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节能减排 > >> 北京生态葬数量不足安葬方式10% 不被公众接受

北京生态葬数量不足安葬方式10% 不被公众接受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04 09:40:12

  长青园内的节地葬,虽然没有做到不留骨灰不立碑,但比起普通墓位,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目前也被民政部门当做生态葬来推广。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摄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丧葬观念,而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用于墓葬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开始限售墓位,很多骨灰难以安葬。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针对墓地“危机”,民政部称,将调整公墓规划,增建城市公益性公墓,发展生态葬。

  3月30日,长青园公墓,李玉荷老人蹲在松树下,用棉布轻轻擦拭着嵌在草地上的一小块黑色石碑,再把手中的鲜花折成小枝,环石碑插了一圈。石碑上只有两位故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碑下是我的父母,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去世,没留下骨灰;母亲去世前,留下这个夙愿——树葬”。

  1999年,母亲去世后,李玉荷在八达岭陵园办理了树葬,将母亲的骨灰安置在松柏下。几年前,李玉荷的老伴儿和儿子相继去世,实施了遗体捐献,名字刻在长青园骨灰林的生命纪念碑上。

  为了让一家人“团聚”,李玉荷又在生命纪念碑不远处的草坪上寻到一块位置,将母亲的骨灰迁移至此,并在碑上将父母的名字刻在一起,“我也办理了遗体捐献志愿,以后一家人又能在一起了。”李玉荷说着说着,红了眼圈。

  多数生态葬标准缺失、不被公众接受

  长青园是北京唯一一家城市公益性公墓,以提供生态葬节地葬服务为主。然而,当记者咨询树葬的办理情况时,工作人员却告知,该墓园目前提供的树葬服务,是不保留骨灰、不立碑的完全生态葬法,单穴4600元。

  而李玉荷老人为父母办理的,在树下立碑并保留骨灰的,只能算节地葬,不是“树葬”,目前已没有空地,停止办理。

  工作人员坦言,“树葬”不留骨灰不留碑,只能在树上挂一个编码牌,办理者较少。

  目前北京可以提供的生态葬服务,主要有壁葬(立体葬)、树葬、花坛葬、骨灰海撒和骨灰深埋。近年来,由于墓地紧张,除长青园外,福田公墓、八宝山人民公墓等经营性公墓也都规划出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葬。但通过连续几日的走访,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政府补贴“零”收费的骨灰海撒发展势头较好外,其他生态葬式葬法还处于标准缺失、不被公众接受,缺乏政府补贴等困境中。

  北京市殡葬协会副会长姜晓刚说,由于缺乏对生态安葬的统一规划和政府补贴,很多群众对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很难理解和接受。不少祭扫者还表示,如果不保留老人骨灰,会被亲友指指点点。

  温泉墓园“骨灰深埋”3年办理18份

  位于城郊的温泉墓园,3年前参照国外生态葬的经验,开发了绿地雕塑下的集体骨灰深埋服务。然而3年来,仅办理18份。

  姜晓刚坦言,由于生态葬叫好不叫座,又缺乏政府补贴,北京不少经营性公墓的生态葬业务正在萎缩。八宝山人民公墓多年前也曾开辟过树葬服务,但目前已不对公众开放,“本身办理的数量就少,树万一死了,很容易产生纠纷。”一名工作人员说。

  然而,与生态葬遇冷相对的是,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的墓地资源日益紧张。近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公布的《殡葬绿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上海市规划公墓用地5000亩,目前可用墓地仅1000亩,80%的公墓墓地已经用完,如不开发新的土地,最多使用7至8年。在北京,33个经营性公墓占地面积11379亩,已使用6000亩,如不合理规划开发,很多公墓都将陷入“死墓危机”。

  2010年,北京市遗体处理数为85705具,安葬数26642人,仅有约31.3%的死亡人口安葬在合法墓地。同期,上海的墓地安葬比例为38.4%,而广东仅为5.9%。

  对此,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王琦称,目前全市火化量每年约8.7万,其中墓地安葬仅仅是一种方式,多数骨灰寄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堂,或采用海撒等生态葬方式进行安置,还有一部分骨灰流向逝者的家乡。

  今年北京将制定各种减免或奖补方式

  据北京市民政局统计,目前,北京海撒、树葬、壁葬、花葬等生态葬的数量,不足整体安葬方式的10%。王琦表示,今年北京市将制定各种减免或奖补方式,鼓励市民对逝去的亲人采取生态葬的方式,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力争到2015年生态葬的比例能够达到30%。

  但王琦也坦言,北京缺乏四季常青的树木和草坪,单纯发展树葬、花葬、草坪葬很难,可以先从与生态葬紧密相连的节地葬做起。节地葬也是一种生态环保、节约土地的新式葬法,有利于延迟公墓土地的消耗。他建议,未来政府对生态葬的奖励、补贴方式,可以引导公众先接受节地葬,在逐渐过渡到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

  姜晓刚还呼吁尽快修订颁布于上世纪90年代的现行《北京市殡葬条例》,对生态葬的内涵、服务标准、政府补贴,以及公墓墓位的面积、维护管理年限等做出适应现实要求的规定。

相关热词搜索: 北京生态数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