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48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48期

▲美国处罚渣打集团违反伊朗制裁规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 12月10日称,由于违反了美国对伊朗制裁的相关规定,美国政府部门对渣打集团(Standard Chartered PLC, STAN.LN)处以3.27亿美元罚款。
  Fed对渣打集团的罚款为1亿美元。
  另外,美国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与纽约地方检察官还公布,将对渣打集团处以2.27亿美元的罚款,相关处罚将缓期执行。
  其中,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旗下的海外资产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宣布与渣打集团达成罚款1.32亿美元的协议,因为后者明显违反了经济制裁相关规定。
上述罚款涉及渣打集团在其纽约子公司向伊朗金融机构提供的美元计价交易。

▲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瓷器被芬兰菲斯卡收购

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公司12月12日发布公告称,芬兰菲斯卡公司当天以4.9亿丹麦克朗(约合8543万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公司。
  据悉,菲斯卡公司此番是从丹麦私募股权基金Axcel手中购买其拥有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70%的股权,从而成为该公司的新东家。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皇家哥本哈根瓷器连年出现赤字,经营难以为继,到2011年,该公司90%的生产基地已经转至泰国。
  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由丹麦皇后茱莉安·玛莉在1775年创立,为皇家御用瓷器,至今已有237年的制造历史,是丹麦乃至世界著名瓷器品牌,以设计、生产和销售高端瓷器用品和艺术品著称。皇家哥本哈根瓷器2011年的营业额为4.92亿丹麦克朗(约合8583万美元),在全球拥有约650名员工。
芬兰菲斯卡是世界知名的专业刀具工艺设计公司,成立于1649年,是芬兰最古老的公司之一。2011年,菲斯卡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3400名员工。

  ▲日本金融厅批准东京证交所与大阪证交所合并

日本金融厅(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 12月11日表示,已经批准日本最大的两家交易所于明年1月1日合并,然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上市。
  东京证交所和大阪证交所(Osaka Securities Exchange Co.)合并而成的Japan Exchange Group Inc.定于明年1月4日在东京证交所一部上市。

▲松下拟出售东京总部大厦以确保资金

  12月10日,松下公司称正在研究最早在2012财年内出售位于东京都港区东新桥的“松下东京汐留大厦”,此举是公司为确保资金而实施的经营合理化举措之一。
  松下预计2012财年将净亏损76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0亿元),从而陷入连续两年巨亏的局面。受业绩恶化影响,松下在2010年9月底时拥有的约2万亿日元资金到2012年9月底已缩水至4700亿日元。为避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松下计划加快出售与利润没有直接关联的资产,从而在2012财年内确保有2000亿日元资金。
  据悉,“松下东京汐留大厦”是松下于2003年建造的,目前约有2000名员工,包括向家庭和商铺推介节能机器的部门等。松下计划在变卖该大厦后再向购买方租用。

管理视点

德鲁克:终生难忘的7堂课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近期撰文指出,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媒体对他的最恰当评价是:“在一个充斥着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行业中一个真正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在商界,包括杰克.韦尔奇在内的众多杰出经理人对其理论积极履践,这恰好符合德鲁克的理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
  在中国,德鲁克所面临的局面更为尴尬:他是国内最被广泛认知的管理学家,也不乏为其学说鼓吹之徒,但由于文字中正,与时下浮华风气不符,没有《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等畅销作品中常见的成功企业所需条件的罗列,在管理学风靡中国的今天,德鲁克的思想反而被埋没了。在这个基础上,来听听德鲁克的中国经济箴言: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相当小,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而非创新。因此,中国公司的多数领导人,若想抵御尚未来临的严酷挑战,必须首先锤炼对公司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
  关于德鲁克的论著,这里不作太多介绍,以下转载内容,更多是从个人提升角度,德鲁克给我们上的七堂课:
  1995年在与日本企业家中内功对话时,德鲁克说:在我的生命中有7堂课,他们教育我怎样保持高效、持续成长、应对变化、打破常规、超越过去。
  第一堂课:追求完美。1927年,18岁的德鲁克离开家乡奥地利来到德国的汉堡当学徒,同时也在汉堡大学学法律,不过,在那个年代,德鲁克读大学基本上是不用去听课的。德鲁克说,在1927年那个古老的年代,获得大学文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交一点学费和在考试的时候露个面。
  但是,那个古老的年代,汉堡的青年旅社、城市图书馆以及汉堡歌剧院却是对大学生免费开放的。德鲁克的第一堂课——音乐课也是受益于当时德国汉堡的这一制度,如果没有对于大学生免费的制度,当时一边做学徒一边读大学的德鲁克是不可能每周都去听歌剧的。
  德鲁克听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一出歌剧《福斯塔夫》。是晚,他完全为这出歌剧所震撼。当年威尔第已是80高龄的老人了,他的一段话:“在一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这在德鲁克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德鲁克一生写了40多本书。当别人问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他总是微笑回答:下一本。
  第二堂课:上帝看得见。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被委任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制作雕像,但当菲狄亚斯向雅典市府索取薪酬时,会计刁难菲狄亚斯说:“你所做的雕像都是站在神庙的屋顶,并且神庙又是建在高高的山上,所有的人只能看到雕像的前面,而看不到雕像的背后,我只能付给你雕像前面的费用,而雕像的背后由于大家都看不到,所以我不能付给你那些钱。”
  “你错了,”菲狄亚斯反驳说“上帝看得见。”
  一语惊醒梦中人,菲狄亚斯的“上帝看得见”这句话成为德鲁克的座右铭,人们要不断追求完美,因为上帝会知道一切的。德鲁克过了80多岁之后,仍旧在构思、创作新的作品,努力做到更加完美,因为上帝在看着德鲁克。
  第三堂课:终生学习。1929年11月19日,德鲁克刚刚迎来自己的二十岁生日的时候,有一件喜事也同时落在他的头上,那就是德鲁克被汉堡最大一家报社录用,当了财经和外事报道的记者。
  报社的工作时效性很强,早上六点钟开始工作,下午两点十五分就发稿,然后将成型的版本交给印刷厂印刷。在报社工作期间,德鲁克学会了跨学科跨领域学习的方法。之后的将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德鲁克每个三至四年就会选择一门新的学科做研究,有统计学、中世纪史、日本的艺术、经济学等等包罗万象。
  他对日本绘画甚为着迷,亦有深入研究,并曾写出专著《画笔的冒险:日本绘画》并在克莱蒙特大学帕蒙纳学院讲授了10年的东方艺术课。确实,一个管理学家,讲授东方艺术课,听起来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细一想的确是德鲁克的成功之处。
  德鲁克说:“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给我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也强迫我接受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因为我所学过的每门新学科,都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德鲁克就是这样一个跨界的飞行者,而且飞出了高度和广度。
  第四堂课:定期检讨。22岁的时候,德鲁克已经是报社的三个总编助理之一了。当时的总编大约50多岁,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和半年过后这样两个时间段里,总编都会花费一天半的时间来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反省,从总结成绩开始,然后找到做得不够的地方,找出可以加以改进的地方。在会议的最后两个小时里要拿出下半年的工作计划,要集中力量解决什么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团队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什么新的东西?一周之后,每个人都需要向总编交一个计划报告。
  1937年德鲁克从英国来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鲁克花了18个月的时间研究美国通用汽车,并且写出了《公司的概念》一书。这个时候,德鲁克想到了总编辑曾经给他讲过的反省课。此后,每年夏天,德鲁克都会抽出两周的时间,来回顾和反省过去的一年。看看那些地方还可能做得更好,哪些地方应该做而没有做,那些地方没有做好。然后,在提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德鲁克的这一反省的习惯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结束为止,跨越60年。
  第五堂课:高人指点。1933年,奥地利人德鲁克从德国的汉堡来到英国的伦敦,在一家小型的私人银行做经济师并兼任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在这里工作了大约三个月之后,银行的创始人找德鲁克谈话了:“你现在已经从原来的经济分析师提升为执行秘书,可是就仍然干的是经济分析师的活,到底执行秘书应该干什么?怎么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执行秘书?很显然你没有做到。”
  一开始德鲁克还接受不了,感到很恼火,慢慢地德鲁克意识到创始人是对的。
  也就是从那以后,德鲁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工作风格。此后,每当担任一个新的职务时,德鲁克都会问自己,“为了在新的岗位上提升效率,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德鲁克发现,他一生中变化了无数的职位和岗位,但每一次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德鲁克总结自己做管理咨询50多年来的经验发现,在所有的组织中,那些被提拔起来的,担任新岗位的干将,没有几个人能够成功的。为数不少的人彻底失败,大多数人平平淡淡,成功者寥寥可数。
  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是“新瓶装旧酒”,“以不变应万变”,慢慢地就变得平庸了。德鲁克说,没有人能够自己发现这些不足,一定需要有高人指点迷津。
  第六堂课:反馈比较。1937年,德鲁克从英国来到美国。大约到了1945年的时候,德鲁克选修了三年的课程研修欧洲现代史,尤其是15世纪和16世纪。德鲁克发现,有两个欧洲机制成为推动欧洲发展的动力,一个是南方天主教的耶稣会,一个是北方新教的加尔文教会。两者的成功都归为同一个因素:目标和结果比对的学习方法。
  每当一个牧师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做某一项决策的时候,他们都会把所要达到的目标写出来,9个月之后,他们会把实际的结果和原先的期待做比对,看看那些地方做得好,优势是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要改那些习惯?那些是没有做好的地方,那些是不擅长的地方?
  发现这种目标与结果的比对方法之后,半个世纪以来德鲁克都是这么做的。德鲁克说,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什么地方需要提高、完善,最后也显示出一个人不能做什么,因此以后就不要逞强。知道个人的优势所在,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所有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所在。”
  第七堂课:熊彼特的启示。经济学家熊彼特生前是德鲁克父亲的好友,早在1902年德鲁克的父亲一面是奥地利财政部的公务员,同时也在大学里讲授有关经济学的课程,而19岁的熊彼特就是听课的学生。在德鲁克父亲的印象中,熊彼特精力旺盛、傲慢自大、生硬粗暴、不可一世。
  1950年1月3日,父亲带着德鲁克拜访了重病中的熊彼特,这时的熊彼特已经是一个66岁的老人,他对德鲁克的父亲说:“我现在已经明白,仅仅记住个人的著作和理论是远远不够了,除非一个人能够别人的生命带来不同,否则他做的也没有什么稀罕之处。”
  要知道,熊彼特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看待人生的。德鲁克的父亲记得熊彼特在30岁的时候,风华正茂,刚刚发表了两部著作,其中就有《经济发展理论》。当时,熊彼特夸下海口说,他最想让人记住的是“欧洲漂亮女人最伟大的情人,欧洲最伟大的骑士——也许还是世界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五天之后,也就是1950年1月8日,熊彼特离开了人世,终年66岁。
  德鲁克永远不会忘记熊彼特和父亲的那次对话,他从中得到了三点启发:一、人必须自问,希望他人在自己身后记住他什么;二、人应该随着年龄而有所改变,不仅是个人的成熟度有所改变,同时也要随世界的改变而改变;三、能让他人的生命有所不同,是件值得后人记住的事。

信息化建设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发布

  新闻出版总署12月12日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前将重点打造“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库”和“出版发行信息服务云平台”三大国家级信息化平台。
  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将建成网络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业务有效协同、标准体系完备的信息化新格局。其中,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将整合新闻出版行业监管和服务信息系统、国家版权监管平台、网络出版监管系统、新闻报刊出版监测系统、出版物进口管理平台、新闻出版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集数据存储、管理、交换、发布与应用为一体的国家级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库。出版发行信息服务云平台不仅将包括为图书馆、公众等终端用户提供书目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系统,还包括为出版单位与发行企业提供产品信息发布、采购、发退货、结算及销售数据交换的共享系统,实现行业信息“一次加工,全程共享”。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