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君联资本总裁朱立南被任命为联想控股总裁,成为公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核心人物,这被外界解读为联想控股迈向整体上市实质性的一步。
人事任命背后,也包含着联想系总体发展战略的深化:一方面,从IT制造业向资本领域的跨越步伐越迈越大;另一方面,联想系内部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分工细化。
事实上,在联想控股参与的地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多由弘毅投资出面,采用设立项目公司的方式收购目标资产,项目公司真正的控股股东则是联想控股的员工、被收购地方国企的高管等。
柳传志本人,成为至今依然活跃在中国商业舞台上的第一代企业家中的“幸存者”,并完成了由企业家向资本家的转身。
伴随着总体发展战略的深化,联想作为资本大鳄的江湖地位进一步巩固,其在资本界的表现或将更加风生水起。朱立南履新
6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公司原常务副总裁、执行委员会成员朱立南为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柳传志此前对媒体称,联想控股要实现由“家长领导制”向“集体领导制”转型,而朱立南履新,标志这一转型完成。
据此,投中集团分析师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称,联想控股总裁一职此番变动,标志着柳传志在联想控股的权力过渡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朱立南在2000年成功将联想分拆为神州数码和联想集团两家公司,分拆前,朱立南曾全面负责总部系统的管理,充当着总参谋长的角色;在联想分拆时,协助柳传志工作,在公司战略的制定与执行、班子和队伍建设、企业文化打造,以及成员企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朱立南亲手创建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目前,君联资本已有5期基金,总规模约150亿元。已经到期的一期基金回报率超过7倍,在本土风险投资中表现抢眼。
君联资本投资的企业累计达140家左右,其中20家已在IPO之后退出,另有10多家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以君联投资为蓝本,联想控股旗下的其他投资业务得以开展。而君联投资一炮走红,也奠定了柳传志由创业家向投资家转变的基础。
君联资本官网显示,已成功退出或即将退出的企业当中人们较为熟悉的有卓越网、智联招聘、人人网、展讯科技、文思创新、易车网、新华保险等。
然而君联资本并非无往不胜,近来所投资的神州租车陷入巨债和巨亏,其赴美上市被耽搁至今。事实上,君联资本在创立之初亦经历过诸多磨砺。
当年朱立南带着20余名联想员工,进入完全陌生的投资领域摸爬滚打。联想内部流传的段子是:跟着杨(元庆)总走,车子房子全都有;跟着郭(为)总走,大家一起遨神州;跟着朱(立南)总走,一步三回头。
当时,投资的公司状况不断,内部会议上,没有人有足够依据判断被投企业下一步的状况,因为意见分歧而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国转民”机遇
君联投资举步维艰之时,新的机会出现了。2002年左右,恰逢国企改制重组大潮,联想有机会以低价直接介入,做更大、更好的项目。柳传志希望当时的联想投资考虑做后期私募股权投资。
一位曾在联想投资早期工作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称,“老柳的意思是运用联想自身‘国转民’的经验,运作后期私募股权投资,以博取更大的利益,但是该观点遭到朱强烈反对。朱认为联想做投资本身风险很大,需要从创意入手,一步步将项目孵化出来,再运作其上市。”而柳与朱反复商讨,最终以成立弘毅投资的方式来解决。
弘毅投资成立于2003年,所投企业总数只有几十家,数量比君联少得多,但其影响力和手段之老练却在君联之上。截至2011年,弘毅已经投资了6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中国玻璃、中联重科、石药集团、耀华集团、凤凰传媒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投资和中联重科收购CIFA等跨境并购。
弘毅的拿手好戏是国企的股权改造,中联重科(000157.SH)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中联重科至今仍以国有控股的面貌出现,但外界曾有人质疑其有“曲线MBO”(管理层并购),背后的操盘者就是弘毅。
2006年3月,中联重科当时的第一大股东长沙建机院挂牌出售一部分股权,其8%的股份被智真国际有限公司摘走。智真国际注册在维尔京群岛,由联想旗下的弘毅投资控制。2006年4月30日,中联重科第二大股东深圳市金信安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联重科15.83%的股份转让给联想旗下的北京佳和联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接着,佳和联创又将这些股份转让给佳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佳卓成为中联重科的第二大股东。佳卓也注册在维尔京群岛,同样由弘毅控制。
形式上,湖南省国资委等国有法人合计持股25.95%,为第一大股东,而佳卓集团、智真国际、以及中联重科高管控制的长沙合盛科技、长沙一方科技合计持股达到27.06%(2010年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开资料中,佳卓集团、智真国际背后间接的外资机构股东的股权背景并未穷尽列举,留给世人一丝悬念,而作为当时推进“曲线MBO”的关键一步,业界认为其真正得主恰可能隐藏其中。
弘毅总裁赵令欢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其最大的理想就是看到中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加速推进资本化。在这一进程中,联想无疑是推手之一。钱为谁赚
事实上,弘毅投资早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成功参与国企改制。2003年介入中国玻璃,至2004年年底完成核心资产收购,弘毅投资共计花费6000多万元。
2007年10月,弘毅国际出售20%中国玻璃股权,获得1.68亿元股权转让收入,目前弘毅国际还持有中国玻璃32.8%,市值约为3亿港元。
中国玻璃的最大股东是弘毅国际,持股83.41%。事实上,弘毅国际的真正控制人是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Easylead Management Limited(下称“EML”,持股60%),EML的股东是曹之江、张祖祥、刘金铎三名联想控股老员工(曹之江2005年为联想控股的副总裁,刘金铎退休前是联想控股副总裁,张祖祥则是南明公司的董事)。 弘毅国际的另外一个股东是南明公司,即联想控股的子公司。
通过一系列复杂运作,联想高管、前高管已经控制中国玻璃超过83%的股权,而原苏玻集团管理层也在中国玻璃持有16.59%股权。
2007年操作的巨石集团案例中,隐藏真正买家的手法更加隐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