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33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33期

▲中金集团将投资298亿元在三门峡打造贵金属冶炼基地

8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关于共同推进三门峡黄金及有色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协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金集团将投资298亿元,在三门峡建设黄金及有色产业生产、冶炼加工和机械制造基地。
  中金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孙兆学说,这次签订合作协议,将以三门峡为中心建设黄金及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园,打造矿业生产、冶炼加工、机械制造基地。

  ▲KKR向服饰零售商Novo注资3000万美元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集团(Kohlberg Kravis Roberts Co.L.P.,下称KKR)8月21日宣布,由其管理的“KKR中国成长基金”不久前向Novo控股有限公司(下称Novo)注资3000万美元。Novo是一家目标定位在中国18-30岁人群的时尚服饰零售商。
  KKR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刘海峰认为,目前中国青年服装零售市场有着380亿美元的规模,并且自2005年以来一直以16%的年均增长率不断成长。
  Novo董事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方仁杰称,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力扩展主力百货连锁门店业务,并开发自有服装品牌。
  自1981年首度投资零售行业以来,KKR已经在全球零售行业完成了21笔交易(包括Dollar General等公司),总计投资600亿美金。所投资的零售企业类型包括超级市场、药店、百货商店、食品经销公司和零售专卖店等。
  Novo成立于2004年,目前在一些主要大城市中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内开设了11家主力门店。此外,该公司还拥有一系列国际时装和品牌配饰零售店的专营权,目前共设有超过80家“LeSportsac”及其他品牌的专卖店。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创立于1976年。截至2012年6月30 日,KKR管理资产额达615亿美元。拥有包括北京在内的全球各地共14家办事处。KKR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中石化或将暂停在阿根廷的生产

据消息人士8月21日披露,由于对阿根廷的石油行业政策非常担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集团)可能会暂停在当地的生产。
  中石化集团在2010年年底决定斥资24.5亿美元收购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 OXY)阿根廷子公司,目前是阿根廷的第四大油气生产商。
  中石化集团当时曾表示,该交易将让公司原油日产量增加超过5.1万桶油当量,而相关阿根廷资产的总的探明和可能储量为3.93亿桶油当量。
  但在那以后,阿根廷政府调整了针对油气公司的产业政策。今年2月份,阿根廷取消了旨在鼓励碳氢化合物勘探、生产和提炼新投资的财政优惠政策。阿根廷政府由此每年可节省大约20亿阿根廷比索(合433万美元),但石油公司则需多支出相同的数目。从2008年以来,阿根廷政府已经通过上述优惠政策向石油公司支付了大约100亿比索。
  据报道,中石化集团已经要求阿根廷政府兑现逾期未付的1.84亿美元补偿金;该集团还表示,由于未能得到阿根廷政府的合理补偿,中石化集团当地业务已经面临财务问题。
  据报道,中石化集团向阿根廷政府官员表示,未来几周形势可能会急剧恶化,如果问题不能得到纠正,中石化集团可能难以向当地的服务提供商支付费用,也难以支付雇员的薪酬。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拟承担更多风险

挪威财政部资产管理部门主管帕尔·豪格鲁德(Pal Haugerud) 8月20日表示,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计划承担更多风险,该基金正寻求扮演战略投资者角色,此举可能标志着此类保守的公有投资机构的一个新趋势。
  这家旗下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的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还认为,在市场流动性枯竭时(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其可以采取比较机会主义的行动。
  这种新的方式将受到挪威以外国家的密切关注。随着中东和亚洲地区主权财富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经理们正被迫重新考虑投资策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远远大于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后者的资产规模约为4000亿美元。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自1996年开始投资,其目前持有的股票规模约占全球股市的1%。相对于大型企业,该基金目前更偏好规模较小公司的股票;相对于高成长型股票,该基金更偏好估值偏低的价值型股票。豪格鲁德指出:“本基金并不是一只普通基金,也许我们可以采取进一步行动,扩大对各类系统性风险溢价的敞口。”豪格鲁德负责领导由12名官员组成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团队。
  这家名为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简称NBIM)的基金以及挪威政府自该基金因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严重亏损而在国内饱受批评以来,一直在审视自身的投资策略。外界的疑虑之一是该基金过去的投资风格过于激进。但由挪威政府委托的学术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事实上该基金的投资策略过于消极。

  ▲三星电子称将投资40亿美元升级美国芯片工厂

韩国三星电子8月21日表示,将对其位于美国德州奥斯丁(Austin)的芯片工厂投资约40亿美元,以升级现有的芯片生产线并提高系统芯片的产量.该类芯片被广泛应用於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中.
今年6月,三星电子曾宣布投资2.25万亿(兆)韩元(19.8亿美元)在本土建设一逻辑芯片工;今年早些时候也曾表示将把两条记忆芯片生产线转成逻辑芯片生产线,以应对需求的变化.而此次在美国的投资计划独立于上述两项计划.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中国市场低迷倒逼股权转让及并购退出升温

清科研究中心日前在京发布的《2004-2012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回报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二级市场低迷环境下,VC/PE机构纷纷拓宽退出渠道,以股权转让和并购实现退出的占比在不断增加。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自2004年至2012年一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的中国公司以IPO、并购、股权转让及管理层收购形式实现退出的案例数共为1179笔。其中,IPO退出案例708笔,并购167笔,股权转让261笔,管理层回购43笔,占比分别为60.1%、14.2%、22.1%和3.6%。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指出,股权转让与并购退出方式在中国虽不及上市退出活跃,但伴随着市盈率的逐年下降,VC/PE回报不断下滑,二级市场退出难度加大,投资机构选择股权转让和并购退出的占比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11年VC/PE通过股权转让和并购退出案例数分别达到46笔和62笔,较以往年份有较大涨幅。
  张琦说,相比之下,由于管理层回购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定价有失公允、政府过多介入及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投资机构选择该方式退出较少。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虽然在二级市场低迷环境下VC/PE机构纷纷拓宽退出渠道,但是,被投企业选择上市仍然是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和实现资本回报的主要方式,历年占比均在60%以上,通过IPO方式退出的主体地位难以撼动。

▲首钢重组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首钢股份8月23日宣布,在重组方案被否后两个月,经过修改后的新重组方案8月22日以77.56%的有效表决数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这意味着这起历时近两年、一波三折的首钢股份重大资产重组终于将告一段落。
  首钢股份自2010年10月29日停牌开始筹划这一重大资产重组,并在今年5月18日正式公布称,首钢股份拟以已停产的首钢北京钢铁资产及第一线材厂,与母公司首钢总公司下属河北省迁钢的全部相关资产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首钢股份向首钢总公司发行约28亿股,作为支付对价。不过,在6月2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上述方案却被小股东否决,通过率只有65.43%至65.94%,距离三分之二的赞同票要求差一步之遥。一直以来,小股东对首钢搬迁后原厂房的土地归属及补偿款金额、迁钢优异业绩的真实性等问题质疑声不断。其后,首钢对方案进行了微调:增加了首钢总公司在重组完成之后立即启动优质资产首钢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承诺,并对重组后公司提供了业绩预测,但主体方案未变。
  新重组方案预测今年重组后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68亿元,将一改首钢股份的“亏损”现状。首钢总公司还承诺,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金额不少于首钢股份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80%。
首钢股份表示,重组后首钢集团打造“中国境内的经营钢铁与上游铁矿资源业务的上市平台”的帷幕将拉开。

  ▲熔盛违约中止收购全柴

全柴动力8月18日公告称,熔盛重工8月17日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向全柴动力除全柴集团之外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股份的要约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至此,熔盛重工收购全柴集团宣告中止。
  2011年3月16日,全柴动力发布公告称,全椒县人民政府将其持有的全柴集团100%股权在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当年4月28日,全柴动力发布公告称,江苏熔盛以投标价21 .49亿元中标,成功购得全柴集团100%股权,双方于4月26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熔盛重工将受让全椒县政府持有的全柴动力控股股东全柴集团100%股权。因全柴集团持有全柴动力44.39%股权,超过30%而触发要约收购,熔盛重工为此向全柴动力其他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书,拟以16.62元/股的价格收购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55 .61%的全柴动力股权,总收购金额为26.19亿元。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熔盛重工以未取得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和国资委的批复文件,且该批复文件为证监会要求的补正材料之一为由,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延期上报有关补正材料。熔盛重工收购全柴动力一事于2011年8月9日、8月26日先后获得商务部和国资委的批复,其中国资委的批复有效期为一年,即今年8月26日到期。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目前熔盛重工在收到批复后并未向证监会上报相关材料。并且,熔盛重工一系列的信息披露却显示出对收购事项明显的拖延态度,并暗示即使毁约也未失责。
事实上,熔盛重工当初计划收购全柴集团,除了产业链互补外,也看中全柴动力的A股上市公司身份。因为熔盛重工如果收购全柴集团,就要对全柴动力余下56%的股份(1.57亿股)发出要约收购。由于全柴动力现行股价和要约收购价差距较大,大多数投资者会把股票卖给熔盛重工。如此一来,熔盛重工要另外支付最多26亿元的费用,对陷入困境的造船业来说,这是不小的现金流压力。另外,如果实施要约收购后大部分投资者将股票卖给熔盛重工,导致公众持股比例低于25%,将触发退市条款,这更是收购方和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据报道,8月上旬市传证监会已经正式受理熔盛对全柴动力要约收购涉嫌虚假陈述一案,并将在60日之内出示调查结果。

▲天天快递被海航集团剥离

据报道,合作不满两年,海航集团近日正式剥离天天快递业务,原申通集团总裁奚春阳以1.6亿的价格接过天天快递60%的股权,并表示天天快递2013年要力争进入国内快递公司第一阵营,收购是申通扩张的重要一步。
业内普遍关注申通快递和天天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对此,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8月18日表示,收购是奚春阳的个人投资行为,申通并没有投入资金。
一位申通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奚春阳仍持有申通股份,但在申通总部并不担任具体职务,短期内双方是两家独立运作的公司,长期看不排除合作的可能。
  据了解,2010年天天快递由于扩张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时主动联系到海航集团,后者则是以1亿资金接手天天快递60%股份,将其纳入大新华物流业务板块。但由于海航集团和天天快递在经营理念上不合,且并未持续给予资金支持。公司人士透露,2011年由于行业不景气,天天快递亏损额达几千万。天天快递不仅在业务上难以扩张,而且市场份额也是逐渐缩减。
  奚春阳表示,天天快递与申通快递将单独分开运营,目前申通快递客户高中低档均有,而天天快递将采取差异化竞争,提升其服务质量。

▲中国电信将以846亿元收购母公司CDMA网络

中国电信8月22日发布公告称,已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订立收购协议,将以845.9541亿(约相当于1036.71亿)港元的价格,收购集团公司除西藏自治区外的30个省、市及自治区CDMA网络资产以及相关负债。
中国电信将在收购协议所载先决条件已达成或者双方同意豁免后,分期向集团公司支付最终对价。于交割日起五个营业日内支付人民币255亿元,及最终对价的其余部分将于交割日之后满五周年当日或之前支付。

  ▲万科将考虑B股转H股可行性

  据报道,在中集集团8月15日宣布试水B股转换H股后,身处窘境的B股群体似乎觅得了一条可行的复苏路径。8月20日,万科A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寻求融资出路一直为万科所关注,虽然目前没有明确意向,但万科会考虑B股转换H股的可行性。
谭华杰表示,对于A股与B股差价较高的公司,B股转H股价值更大。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8家B股公司。  
谭华杰亦表示:“尽管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H股市场的融资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高,但反观B股市场,B股转H股还是可以做的。”
  近年来,由于楼市调控,房企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遭遇壁垒,万科更多依靠信托来募集资金。
  今年5月,万科收购南联地产控股73.19%的股份,此举当时就被市场解读为万科向香港上市迈进的第一步。然而,南联地产控股本身是上市公司,据香港联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完成后的两年不得有重大资产重组,这意味着,两年后南联地产才可作为万科在港的融资平台来使用。而如果此番中集集团B股转H股成功,万科融资的选择无疑会更多。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