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08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08期

茅台贴牌模式危机渐现
 
中国经营报3月2日刊发报道指出,国内高端白酒品牌在遭遇量价齐跌的尴尬局面之后,控量保价已成为诸多品牌酒企的主要策略。然而,另一个摆在茅台等高端酒企面前的挑战是:黄金十年所带来的扩产后遗症以及如何开发新品、如何管理泛滥成灾的众多贴牌品牌及产品。
  在遭遇严控“三公”消费、塑化剂等风波之后,贵州茅台集团2013年的春节销量下滑了30%左右,茅台集团开始将战略重心偏向于茅台系列酒的开发上。然而,日渐庞大的子产品和孙产品乃至“偏房”产品,在为茅台集团带来业绩增长的同时,又开始冲击茅台的“正室”市场,从而让人开始为茅台品牌再生忧患。
  贴牌游戏“泛滥”
  茅台不断“放开”的合作开发模式,让不少白酒经营者看到了机会:只要你有资金保证,有一定的市场网络,加上茅台集团的内部关系,就可能获得茅台旗下子公司的贴牌资格。
  近期以来,全国很多白酒经销商均收到这样一条讯息:诚邀各方仁人志士加盟茅台贡酒、茅台不老酒,共享国酱玉液,共谋发展。
  据了解,讯息的发布方为茅台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贡酒、不老酒运营商。在茅台集团低调控制53度飞天茅台等主打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之后,茅台“系列酒”开始高调登场。
  目前,茅台集团旗下共有9家子公司,开发了268种品牌酒。除53度飞天茅台、茅台王子酒等“正室”之外,汉酱、习酒、成龙酒、水立方、贡酒、不老酒等“子孙品牌”“偏房品牌”已经层出不穷。
  “茅台开始大力发展系列酒和合作品牌,实际上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随着茅台集团的扩张和业绩目标的提高,茅台需要用系列酒的开发和合作品牌的开发来扩大市场占有量。”茅台集团内部人士透露。
  在业界看来,茅台集团所谓的合作品牌,大多是茅台酒厂生产的贴牌酒。据上述茅台内部人士透露:茅台集团现在对品牌使用有严格规定,目前只有茅台技术开发公司和茅台保健酒公司可以贴牌,其他茅台旗下的子公司都不允许贴牌产品的出现,茅台还专门为此设立了“打假办”,在全国市场上查处违规使用茅台品牌的产品和专卖店。
  然而,茅台不断“放开”的合作开发模式,还是让不少白酒经营者看到了机会。“只要你有资金保证,有一定的市场网络,加上茅台集团的内部关系就可能获得茅台旗下上述两个子公司的贴牌资格。”曾与茅台做过贴牌酒合作的刘先生透露,目前茅台技术开发公司的贴牌价格为每年50万到200万元不等,而茅台保健酒公司的价格至少需要每年500万元左右,这仅仅还是交给茅台子公司的费用。“根据合作模式的不同,成本还有所不同。比如贴牌酒的基酒采购是内采还是外采,内采是指茅台酒厂的基酒,外采则包括在茅台镇及周边收购散酒或者在四川宜宾、邛崃等地采购基酒。”
  合作开发对于酒厂来说,只是利用品牌或者卖基酒赚钱,而贴牌商还需要在市场上有巨大的投入。“一般来说,年销售2亿元以下的品牌商由于没有规模,采购成本无法降低,都很难赚到钱。但是,对于有实力的经营者来说,贴牌酒的盈利空间要比单纯代理酒厂产品至少要多赚1倍以上,而这也是很多大型经销商和投资商在茅台放开合作之后,纷纷在茅台设立办事处以寻求合作的主要原因。”上述茅台内部人士透露。
  种种迹象显示,即将召开的2013年成都春季糖酒会注定将成为“贴牌”商的又一次盛宴。据了解,在糖酒会前夕,茅台贡酒、茅台不老酒等“合作”品牌已在大肆进行全国招商,并计划在即将到来的糖酒会上大展拳脚。而那些茅台集团的“正宗”品牌,除茅台葡萄酒和习酒外,几乎都将低调赴会。
  “子孙”同室操戈
  习酒一度在经销商中宣扬,希望可以在十八大后取代53度飞天茅台,成为政府在一系列会务上的招待用酒。但这种锋芒毕露的宣传让茅台集团高层很是生气,甚至出现拍桌子修改宣传方案的插曲。
  不断扩大的产量与下滑的销量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系列酒及合作品牌的开发来平衡,但这种“平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茅台的“子孙”之间正在相互挤压市场,甚至造成同室操戈的局面。
  白酒营销专家彭勇预计,随着茅台酒加大合作开发的力度,3年之后茅台系列酒及合作品牌销售收入将占到茅台酒50%以上的份额,而随着市场的扩大,这一模式的弊端也将逐渐显现,茅台品牌和主打产品都将面临“内部人”的冲击。
  据茅台内部人士透露,在做大习酒的过程中,茅台内部已经感受到“兄弟相残”的危机。据了解,习酒一度在经销商中宣扬,希望可以在十八大后取代53度飞天茅台,成为政府在一系列会务上的招待用酒。但是,这种锋芒毕露的宣传让茅台集团高层很是生气,甚至出现拍桌子修改宣传方案的插曲。之后,茅台集团副总经理、分管习酒业务的总经理张德芹迅即表示:“习酒做茅台集团的老二是很幸福的事。”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茅台系列合作品牌和茅台集团“正室”产品的同室操戈局面已在逐步显现。“比如,茅台合作开发的成龙酒,其市场定位明显和53度飞天茅台的海外市场相同,而贡酒、汉酱等又出现了与茅台王子酒争市场的局面,有的经销商为了平衡,只能采取几种产品互相搭售的策略。”彭勇透露,随着茅台系列酒和合作平台的不断开发,茅台的经销商已经开始不断抱怨:茅台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状态。
  而茅台系列产品和合作品牌的扩大也让“茅台”品牌被稀释。“现在市场上流行的10瓶茅台9瓶假,在很大程度上是茅台系列品牌和合作品牌阵营扩大造成的。”在重庆典味咨询机构总经理赵映杰看来,大多数茅台系列产品和合作品牌均打着“国酒茅台”或“茅台集团”商标,甚至在终端卖场和专卖店打出“茅台专卖”的字样,但销售的产品大多数是茅台系列产品或合作品牌甚至假酒,从而造成了市场的鱼龙混杂。
  对此,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茅台集团已经成立了200余人的打假队伍,以加快清理茅台市场的步伐。
  茅台品牌战略陷入迷失期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茅台不断加大系列酒开发和合作品牌开发,不仅仅是业绩需要,更多的是茅台酒厂产能的扩张需要,以寻找更多的市场释放。
  一度坚持茅台“主业”的贵州茅台集团,为何要放开饱受争议的合作开发和贴牌模式呢?
  在袁仁国看来,茅台集团要达至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就必须走“一酒为主,适度多元”的道路;而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茅台不断加大系列酒开发和合作品牌开发,不仅仅是业绩需要,更多的是茅台酒厂产能的扩张需要,以寻找更多的市场释放。
  茅台集团的资料显示:2012年前10个月,贵州茅台集团公司白酒总产量67153吨,同比增长17.17%。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34678吨,同比增长15.49%。而茅台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全年,茅台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基酒39532.62吨,同比增长21.22%。按照茅台的计划,到2015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到45000吨。而按照其远期规划到2020年,茅台酒的产量要达到10万吨,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但是,随着2012年以来高端白酒销售行情低落,加上政策层面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白酒企业的持续增产让市场人士开始担忧,未来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来消化增量。
  “在高端白酒遭遇挫折,中低端白酒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包括茅台在内的龙头酒企又不得不重新审视品牌扩充还是缩减的问题。”赵映杰表示,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在2011年开始均采用了“消枝强干”的策略,以重塑主品牌的影响力。
  事实上在白酒界,最早实行贴牌扩张、买断经营方式的开拓者是五粮液。早在2002年,市场上就曾有上百种不同档次标称的“五粮液”产品,此后五粮液开始为贴牌所累,主打品牌52度五粮液一直在竞争中为茅台所掩盖。2011年,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开始执行“1+9+8”的品牌战略,即发展一个世界性品牌、9个全国性品牌和8个区域性品牌,并开始了砍贴牌的行动,五粮液价值才又重新被市场看好。
  “近两年来,老牌白酒的复兴和重整的两条线均较为典型,一种是西凤、杜康等在砍贴牌的同时重新开发主力产品,另一种是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砍贴牌保主力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白酒新贵如洋河、郎酒等业绩的迅猛上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合作开发模式的功劳。”在彭勇看来,茅台在遭遇行业预期下滑和业绩压力面前,目前正处于品牌战略的迷失期,一旦行业状况出现变化,很可能又会采用“削枝保干”的策略,最终受损失的可能还是那些投入巨大的合作开发商。
  贴牌是把双刃剑
  作为国内白酒企业的龙头公司之一,茅台在“国酒”商标争夺战尚无定论之际,不仅高调推出了白金酱酒等贴牌产品,还陆续借助“国酒茅台”之力推广着习酒、汉酱等子孙品牌。也许是出于业绩压力或是出于利益分配,但为何在提升品牌含金量的同时又选择了透支品牌?对于这种争议,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关于白酒的贴牌模式,赞同者不少,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市场消费者群体数量庞大,有越来越个性化和细分化的消费需求,而中国白酒厂长期以来距离市场较远,身处其中的经销商更有话语权,他们与酒厂合作开发品牌,由酒厂赚取品牌使用费和生产费用,而贴牌商则赚取市场利润,这对于双方而言,既能形成双赢局面,又能打通一条推动酒厂可持续增长的捷径。
  但反对者却认为,贴牌模式对于酒厂来说,就是诱人的陷阱。酒厂和贴牌商的角色定位不同,酒厂应是追求品牌价值最优化,追求可持续盈利,而贴牌商追求的是市场利润最大化。在两者没有达成以品牌集群战略利益为核心的整合模式下, 一旦酒厂达至业绩目的之后,肯定会选择隔离贴牌商;而贴牌商难免不追求短期利润,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样无疑会削弱酒厂的品牌力。
  在白酒发展史上,汾酒已历经了深刻教训。最高峰时,汾酒曾出现过上千个品牌,从而造成母子互搏、兄弟相煎,蹿货严重、假货泛滥,汾酒也由此跌入中国白酒的二线阵营;而近年来业绩增长迅速的郎酒,也正在将系列酒的开发演绎至极致……
  事实上,白酒贴牌的成长史,也是中国白酒产能的释放史。资料显示:2006年白酒的年产量为411.06万吨,2007年为493.95万吨,到2011年白酒年产量高达1025.6万吨。在2006年,由泸州老窖牵头以泸州600余家酒类生产企业为基础,采取市场化运作,实行OEM贴牌式生产,从而吸引了全国各大酒类生产企业进入集中发展区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一度成为中国白酒业区域发展的模板。
  此后,贴牌产品的迅猛发展也让中国白酒开始危机频现。在酒鬼酒通过贴牌等方式复兴之后的2012年10月,白酒塑化剂风波袭来。据了解,酒鬼酒检测出含塑化剂的产品中就有两款均是贴牌生产。
  但是从市场角度来讲,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白酒的贴牌模式在短期内也绝对不会消失。因此,摆在酒企和贴牌商面前更为现实的课题是:如何在市场这个“馅饼”的诱惑中,达成厂商共赢的模式,而不是跌入市场的“陷阱”中。
 
信息化建设
 
闽苏豫冀四省公布2013宽带发展目标
 
据报道,在2月26日工信部“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福建、江苏、河南、河北先后公布各自2013年的宽带发展目标。
  福建计划,2013年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90万户,达65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30万户,达868万户;新增3G用户360万户,达12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的用户占比达85%;同时继续推进厦门、福州、平潭TD-LTE试验网建设。
  随后,江苏也公布2013年的宽带发展目标:计划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80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00万户,达1600万户;新增3G用户1000万户,达2808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的用户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80%。
  河南、河北公布的“2013年的宽带发展目标”则相对较低。根据规划,河南2013年将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29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70万户,新增3G用户545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的用户超过75%;河北则仅公布,2013年使用4M及以上宽带的用户比例达到79%,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从4M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这一指标看,四省制定的目标都高于工信部目标。工信部总体目标要求,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占比超过70%,这一指标在部分省份早已实现。
  工信部公布的其他宽带指标为:网络覆盖上,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 新增3G基站18万个,新增WLAN接入点130万个;用户规模方面,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超过2500万户,新增3G用户1亿户,新增18000个行政村通宽带,实现5000所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宽带接入或改造提速。
  目前,“宽带中国战略”尚未出台,中国尚无国家级的宽带发展规划。工信部力推“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或将推动“宽带中国战略”的出台及实施。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