疑。要主导这一标准的制定,就必须始终处在技术领先的地位,并随时对各国科学家的质疑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余少华说。
  据了解,本次获得国际电联批准的Y.2770标准,全称为“下一代网络深度包检测技术要求”,是一组标准中的第一个。其对应的设备是继互联网终端、服务器、分组交换机、路由器等之后新出现的网络设备形态——互联网传感器,此类设备应用包括流量分类与标识、性能参数测量、统计信息上报、本地资源管理、内容过滤和检测、优先级排队、业务流量整形、动态规则建立和修改、应用业务感知等。
  目前,武汉邮科院已完成了原型机的研制。专家估计,根据Y.2770标准转化而来的相关设备,现在可能只有几亿元的市场,但在未来十年,其产业规模将超过百亿元。
据了解,世界电信标准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是国际电联在电信标准化方面的最高层次会议。关系到各成员国在全球信息通信标准化领域的地位,对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影响深远。

阿拉伯国家提议加强互联网监管

  据悉,有关对互联网进行国际监管的一个出乎意料的新提议,引发人们警告网络审查制度蔓延,导致各方就这个问题举行的全球会议濒临崩溃。12月7日,阿拉伯国家提出一项明确要求各国监管互联网公司的计划,各方在如何对待互联网的问题上出现了深层次分歧。在迪拜举行的这场会议旨在达成一项新的国际电信条约,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上述提议得到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支持。
  直接监管的提议没有得到美国等国家的代表团的赞同,这些国家支持目前的宽松监管体系。
  一位熟悉美国立场的人表示:“此次会议被一些希望延伸互联网管制的国家劫持。美方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做法。”
  尽管各国可以自由施加国家层面的监管,但美国及其盟国主张,将这种做法列入条约,将使那些有意限制互联网通信的专制政权得到合法性,也使各国更易于在审查和其他限制举措方面进行合作。
  阿拉伯和非洲很多国家主张,互联网公司应该向在其他国家承载其流量的通信网络提供更多收入分成。流量协议目前通过互联网和网络公司之间的直接协商达成,美国坚持认为,这种做法足以产生公平的收费水平。
  参与协商的人表示,监管提议可能导致谈判破裂。上述熟悉美国立场的人士指出,美国代表团将拒绝支持任何损害互联网自由的扩大监管协议,并具有华盛顿的全面授权,可在必要时退出谈判。

企业信息员园地

习惯与安全
  
特约信息员:江苏克胜集团 崔亚
  人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这些习惯小到啃指甲、握笔姿势、说话音量等微不足道的事情,大到关乎身体健康和安全的事情,比如开车系安全带,定期进行体检等。
  对于企业中的员工个人来说,他的工作可能是与人交流,也可能大部分时间是与机器打交道,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工作习惯。一个人工作习惯的形成或者改变,与他自身的情况以及他所处工作内部环境密切相关。习惯会无意识地决定一个人所作的决策或行动,而个人的决策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对他所在的团队整体业绩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方面,这种影响会强烈得多,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或毁灭性的。
  习惯和安全文化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对公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个体习惯与群体习惯
  (1)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表现为专制型、民主型、自由放任型,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在专制型群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引人注目的出风头行为,使用“我”而不用“我们”的频率,推卸责任、做给领导看的行为,对群体活动缺乏满足感等方面,都显得很突出;在民主型群体中的表现则相反,而且同一个成员一旦从专制型群体调入民主型群体,其行为就立即起变化。
  (2)群体组织形式动力。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高;而在朝鲜战场被中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低。在中国战俘营中,看守人员与战俘的伙食、医疗条件平等,战俘经常调动而组成新的战俘群,有意识地让被俘士兵管理被俘军官,战俘被提审后不再回原来的战俘群;在纳粹德国的战俘营中,组织管理方法与中国的恰好相反,因此导致了战俘行为的不同,这一现象在管理领域也有借鉴意义。
  (3)群体结构性质动力。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试验,甲组成员都是以安全需要为优势需要,而自尊需要较低的学生;乙组则是注重自尊需要,而安全需要较低的人,结果表明,甲组在平等型群体中的生产率低,而在层次型群体中的生产率高;乙组的生产率的高低则正好相反。可见,成员行为取决于个人需要类型和群体领导方式如何搭配。
  (4)群体公约动力。就公约改变人们行为态度的有效性做试验,如怎样改变美国家庭主妇不喜欢用动物内脏做菜的习惯。试验结果表明,群体的公约规则,比一般性的宣传说服,更能改变群体成员的行为。
  (5)群体多数动力。如群体中只有一个成员故意给出错误答案,就会产生群体压力,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次数达13.6%;若由3个成员故意答错,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比率就上升为31.8%。
  群体习惯是群体动力的表现形式。当一个被认为是组织所崇尚的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或者行事准则,经过长期的强化后成为组织的群体习惯的时候,它将无时无刻不对组织中的个体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都不愿意被他所属的群体厌弃。当然,群体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其发展的走向直接与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素质密切相关。
  事实上,公司中绝大部分的工作,包括决策和执行都要由公司中的个体去实施完成。个体行为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公司的整体业绩,特别在安全作为核心价值的企业至关重要,即所谓“人人都是一道屏障”,“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除了个体的内在需要外,个体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群体动力的影响。
  2安全与习惯的关系
  2.1安全文化
  狭义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英国人对这个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同时,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为的错误。然而人的才智在查出和消除潜在的问题方面是十分有效的,这一点对安全有着积极影响。正因为如此,个人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除了要遵守规定的程序以外,他们还必须按照安全文化的规范来进行每一项工作。
  安全文化是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融合,其目的在于必须保持一种超越遵守法规要求的自我约束的方法以不断提高安全水平;因此,安全文化必须根植于公司中每个层次的所有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作为一种手段,安全文化能使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能对安全密切关注。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核心部分),具有文化的所有属性。文化通常表现为三种力量:信念的自导力、道德的自律力、心理的自激力,这三者一旦形成合力就能对员工精神动力和精神状态产生长久的影响,并以此促进生产发展和效益增长,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安全文化与群体习惯的相互适应
  “文化若水,因势而为”,安全文化的建设必须努力去挖掘出与其要求相符的有利因素,尤其是企业中现有的群体习惯,并顺势而为。
  一方面, 不是所有的群体习惯都与安全文化的要求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群体习惯的长期存在将严重影响安全文化的发展;因此,不相适应的群体习惯必须得到改变。旧习惯是一种势力,改起来不容易;同理,在理念造成的氛围支持下,新习惯的力量也同样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安全问题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存在着信仰、价值观以及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对同一个问题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不尽相同。充分利用其中有利的文化和群体习惯来发展安全文化将事半功倍;反之,与当地文化和群体习惯的不协调或冲突,将不利于组织安全文化的发展。可口可乐全球化经营的成功,得益于其“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的策略。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习惯不应成为安全文化发展的障碍,因为安全文化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尊重人类的健康、安全与幸福,是被文明社会普遍接受的。
  2.3安全文化与群体习惯的动态发展
  安全文化定义中所谈到的特征和态度是共同持有的和相对稳定的。安全文化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而非革命性的。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企业得益于技术安全过程与组织过程之间的相互依赖。高水平的安全文化意味着系统化的组织和实施旨在创造高质量的技术系统、人的系统和结构系统的活动。
  将安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只以规则和条例为基础的安全;第二阶段,良好的安全绩效成为组织的一个目标;第三阶段,安全绩效总是能够改进的。每个阶段显示出人们对人的行为和态度对安全的影响所具有的不同意识和接受程度,每个阶段都有其可以观察到的诸多特征,比如第一阶段中表现的特征有“犯错误的人只是因为其未能遵守规则而受到责备”等。
  习惯在较长的时间内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比如在十几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是很多企业和机关人员的习惯,而现在已经明显少见了;再比如随地吐痰是中国人的“恶习”之一,很多人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但如今,人们在卫生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勤洗手,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等。
  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在需要是安全文化和群体习惯发展的动力。
  2.4安全文化与习惯都需要干预和引导
  “繁花似锦的花园围墙里一旦失去人为的影响,很快将变得与墙外的草地一模一样。”这既是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也是群体习惯的属性。当习惯有悖于安全文化的发展或企业的价值观时,必须及早进行干预,以避免日积月累而根深蒂固,尾大不掉,顽疾难去;其次,良好的群体习惯在形成之初需要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倍加呵护以使其茁壮成长。
  公司中的安全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要求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亲自领导并参与其中,使得浸润在这种文化中的人群认同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通过不断的渗透和影响,而后成为公司中每一个人的一种习惯。
  3良好习惯助力安全文化
  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在工作、生活、与人交往或是思考问题。安全文化要求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安全第一”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安全文化和群体习惯,无论是“围墙内”还是“围墙外”(指相关方)的,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当公司里“按章办事”成为习惯,“三思而后行”成为习惯,安全问题的的确确“优先考虑”成为习惯时,一系列“习惯”的总和所体现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这正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业绩的公司所需要的。





责任编辑:张江红 服务电话:(010)68701142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