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消费,老百姓对衣着商品的品质和文化品位要求增强,同时,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再分工为我国服装产业进入更高的价值链层级创造了良好条件;国际资源的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我国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取更成熟的产业资源,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新兴市场崛起为我国服装品牌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后危机时代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文化、国际地位重新定位提供了适当的切入点。
在此背景下,中国拉链行业需要更加清醒地确立自己在国际产业结构中的新地位。而新期待的满足,新地位的确立,新优势的建立需要通过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来完成。
把握新机遇
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经济危机的谷底,都是蕴藏着更大的机遇,中国刚好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在经济危机之后,要思考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信心一方面源于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拉链是辅料,是与服装行业配套的。服装产业作为国家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它的健康有序发展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最近几年,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让我国政府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国家频频出台政策扶持服装行业的发展,服装行业受益,拉链行业也会受益。我国13亿人口的国内服装消费市场是服装业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行业充满信心的重要基础,国内消费者需求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是中国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30年改革开放使我国拉链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服装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链系统,最完整的产品加工体系,服装加工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功能优势、效率优势、性价比优势转变。而箱包、旅游用品、鞋业等在我国已经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基地,许多世界名牌产品都是在中国加工完成的,这为拉链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
尽管每次经济危机都会有些企业停产、减产和倒闭,经过行业的大洗牌,行业优势资源开始向大企业、有特色的企业集中,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为减少行业内无序竞争形成了良好的环境。这一切都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目前中国拉链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消失,反而是在提升,而且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因此,在危机下,要积极面对变局,对未来发展依然要信心十足;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改变不适应形势的传统做法;国内品牌格局将面临重新划分,要积极跟进,寻找新的业务合作伙伴。
在变局中布局
未来,中国拉链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创新。据统计,近两年我国拉链企业申请的专利总数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正成为拉链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虽然国内专利在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但这个发展趋势是良好的。
近几年,中国拉链企业在科技进步、设计研发、资本运作、资源整合、多元化经营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深入创新,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企业的转型升级道路却走得并不顺畅,其中有方向问题,也有路径问题。有的企业把转型升级简单理解为提高产品价格和产品品种的改变,2011年贯穿行业运行始终的关键词就是“涨价”,涨价带来的后果是销售量下降和库存增多,资金周转困难。更多的大企业则通过上市融资,通过资源整合、实施多元化战略来化解发展中的困难。
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善者谋势,不善者谋子,急于未成,会失去大势。所以,企业需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寻找支撑品牌未来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积聚更多能量,重构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变局中布局,经过“炼狱”般的残酷洗礼,中国拉链企业将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拉链行业将走得更平稳健康。
来源:中国工业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