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19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19期

瑞士发布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5月29日公布了2013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美国、瑞士、中国香港、瑞典和新加坡位列前5,中国从2012年的第二十三名上升到第二十一名。
  报告分析称,中国的发展对提升亚洲地区竞争力具有“拉动效应”,有利于推动亚洲经济体的出口转向新兴市场。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加雷利分析认为,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实行包括制造业在内、以出口为导向的多元化经济,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充分支持。
 
报告称贫富悬殊为最大全球风险
 
  世界经济论坛5月28日发布《2013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未来最为普遍的两项全球风险是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和政府债务的长期失衡。而在抵御能力方面,中国在对抗经济风险方面排名居前,环境风险抵御能力则较差。
  重大系统性金融危机影响最大
  据悉,世界经济论坛此前针对来自全球商界、政界、学术界以及公民社会的1000多位专家开展了一项年度调查,征求他们关于50项全球风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发布了这份报告。
  根据调查,受访者认为,今后10年发生概率最大的全球风险是收入严重不平等,这一选项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而一旦发生后影响最大的风险则是重大系统性金融危机。影响力和发生概率同时位居前五的两项风险分别是财政长期失衡和水资源供应危机。该机构称,全球风险会在许多国家同时发生,它还会在相邻国家、基本国情相似或者依赖同一个关键系统的国家之间蔓延。
  中国经济风险抵御能力第二
  今年在报告中首次尝试用“抵御力”来评估国家应对全球风险的准备情况。根据报告对10个国家的评估,在面对全球经济和环境风险时,瑞士被认为是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最强的;中国在经济风险抵御方面仅次于瑞士,但环境风险抵御能力却排名靠后,不及瑞士、日本、美国、德国等,但高于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这三大“金砖国家”。
  此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薛澜在报告中还指出了中国尤其要关注的三大风险。其一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去全球化”风险,如中国产品的海外市场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备受挤压;中国国企、民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屡遭掣肘等。其他两大风险还包括“社会风险的传染”和“治理风险”。
 
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有望提速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约希姆·石清(Joachim Fels) 5月29日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提速,宽松货币环境仍将持续,预计美联储至少在今年底前不会放缓购债进度,欧洲央行可能最早在下周的议息会议上宣布下调利率25个基点。宽松政策持续将有利于风险资产表现。
  不过石清同时提醒称,欧债危机只是暂时受到遏制,尚未彻底结束,这将是经济和市场面临的风险之一。
  全球经济有望走出“灰色地带”
  石清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体现为“三B”,即Bumpy(颠簸不平)、Below-par(低于正常水平)以及Brittle(脆弱)。去年年中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介于衰退和复苏之间的“灰色地带”,不过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各经济体逐步复苏。目前除欧元区外的大多数经济体经济已经见底,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升,实现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的增长。
  石清认为这主要受到三个因素支撑。首先,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结束,商品价格趋稳甚至下降令通胀受到遏制,进入“良性通缩”的状态,这有助于提振消费,特别是发达市场的消费;第二,财政紧缩已成过去,特别是在欧洲。过去几年欧洲一直采取紧缩政策,给经济带来很大拖累,预计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欧洲的财政政策会逐渐放宽,欧洲经济衰退将结束;第三,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将持续。过去两到三个月全球大部分央行通过降息或扩大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实施刺激性货币政策,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央行放宽货币政策,从而支撑经济增长。
  摩根士丹利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明年进一步提升至3.9%;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增速为1.6%,2014年为2.5%;欧元区今年经济萎缩0.7%,明年增长0.9%;日本经济今年增长1.6%,明年增长1.3%;中国经济今年增长8.2%,明年增长7.9%。
  不过石清也提醒称,尽管欧债危机近期有一些好转的迹象,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暂时受到遏制。他指出,欧元区的货币联盟稳定需要三个支柱,其一是银行业联盟,在这一点上,欧元区国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预计最早在2014年中能够达成协议;其二是财政联盟,目前这方面的进展非常有限;其三是欧洲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支持,这已经部分实现。石清认为,从三个支柱目前的进展来看,欧元区货币联盟仍是一个“盖了一半的房子”,非常脆弱,这意味着危机仍有可能再度抬头。
  美联储退出将冲击金融市场
  谈及全球央行去年底掀起的新一轮宽松潮,石清认为这可称为“全球大范围量化宽松第三期”(Great Monetary Easing Part III)。他表示,尽管美联储已经开始讨论逐渐退出量化宽松,但预计在今年底前,美联储还会继续以每个月850亿美元的进度购债,因为目前的经济数据表现不够强劲,失业率仍然比较高。
  石清认为,近期美国股市的回调主要是因为担心美联储提前退出量化宽松,并未真实反映出经济前景。他认为美股短期仍有更多上涨空间,理由一方面是市场波动将迫使美联储继续观望,如果美联储保持现有购债力度不变,仍对股市有利。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复苏已经迎来拐点,近期数据支持下半年经济加速增长,美国有望成为第一个走出“灰色地带”的主要经济体,美国股市仍有上涨潜力。
  石清也表示,美联储量化宽松是推升资产价格的主要因素,一旦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将给资产价格带来巨大打击,但需要注意,减少购买国债和完全退出量化宽松是完全不同的情形。他指出,如果美联储完全退出量化宽松,资产价格可能出现较大调整,债券收益率会上升,而股票价格会下跌,新兴市场也会卷入其中。但他预计美联储会谨慎调整政策,在美国和全球经济都转好的情况下再逐步退出,因此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可能部分被实体经济的增长所抵消。
  对于日本激进的货币政策,石清认为“安倍经济学”是奏效的,但过程必然非常艰难,因此市场出现巨大波动并不令人意外。他认为日本可能在未来几天或几个月调整国债购买计划,以解决债市波动的问题,目的是继续保持较低的债券收益率。
  欧元区方面,石清认为欧洲央行会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做法不同,欧央行仍有降息空间。预计该行最早将在下周的政策例会上下调再融资利率25个基点,在今年第三季度将存款利率调降至负值。
 
奥巴马政府宣布延长住房可负担计划期限
 
美国政府5月30日宣布,将住房可负担计划实施期限延长到2015年年底,以使更多贷款购房者从中受益,从而支持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美国财政部以及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当天发表声明,宣布将原定于今年年底到期的住房可负担计划延期两年。该计划是奥巴马政府为帮助面临房屋止赎风险的购房者减轻还贷压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
  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说,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改善,但很多房屋所有者依然在为还贷而挣扎,帮助他们避免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是政府巩固中产阶级努力的一部分。
住房可负担计划始于2009年,下设不同项目,供购房者依据自身情况选择申请。通过申请加入该计划,贷款购房者可以通过修改房贷合同条款,获得降低贷款利率和延长还贷期限等好处。平均而言,每个房贷者每月可少还500多美元房贷。目前已有约130万购房者直接从中受益。但这项计划的惠及面不及政府预期,而且因为房贷机构对此热情不高,政府计划从财政部划拨的项目资金尚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动用。
 
美国国务卿公布40亿美元投资巴勒斯坦计划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5月26日在“2013中东北非世界经济论坛”上概述了以40亿美元私人投资刺激巴勒斯坦经济增长的计划,希望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巴以和平。
  克里透露,英国前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团队正在努力挖掘巴勒斯坦的投资机会,初步认为通过投资巴农业、旅游、建筑、能源和高科技产业,巴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在三年内能增长50%,21%的失业率可能降低2/3至8%,工资增长40%。
  但是,克里没有说出计划在西岸开发的具体企业,也没有透露他希望如何消除巴勒斯坦的经贸障碍。这位美国外交官强调他的经济复兴愿景不能替代谈判,但经济、工资和就业增长前景是建立信任的途径,为实现和平提供动力。
  克里承认如果巴以和平没有进展,就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个愿景。克里企图恢复中断两年多的谈判,敦促双方必须尽快确定是否准备好为和平做出让步。
 
欧盟政策重心转向经济成长
 
据悉,在实施了三年的深度节支后,欧盟5月29日确认了一项政策调整。欧盟要求各国必须重视结构性经济改革以提振经济成长,但未放弃预算纪律。
  欧盟执委会宣布,将给予数个国家更多时间来实现赤字目标,反映出欧元区各国政府和选民对撙节政策日益感到沮丧的现实。
  当前欧元区正在竭力摆脱经济连续第二年衰退和处于纪录高位的失业率。经济衰弱已引发社会动荡忧虑。
  欧盟(EU)执委会主席巴罗索称,仍须削减预算,但由于金融市场在经历三年的危机后已有所平复,目前有了更多的“喘息空间”,应该用于进行急需的改革。
  “欧洲许多地方出现社会性紧急事件,而且部分地区不平等现象加剧,均使改革变得更加迫切,”巴罗索在向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3个国家提出建议时表示。
  “目前欧洲有逾1.2亿的人口可能陷入贫困,或被社会所排斥,着实令人担忧,”他说,“我们需要改革,现在就需要。不作为的成本将非常高。”
  法国、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波兰均获得额外两年时间的宽限,来实现把赤字与GDP的比例降至3%的目标。而荷兰、葡萄牙和比利时获得额外一年的时间。同时,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均从“预算观察”国家名单上移除。
  给法国和西班牙的建议或许最受关注。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西班牙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均处于衰退中,而且饱受高失业率所困。
  法国失业率高于10%,而且可能继续上升。西班牙失业率更是高达27%,其中过半的年青人失业。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周三预期今年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6%,表明欧元区经济的康复之路十分漫长。
  **立即改革**
  由于负债沉重的各国政府无力通过公共支出来提振经济成长,因此必须改革经济运行的方式,主要方法是解决就业市场、养老金体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效率低下问题。
  欧盟执委会强调,必须增强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开放产品和服务市场。执委会还呼吁德国根据生产率情况来提高薪资,以此来提振内需。
  执委会非常关注法国的情况。执委会称,法国必须通过就业和养老金改革来恢复企业活力,同时削减公共支出来抑制过高的预算。
  法国还需要简化税制以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并采取行动让养老金制度到2020年仍可维持。
  法国劳动法使得企业很难辞退拥有终身合同的员工,导致雇主更不愿意增聘雇员。法国每月1,430欧元(1,850美元)的最低薪资在欧洲属于最高之列,也妨碍就业并降低了法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巴罗索表示,法国政府应该将执委会多给的两年时间用于改革。
  他说,“应该明智地使用这些额外时间,解决法国竞争力不断下滑的问题。过去10年来,实际上可以说是过去20年来,法国企业竞争力下滑情况令人担心。”
  欧盟经济暨货币事务执委雷恩(Olli Rehn)进一步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各成员国能够利用整顿步伐放慢带来的喘息空间实施经济改革,这些改革对释放经济成长潜能和增强创造就业能力来说必不可少。”
这些提议在6月底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得到通过后将具有约束力,并料影响2014年以及未来各国预算的制订。
 
欧盟延长多国减赤时限
 
5月29日晚,欧盟委员会做出决议,将意大利、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罗马尼亚移出超额赤字程序;波兰、法国、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将获得额外两年时间实现预算赤字目标;荷兰和葡萄牙将获得额外一年时间实现预算赤字目标。
  欧盟委员会的决议显示欧盟经济仍未走出泥淖,当天欧美股市纷纷调整。截至北京时间29日22时30分,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77%,标普500指数下跌0.79%,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68%;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67%,德国DAX指数下跌1.35%,法国CAC40指数下跌1.45%;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1%至每桶94.92美元,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0.37%至每盎司1386美元。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