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财经动态 > >> 财经动态 第072期

财经动态 第072期

二十国集团拒绝为债务削减设定硬性指标
 
    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本4月19日对外表示,已经有迹象显示,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十分担心,因此不应该为债务削减设定硬性指标。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时还表示,将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密切留意。诸如在日本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的大量流动性风险表示担忧,害怕这会催生热钱的流入,并推高本币币值。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亚诺夫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表示,二十国集团的官员认为,总体债务削减比设定具体的债务削减目标更为重要。西卢亚诺夫表示:“我们一致认为,经济指标可能会显示疲软,这将会是某些战略性的目标,需要基于各国经济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俄罗斯是今年二十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该国希望能够在二十国集团于今年9月举行的彼得斯堡会议上就有关设定降低债务的具体目标达成协议。
 
美国天然气价格继续牛市狂奔
 
    据悉,近期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在4月19日最高涨至每百万英热单位4.43美元,创近18个月以来新高,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已高达26.42%。
    近年来,由于美国页岩气开采蓬勃发展,天然气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位。不过,自2012年4月以来,美国天然气价格逐渐走出底部。如果从去年4月20日创下的历史性低点1.90美元算起,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已经累计上涨了130%。
    对于天然气价格在近期的持续走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有两方面因素或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此前北美地区遇到了持续不断的寒潮天气,使得美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显著低于历年同期,导致家庭取暖用气明显增加,天然气库存大幅减少。其次,美国部分核电站进入设备维护期,电力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发电厂商转而使用天然气发电。总体而言,近期天然气价格的持续走强主要源于阶段性的供需紧张关系。
    部分机构继续看好天然气价格未来走势。此前高盛发布报告认为,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主要源自2013年天然气产量有可能下降及煤制油产量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进入4月中下旬,气温正在逐渐回暖,而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并没有丝毫滞涨的迹象,这似乎表明家庭市场的需求对于本轮天然气价格的大涨并没有起到主导性作用。
    另外,美国政府考虑放开无限制出口液化天然气的预期,也将促使美国天然气价格继续“走牛”。考虑到美国天然气价格显著低于全球天然气价格,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放开出口液化天然气,那么天然气供应商可能会将更多的供应量投放到有利可图的出口市场,而这将直接导致美国国内天然气供需的失衡,引致天然气价格上涨。
    不过,美国能源研究机构Charles River Association日前称,液化天然气出口有可能在2030年前令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3倍,这对美国制造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因此,美国政府真正放开液化天然气的无限制出口不会立即实现。此外,页岩气革命导致的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加也将对市场带来压力。美国能源情报署认为,今年天然气产量将连续第三年创历史新高。
 
欧盟将规范6.5万亿欧元抵押贷款
 
    据报道,分析人士预计欧盟协调机构将于4月22日落实该集团第一部关于抵押贷款市场的共同法律规范。此举旨在避免出现房地产泡沫,正是因为房地产泡沫才加剧了欧元区的债务危机。
    该项立法将迫使欧元区6.5万亿欧元抵押市场的借贷者们审查客户潜在的商誉以及他们偿还贷款的能力。
    如此一来,先前一些关于信用审查的条例就将失效,不少人士认为之前的条例在过去助长了不负责任的借贷。
    欧盟轮值主席国发言人表示:“我们希望与欧盟议会就这些非常重要的条例的磋商能够在周一结束,这些条例能保护用户以及抵押贷款持有者的权益。”
    如果该新条例能够达成,其草案条例需要全体议员及欧盟政府的批准,这些条例将于2015年中期生效。
    据悉,美国的不负责任房地产贷款引发了其国内的房地产泡沫,当这些泡沫破裂后,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爱尔兰、西班牙也存在类似的房地产泡沫,这使得当地银行持有数千亿欧元的不良债务,从而迫使政府对银行进行资助,当支出大大超出预期时,它们又向欧盟寻求紧急财政援助。
    除了应对不负责任借贷之外,该条例还使得债权人不能轻易从未能及时偿还债务的债务人手中获取作为抵押品的房屋。
    此外,该条例提高了抵押借贷者的竞争力度,即鼓励跨境抵押,但需要他们以标准化的方式向欧元区消费者提供确切的抵押信息。
    监管者相信,不同国家借贷者竞争力度加大将对有利于消费者并且有助于欧元区经济的恢复。
 
欧央行行长暗示可能降息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4月19日在华盛顿说,自4月份以来欧元区经济形势没有任何改善,他再次暗示欧洲央行可能考虑进一步降息。
  德拉吉4月4日在欧洲央行月度货币政策例会后曾表示,欧元区经济前景面临严重下行风险,并开始影响到欧元区核心国家。欧洲央行将密切关注未来欧元区经济形势发展,必要时将采取行动确保经济复苏。他的这番表态当时就被分析人士普遍解读为欧洲央行已将降息提上日程。
  IMF总裁拉加德4月18日也表示欧洲央行存在进一步降息空间。她说:“我相信他们会在感觉最有用和杠杆效应最大时利用这一空间。”欧元区目前的基准利率为0.75%,远高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接近零的基准利率。
 
惠誉下调英国主权信用评级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评级公司4月19日在伦敦发布声明,宣布下调英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降一档至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该评级机构认为,英国经济增长前景疲软和财政目标无法达成是导致该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的主要原因。
  惠誉在声明中预计,在2015-2016财政年度里,英国的一般政府总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预计将上升至101%,公共部门净债务水平占GDP的比重将升至86%,预计这两项数据只有在2017-2018财政年度才能实现下降。
  惠誉还预计,2013年和2014年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0.8%和1.8%,这较其去年9月份预测的1.5%和2.0%有大幅下调。该机构还认为,英国经济在2014年之前无法恢复至2007年的水平。
  此前,惠誉曾表示,如果英国一般政府总负债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6-2017财政年度无法降至100%以下,且在中期内该比重无法处在稳定下降的通道中,那么该机构将有可能会下调英国主权信用评级。
  今年2月,穆迪下调了对英国主权债务的评级,由原来的最高级3A下调至AA1,评级展望定为“稳定”。3月22日,惠誉将英国的AAA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4月5日,另外一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则宣布维持英国AAA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评级展望仍为“负面”。
 
日本央行考虑修正物价指数预测方式
 
    据报道,日本央行正在考虑于下周(4月22日-2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对物价预期的提出方式进行调整,以显示央行对2015年早些时候将会出现2%通货膨胀率的评估。
    消息人士指出,在经过修正之后,央行的预测将会和自身的政策目标更加一致,强调央行达到这一目标的决心。不过仍有很多经济学家对日本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表现出了质疑态度。
    消息人士称,日本央行将在下周五的政策委员会会议中公布一份物价和增长预期半年期报告,这也是新任行长黑田东彦领导下的第一份该类报告。在他的主导下,日本央行于本月早些时候开始实施二战以来最为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试图逆转该国长达15年的通货紧缩局面。
    黑田东彦在之前曾表示,所有致力于在两年之内实现约2%通货膨胀率目标的措施都已经就位。因此市场分析人士也都拭目以待,日本央行将会对目前远低于2%的物价走势预测值进行多大程度的修正。
    一个看法是,日本央行可能提出一个预测,认为日本全国范围的排除消耗品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会在2015年3月底,也就是日本政府2014财年结束的时候提高到约2%。不过分析也指出,日本央行也有可能将更广泛的消费物价指数在2015年第一季度结束时的预测值提高到2%左右。
    不管是哪种情况,2%的标准都远远高于日本央行提出的2014财年内0.9%的通货膨胀率预期值。不过由于2%的预测是指2015年3月底时候的数值,而0.9%是整个2014财年内的均值,两个预测方式并不具有直接的可对比性。
    日本央行在目前的半年期报告中提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在未来两年中的均值年化变动预期。而正在考虑中的新预测方式将是精确指出每一个财年结束时候的物价指数值,这也与美联储目前的做法类似。美联储同时也在报告中提出未来两年的物价指数均值预测。
考虑到新的物价指数预测值提出的方式将会进一步明确日本央行所认为的物价变动轨迹,这将有助于投资者揣摩央行将会如何在未来引导货币政策方向。甚至有市场参与者认为,考虑到市场对黑田东彦所倡导的未来两年实现2%通货膨胀率的计划过于有野心的评价,央行的预测甚至可能会给出更高的数字。
 
·研究探索·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具有必然性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日前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指出,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必然从两位数的高增长走向增长放缓的平台。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此前预计8.0%。而3月末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M2)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这意味着货币投放量并没有紧缩。据此,有市场人士担忧,在货币供应相对充足的前提下,经济增速的放缓迹象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了深层次的问题。
    尽管中国目前7%~8%的经济增长势头仍明显优于当前国际整体经济环境,但夏斌警告称,中国还需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才能维持这样的高速增长,而货币的大量投放只可能会带来经济的崩溃。
    夏斌同时强调,相对于过去高增长带来的泡沫与风险压力,稳住7%~8%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很多系统性风险将逐步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应该在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和保持经济中速增长的前提之下,逐步去释放、消化并挤出已经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和泡沫。
    当前货币政策未收紧的情况下,夏斌围绕“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在投资方面,他表示,面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不足问题,应该尽可能真正摸清各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对确有偿还能力的,继续给予支持;对于在建项目,尤其是预期投资回报较好的公共项目,可通过贴息的手段鼓励民营资金进入;而对于有偿付困难的,可通过出售资产来还债。此外对于教育、医疗、金融、生产型服务行业,政府有关部门放松投资门槛,鼓励大量民营资金进入。
    对于如何扩大国内消费水平,夏斌认为,可以在总结重庆、成都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更多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把钱让渡给农民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此外,就当前中国出口受限的问题,夏斌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短期内可通过双币(美元、人民币)加大对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或地区的贷款及投资,扩大该地区消费需求,进口中国产品,来消化我们的过剩产能。
 
 
 
·社团工作·
 
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
 
    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4月18日在第七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引导和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企业“走出去”的层次不断沿价值链上升。
  万季飞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7亿美元,2011年达到了746.5亿美元。2005年以来,中国年度对外投资额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在增长。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增长,也促进了所在国经济增长,同时为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
  “回首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历程,从商品‘走出去’到工厂‘走出去’,再到资本走出去,中国经济深刻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万季飞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形式更加多元化,企业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走出去”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一大批金额较大、关注度高的跨境投资项目,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涉足高附加值项目高科技领域,同时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可持续发展,与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和地区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也要看到,作为全球对外投资领域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万季飞建议,应当建立企业“走出去”政策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加强商协会“代言工商”的职能,全面提升企业的跨国投资经商能力和水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近期财经动态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