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42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42期

▲浦项来宝集团提价竞购澳矿企Arrium遭拒

    据报道,澳大利亚铁矿石和钢铁生产商Arrium Ltd拒绝了韩国浦项钢铁和香港大宗商品交易商来宝集团(Noble Group Ltd)的提价收购请求,收购方对Arrium提高后的报价为11.9亿澳元(12.4亿美元)。
  Arrium10月3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和顾问对此次每股88澳分的现金报价进行了仔细评估,认为这一价格仍显著低估了公司。每股88澳分比本月初被拒绝的前一次报价要高出17%。
  Arrium董事长彼得-斯梅德利(Peter Smedley)表示:“修正后的收购请求是机会主义的,恰逢铁矿石价格开始上涨,并且是在看到两周前我们新矿山的第一批铁矿石装船之后。”该公司称浦项钢铁和来宝集团为首的财团并未安排好收购所需的债务融资,也没有披露曾提议与Arrium高层谈判的内容的细节。
   浦项钢铁和来宝集团此前曾报价每股75澳分收购Arrium,两家公司获得韩国国民年金公司、韩国投资公司、韩国金融公司支持,组建了名为Steelmakers Australia的合资公司。
  Arrium此前的名称为OneSteel Ltd,为了突出越来越聚焦于铁矿石生产,今年年初更换为现用名。该公司计划将铁矿石产量从上一财年的超过600万吨提高到1100万吨每年。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延长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期限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10月29日宣布,将加拿大进步能源公司收购案的最后期限延长一个月,希望最终让加拿大政府相信收购能给加拿大带来“净利益”。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当天表示,收购进步能源公司的最后期限已经延长30天至11月30日。若届时仍无法获得加拿大政府批准,可能再次延长最后期限。
    加拿大政府本月19日宣布,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拟以50亿至60亿美元并购加拿大进步能源公司不符合加拿大“净利益”,因此决定阻止这起收购案。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有30天时间作出补充说明和提交进一步承诺,以便加拿大政府最后决定是否予以批准。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说,公司与进步能源共同与加拿大工业部进行了沟通,以了解为何收购受阻。
    加拿大进步能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液化天然气。若收购成功,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控制其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的页岩气资产。
    依据加拿大投资法,加拿大政府会对资产超过3.3亿加元(约合3.36亿美元)的外国公司收购本土企业进行审批,以确保交易符合加拿大利益。这是本届政府自2006年上台以来阻止的第一起能源领域收购案。

▲新加坡航空收购维珍澳洲航空10%股权

    新加坡航空公司(新航)10月30日宣布,以总值1.05亿澳元(约合1.0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维珍澳洲航空公司(维珍澳洲)10%的股权。
    同时,维珍澳洲将耗资3500万澳元(约合3633万美元)收购虎航澳大利亚分公司60%的股权,而新航目前持有虎航集团33%的股份。
    市场普遍认为,新航此次收购计划旨在争夺澳大利亚航空市场份额,应对来自澳洲航空公司(澳航)的竞争压力。
    根据新航发布的公告,新航收购维珍澳洲的计划目前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预计将在11月16日完成交易。
    据悉,虎航澳大利亚将与虎航分开管理和经营。公告显示,未来20年内,虎航澳大利亚将基于营收的一定比例,支付一定金额给虎航,作为使用其品牌的费用。虎航集团也承诺将与维珍澳洲投入6250万澳元(约合6486万美元)发展虎航澳大利亚的业务。

管理视点

巴菲特重用和重赏怎样的经理人

  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品质就是有愿望和有能力释放别人的潜力。领导能力最终讲的是,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认为实现不了的东西,就是为了帮助别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看到自身的潜力。美国奥格威·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威指出: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奥格威原理告诉我们,用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
  楚汉相争中,不会打仗的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他有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卖草鞋的刘备能在三国鼎立中独占一席,是因为他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1、看对资金的分配
  在巴菲特看来,经理人最重要的管理行为是公司资金的分配。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资金的分配决定着股东的价值。如何分配公司的利润才是合理的?是进行再投资,还是向股东分配红利?利润分配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合理性是巴菲特管理伯克希尔的有力武器,合理地分配利润,把他和别人的公司严格区分开来,因为其他公司根本不具备这种合理性。
  巴菲特认为,如何分配公司的利润,除了取决于公司的管理理念之外,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公司所处生命周期。随着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公司的增长率、销售、收入以及现金流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一阶段,公司在发展时期,由于研发和生产新产品以及开发市场,会投入大量资金;
  第二阶段,处于赢利时期的公司成长非常迅速,这个时候,公司必须保留所有收入,并通过借贷资金或是发行证券来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阶段,公司发展到成熟时期,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公司经营得到的现金收入高于其发展阶段所需资金和运行成本;
  第四阶段,公司的销售收入会减少,但公司的现金仍然过剩。
  在第三和第四阶段,就产生了如何分配这些利润的问题。如果把这些过剩的现金全部用于再投资,就能够产生高于一般水平的证券回报,即高于资金成本的回报。那么,公司就应当保留所有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这是唯一符合逻辑的做法。然而,大多数企业往往是把低于平均水平的资金成本再投入到公司中,保留公司的收入,虽然这是完全不合理的,但却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如果一家公司在产生一般水平或低于一般水平的投资回报的情况下,仍能获得多余的现金收入的话,这家公司可以有三个选择:
  第一,公司可以忽视所存在的问题,继续以低于一般水平的回报比率再投资;
  第二,公司可以收购其他公司,以求增长;
  第三,公司可以把利润返还给股东。
  巴菲特就是在这几种条件下密切关注公司领导者的行动。观察他们会不会采取理性的行动。那些不顾投资回报低于一般水平而坚持再投资的倡导者相信,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他们相信凭借强大的管理能力,能够改善公司的获利状况,股东们也会被领导者的这种预言所迷惑。而公司如果继续忽略这种情况,其现金就会逐渐成为一种无用的资源,股价会迅速下跌。而这些投资回报低、持有大量现金并且股价又低的公司,往往会引来许多金融大鳄收购公司,这也正是公司当前领导者失掉管理权的前兆。
  为了保护自己,公司领导者一般会选择第二种方式: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来追求自身的增长。适时地宣布公司的收购计划,通常会起到刺激股东和驱走恶意收购者的作用。但巴菲特对这种“买”增长的做法,持的是怀疑态度。原因是这种收购通常是在极不理性的状态下进行的,即动用了“过高的价格”达成了交易。而领导者在管理自己公司的同时,还需要整合并管理新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这种昂贵的错误代价,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股东来说,都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对此,巴菲特的建议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现金逐渐增多,而投资又无法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回报,公司领导者唯一合理并且负责任的做法就是:把这些钱返还给股东。具体方案可以是提高股息、多分红和公司股票回购几种方式。在一般人看来,只要股东们能从股息和红利中得到现金,就有机会寻找回报更高的投资机会。这应该是一笔非常不错的交易,因为许多人认为股息提高标志着公司的运营情况良好。但巴菲特却不这么认为,他的理由是,衡量一种利润分配是否合理的最可靠标准是,要看这种分配方式是否真的能给股东带来收益,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结果。
  然而几十年来,伯克希尔公司并没有分配股息,股东们对此也无异议。巴菲特曾经就此询问过股东们,分配股息红利有三种方式供他们选择。
  第一,把公司所有收入再投资到公司中,不做现金分配;
  第二,分配适度的股息;
  第三,按照美国行业典型的比率分配股息。
  结果88%的股东愿意选择继续采用目前的运行方式,他们同意巴菲特把全部收益实施再投资。因为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对巴菲特的赚钱能力是非常信任的。
  2、看回购公司股票
  如果说股息的价值有时会被误解,那么向股东回购股票的返还收入方式就更是如此了。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对股东的好处在许多方面是间接的、无形的和非即时的。
  巴菲特认为,公司回购股票的效果具有两面性。第一是股票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被出售,那么这种回购就是一笔不错的交易;第二是公司股票的市价假定是每股50美元,而其内在价值为100美元,那么公司每购买一股都是以1美元的支出获得2美元的内在价值。这种交易对股东来说非常有利。
  如果公司领导者在股市上大量回购股票,更进一步表明他们的最大兴趣是成为公司股东,而不是漠不关心地扩大公司结构。这种姿态会向市场发送出良好的信号,并能够吸引其他一些正在寻求有良好管理、能提高股东福利的投资者加以关注。股东们通常会在这种回购股票行动中得到两次回报:一次是来自市场上的公开收购行为;第二次是由于投资者们对公司产生兴趣,从而对股价的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
  巴菲特高度评价这样的经理人:他们能够充分、真实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像公布其成绩一样诚实地承认错误,而且在各个方面对股东都很坦诚。他特别尊敬那些不以大众可接受的财务准则为借口搞会计花招,而是能够坦诚公布公司经营状况的经理们。
  财务会计标准只要求披露企业某个阶段所确定的信息。有些经理利用这种最低披露要求,把公司所有的商务信息凑成一个阶段,使得投资者无法理解这些公司的利益情况。巴菲特对此很是嗤之以鼻,他坚持认为,真正优秀的公司在披露财务状况时多半披露的是数据,是那些能真正帮助投资者回答关键问题的数据,这些关键问题涉及以下三点:
  (1)、公司的大概价值是多少?
  (2)、公司偿还未来负债的可能性有多大?
  (3)、参考以前所做的交易,经理们的业绩如何?
  在这方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是很好的榜样。它当然符合财务准则的披露要求,甚至披露得更多。巴菲特披露的内容包括伯克希尔所有下属公司的收入,以及所有对股东判断公司经济状况有帮助的信息。巴菲特欣赏那些能够以同样的坦诚对待股东的经理们。此外,他还欣赏有勇气公开讨论失败的人。巴菲特相信,能公开承认错误的人更有纠正错误的机会。
  巴菲特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断定:大部分公司的年报都有虚假成分。其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司运营的不断变化,每一家公司都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十分不应该的是,大多数的经理在披露公司信息时总是形势一片大好的豪言壮语,而不是诚实地作出解释,这些经理们只考虑他们自己的短期利益,不顾股东的长期利益,而这样的企业是很难晋身优秀公司之列的。
  巴菲特认为,是查理·芒格帮助自己懂得了承认错误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成功。巴菲特在1978年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年报中,坦白地披露了公司的经济和管理状况,包括好坏两方面。巴菲特承认,伯克希尔这些年在纺织和保险业都面临困难,他自己在管理这些公司时也犯过错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1989年的年报中,他以承认自己一连串的错误开始,甚至将自己的报告命名为:“头25年犯的错误。”两年后,这个题目变成了“错误一览”。现在,巴菲特不只是停留在承认错误的层面上,他还进一步承认自己没有把握住许多为股东们创造利润的机会。
  有人说,巴菲特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别人更容易,因为他持有大量伯克希尔普通股股票,根本不用担心会被公司解雇。这一点很正确。但是,这丝毫不能减损巴菲特的价值,他相信坦诚不仅对股东有利,对经理们也一样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公开误导他人的经理,最终会耽误自己。”

信息化建设

工信部称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10月29日在上海召开的“2012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是信息技术挑战。杨学山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变化使“智慧城市”在技术、平台选择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未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各种新兴技术,将完全改变各种应用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应用深化,城市发展将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将是全面的战略挑战。
  其次是能力亟待提升的挑战。目前国内政府机构、企业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引领驾驭能力需要提升。“智慧城市”是在综合平台上应用,目前国内政府、企业把握如此复杂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还有欠缺。
  第三,认识、习惯、制度需要适应智慧城市的应用。杨学山说,很多城市管理者虽然看到“智慧城市”重要性,但缺乏远见性,必须将技术力量与城市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而且民众的习惯也有待改变,包括网络行为能力、道德习惯都应该适应新发展。
  第四,法律环境需要调整。“智慧城市”搜集了许多企业和个人信息,如何保密、利用、公开,本质上要有法律的调整。
  杨学山说,中国城市进入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要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增长,必须关注经济发展带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譬如解决城市安全、城市污染监控等难题,对改善民生有直接效益。
   此外,“智慧城市”发展还应该关注改善教育、医疗、养老均等化服务,真正提升中国城市现代化水平。

上一页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