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 >> 奔驰中国销量低迷渠道纷争

奔驰中国销量低迷渠道纷争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21世纪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2-12 11:10:44

  内耗的结果就是,利星行掌握了车源、政策、人员、信息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对其他“系统外”的独立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0年,利星行的 香港公司欲以60%的股份强行入股杭州一家奔驰4S 店,经销商拒绝后,利星行以其资源的强势迫使其迁移到郊外,而利星行则在上述4S店原址附近建立了自己的4S店。而这也使得奔驰单一经销商营销能力严重弱 于竞争品牌的独立经销商。

  与对手的差距拉大,在华销售增长缓慢,使得奔驰德国总部终于痛下决心开始整治渠道问题。

  2012年8月奔驰中国第二、第三大股东戴姆勒及戴姆勒东北亚将共同增资5760万元人民币,共计持股比例将从51%增至75%,从而将第一大股东利星行的股份由49%稀释成25%,并成立新销售公司,明年正式运营。

  利星行再一次获得补偿。作为补偿,奔驰总部和北汽集团则同意由利星行掌控的利润丰厚的S级奔驰跑车,暂无过国产时间表,其依旧可以经营S级跑 车、奔驰SUV及其他跨界车;允许其网络建设向中西部地区、二手车市场拓展,同时还答应利星行与庞大汽贸的渠道合作诉求,新增由其和庞大汽贸联合控股的 19家奔驰4S店的建店授权等。

  对于此次补偿,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奔驰能否与奔驰中国顺利组建新的销售公司利星行仍是道不可逾越的坎儿,奔驰渠道将来是否顺畅很大程度还将取决 于利星行。“利星行原本在渠道方面就占优势,今年5月与庞大达成的战略合作更是其加强合众连横,以后的话语权重仍较大,势不可小觑,或将埋下新的‘祸 根’。”

  在渠道方面,利星行的“隐患”似乎并没有消除,同时奔驰中国又将面临一个新的声音,即是上周奔驰经销商联会正式成立,利星行作为经销商的身份也 主动参与其中。该会的宗旨是为有效与厂家沟通。虽然厂家也表示祝贺,但同时提出联会经销商会员要弘扬自律的精神。显然,经销商联合与厂家进行博弈,是为了 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营销策略保守失市场

  渠道的混乱也直接导致奔驰营销策略的失误不断。

  “奔驰进口车大幅降价紧逼国产车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是其先进口后国产的营销策略重大失误。北京奔驰GLK300不到半年就改款,便是其策略失策 的败笔。”熟悉奔驰销售的人士指出。 北京奔驰国产GLK300于2012年4月23日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40.8万-55.7万元人民币,在造型方面与进口版本相同。在国产GLK300上 市两个月后,北京奔驰便频频被爆出GLK中期改款下半年北京投产并年底上市的消息,给北京奔驰GLK300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到半年,北京奔驰全新改款GLK300于10月12日正式上市,与老款车型相同,新车也推出动感型、时尚型、豪华型三种配置车款,其售价区间为41.8-万55.8万,相比老款车型略有提升。

  从消费习惯来说,同一款车型的发布速度如此紧密,对于刚刚成为北京奔驰GLK的消费者来说是不太公平。

  据了解,此次北京奔驰急推改款GLK车型,是因为2012款(老款)GLK300车型虽然已经国产,但其整体布产时间太长,导致这款车型上市后海外已经有了全新改款车型。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北京奔驰不得不加速新产品的同步。

国产车型对比图国产车型对比图

  与其竞争对手宝马奥迪相比,奔驰的产品投放营销策略显得较为失策。宝马X5没有频繁的改款,宝马X6进行了略微改款,但改款车型与之前的产品保 持着一定限度的时间间隔;2012款奥迪Q7于2011年8月5日上市,至今仍没有改款;奥迪Q5在2009年10月29日进口上市,虽在第二年3月20 日改款上市,但是已经国产化,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对于该营销策略失策的原因,该知情人士称,应该归咎于奔驰内部架构。奔驰中国一直无法统一协调进口车和国产车业务,奔驰中国只是一个负责进口车 销售的公司,职责就是卖车。奔驰中国CEO麦尔斯,主要向奔驰全球销售副总裁汇报,而主管中国事务的戴姆勒东北亚董事长华立新只是麦尔斯的属地化领导。

  “奔驰并没有像宝马那样将新5系与全球同步导入中国生产,而是坚持采取先进口再国产的策略。”

  奔驰过分的“保守”营销策略使其失去了一些“商机”。

  新宝马5系Li和奔驰E级L在同一年上市,后者比前者还早上市两个月,但后者在在北京车展的高调亮后几乎没有太多的宣传。宣传策略上的差异,使得奔驰E级失掉了先入为主的优势。由于其慢一拍的宣传,上市后的奔驰E级L产品影响力还没有显现,便被宝马5系Li迎头赶上。

  而奔驰价格跳水的营销战略,又似乎太过“激进”,使其与宝马奥迪相比,性价比较低。“在车市,奔驰动辄10万、20万的降价,对消费者来说也是 不公平的。相比宝马奥迪的经营策略相对稳健,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价值来提升竞争力,有力地维护了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溢价能力。”上述知情人士向21世纪网表 示。

  危机公关应对不及时消费满意度低

  近年来奔驰屡屡被曝出“质量门”事件,不仅国产奔驰屡遭诟病,进口的价值上百万人民币的奔驰轿车也故障频发,惹得众多消费者纷纷进行投诉,然而,奔驰的危机公关并未能做出及时的应对。

  2012年11月22日广州车展现场,就在郝博放言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时,维权车主拉出横幅:“百万奔驰刚买一个月发动机坏四次-退车”,“奔驰可维修人身安全岂可维修”。无独有偶,在9月份济南的秋季车展外,奔驰车主维权,打出标语:高速上发动机熄火!

  质量投诉对于车企来说并不少见,汽车维权困难也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然而,消费者要出动到在车展等公关场所大打标语,与车企的漠视投诉不无关系。

  维权网负责人吴晓伟称,作为德系高端车代表宝马、奥迪与奔驰一样同样会有各种质量问题,但奔驰却是最无视消费者权益的。为了抢占中国市场,奔驰 将E级、C级、GLK国产化,但却屡遭用户诟病,进口豪车也是频陷各类“质量门”,而且售后服务品质也与其品牌极不相称,口碑可谓一落千丈。

  前不久,J.D.Power亚太公司正式公布的2012年度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CSI)报告显示,奔驰(825分)的得分不仅远低于 竞争对手宝马、奥迪,更在德系品牌中排名垫底,其得分在行业总体(832分)满意度平均线之下,低于奇瑞,低于帝豪,也低于荣威。

  消费者满意度的新低,对奔驰是另一个警示,发展市场时如何兼顾好售后服务,挽回消费者信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考在即

  渠道纷争、深喉事件等难以估量的内耗,营销策略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广大消费者在厂家的漠视中,透支了过多的品牌忠诚度。奔驰中国能否在2013年捋顺各种关系,发力赶超其竞争对手,还是未知数。
相关热词搜索: 奔驰中国销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