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健康工程 > >> 中秋国庆 双节旅途重安全 身心健康需关注

中秋国庆 双节旅途重安全 身心健康需关注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17 11:17:35

  出行

  自驾出游小提示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国出台了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的政策,这将带动自驾车出行人群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高速公路的拥堵。据有关部门预计,国庆假期,全国公路水路客运量将达到6.6亿人次,日均8250万人次。为此,专家提醒,黄金周假期不但要注意旅途安全,更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坐车血液循环不畅  

  长时间坐车可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因此,应该每隔20分钟起立走动一会儿,有条件的话应尽量把腿抬高,依靠重力作用,使小腿肚的静脉血液充分回流,预防血栓。如果条件不允许,还可以在座位上做以下几个小动作,让下肢血液流通:1.弯脚趾。脚趾向内弯曲(如图1),保持一会儿后,再将脚趾用力向上翘,并分开(如图2),两个动作交替进行。2.踮脚尖。双手放在大腿上,踮起脚尖,使膝盖高于大腿平面,保持几秒钟(如图3),可有效收缩小腿的肌肉。还可以抖抖腿,也能有效促进小腿血液循环。3.勾脚。双手置于大腿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以脚跟为轴,抬起脚掌,尽量向上伸展(如图4),直到脚腕微感酸胀,恢复最初的姿势,反复勾几次,可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4.转脚腕。两脚平放于地面,抬起左脚,用双手抱住膝盖,大腿放松,顺时针转动脚腕(图5),两只脚交替进行,可促进脚腕的血液循环。此外,长时间坐车时,尽量不要穿紧身的衣裤,以免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多喝白开水有助于减少血液黏稠度,也能减少血栓的发生。

  自驾车出行前添点小零食

  “自驾出游”时,若开车时间较长,建议最好在出行前吃点小零食。这是因为人体的空腹血糖值较低,如果此时没有适当的食品补充血糖,身体往往容易出现困倦、疲惫等状况,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恰到好处地添加一些小零食,不仅能补充能量、缓解疲劳,还能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零食可选择容易携带、保质期内的食品,建议选择诸如核桃仁、巧克力、葡萄干、杏仁之类的休闲小食品。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叫做“多酚”的物质,具有微量的兴奋功效,在人疲劳时食用,能对人的情绪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并能迅速补充能量,尤其是黑巧克力。

  杏仁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大量纤维,可以让人减少饥饿感,所含的脂肪也是健康人士所必需的对心脏有益的高不饱和脂肪。

  核桃健脑益智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出行前吃一些核桃仁,满足了人体所需求的多种微量元素,当感到疲劳时,嚼些核桃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

  不宜长时间开车疲劳驾驶

  今年国庆假期,长途客运安全管理将严格执行“五项规定”,严禁疲劳驾驶,严格执行白天间隔4小时、夜间间隔2小时的休息制度;严格落实凌晨2点到5点停车休息或实行接驳运输以及停车换人、落地休息制度;山区三级及以下公路夜间禁止行驶客运车辆;乘坐高速公路客车的乘客,一律要系安全带;严禁超员、超速行驶。

  有关部门将有针对性地加强长途卧铺客车的安全监管,通过杜绝驾驶员疲劳驾驶、落实营运客车动态监控等措施提高卧铺客车的安全性。(珏晓)

  预防

  长假警惕节日病

  晕车

  出门乘车、船、飞机时,可提前口服防晕车药。除此之外,可以按内关穴(腕关节掌侧,横纹正中上两寸处)、合谷穴(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处),先轻后重,持续5~10分钟,可止恶心、呕吐。再按揉颈后双侧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可在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涂些清凉油或风油精,能清醒头目。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或是新鲜橘皮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对于缓解晕车症状也有帮助。

  肠胃病

  到了度假胜地,面对美食大家都会胃口大开,特别是有地方特色的、平时吃不着的食物更成为首选。在味蕾大满足之后,肚子却闹起了肠胃病来了。中医认为,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基本原则,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外出旅游身体较为疲劳,水分消耗较大,更应当多食用汤食及清淡食品,少吃肥甘油腻的食物,以防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这里要特别提醒有很多人在爬山时看到泉水清透凉爽,不管三七二十一,痛痛快快地喝起来,这对健康有害无益。在车船或飞机上要节制饮食。乘行时,由于没有运动条件,食物的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不节制饮食,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肠胃不适。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服用一些大山楂丸帮助消化。患上了胃肠炎就要及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以防病情恶化。

  感冒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变大,较大温差本身就为感冒提供了更多“机会”。黄金周出游,很多朋友选择游览名山大川,为了看日出,一大早就开始登山,走得累了、热了,满身大汗被猛烈的山风一吹,很快就有了感冒的症状。据介绍,这种因受寒引起的感冒多为风寒感冒。症状有怕冷怕风、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中医认为,风寒感冒多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疗重在辛温解表、散寒,如果是感冒初期,可以喝一碗温热的姜汤、吃碗热汤面或泡个温水澡,促进末稍血液循环,发发汗,但是要注意不能大汗,因出大汗耗气伤阴。也可以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等中成药。

  外伤

  外出旅行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可以备一些“创可贴”用于小外伤伤口,云南白药酊用于跌打损伤,肿胀疼痛,红花油用于外伤或扭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外出旅行不要随便进入深草丛,不要随意睡卧草地上,以防被野鼠、毒蛇或其他动物咬伤。一旦被毒蛇咬伤,要迅速用有弹性的绷带等在伤口近心端扎结,防止毒素进入血循环,并尽快送患者去医院。

  心脏病

  出门在外,睡眠少了,饮食乱了,运动强度增大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们要严防心脏病。注意保持情绪平稳,控制运动强度,减轻心脏负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能暴饮暴食,饮食还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当出现发病症状时,应及时服药。

  因此,想要“十一”健康出行游玩必须先要做好“十一”疾病预防,中医提示:“十一”出行游玩5大疾病最需要预防,做好“十一”疾病预防,尽情游玩,健康度“十一”长假。(程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