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动态 第130期
美国雪佛龙斥巨资开采阿根廷非常规油气资源
据悉,经过近十个月的谈判,阿根廷国有YPF石油公司7月16日与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签订总额达1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位于阿根廷内乌肯省的巴卡穆埃尔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
据阿根廷YPF石油公司发布公报,该项目作业面积为395平方公里,首期工程由雪佛龙出资开凿100多口油气井,最终到2017年把钻井数量增加至1500口左右,预计项目完工后日均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将分别达到5万桶和300万立方米。
根据阿根廷政府7月15日颁布的《油气开采投资促进法》,五年内投资额不低于10亿美元的外国油气开采投资项目,五年后投资方可按国际价格免税出口其20%的油气产量,并可汇出企业赢利。此次雪佛龙注资额高达15亿美元,有望成为该法的第一个受益者。
近年来,为提升能源自给能力,阿根廷政府对外国能源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例如强制要求外国公司所产油气必须在国内销售,禁止外国能源企业汇出利润,包括去年对西班牙雷普索尔控股的YPF石油公司强行国有化等。有分析指出,此次阿根廷政府网开一面,专门颁布投资促进法为雪佛龙注资YPF铺路,主要源于国内日益扩大的能源供需和投资缺口。
据阿根廷能源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五个月阿根廷石油产量同比减少4.4%,天然气产量同比减少7.3%,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带动能源需求不断攀升,导致油气进口量大幅增加,能源贸易赤字规模不断加大。据阿根廷《民族报》报道,阿根廷月均油气进口额已经高达10亿美元,使得业已紧张的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面临巨大压力。
阿根廷油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投资滞后,产能始终跟不上国内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加之本届政府采取强调油气开发主权的限制性政策,外国油企投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能源投资赤字不断加剧。
俄罗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从3.4%调低至2.5%,俄经济发展部的统计也显示今年前5月俄经济增速仅为1.8%,充分表明俄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俄经济增长乏力的负面效应已开始体现在就业数据上。今年3月至5月,俄失业率从5.2%上升至5.5%。往年受季节因素影响,一般5月是失业率较低月份,可见俄工业生产增长下滑已传导到就业领域。
俄经济发展部部长别洛乌索夫不久前指出,今年俄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动力不足,投资额急剧减少。根据俄经济发展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1至5月俄投资增速从2012年上半年的13%剧降至0%,该部已将年度投资增长预期从年初的7.2%调低到4.6%,而导致投资低迷的直接原因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上升及税费费率上升。
同时,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俄金融市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自今年初以来,俄罗斯股市表现疲软,莫斯科银行间货币交易所指数(MICEX指数)累计跌幅高达17.38%。除此之外,资本外流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美国计划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更加大了俄市场人士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俄财政部部长西卢阿诺夫承认,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后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兴趣加大,资本可能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回流到美国。
对于当前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俄总统普京日前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俄罗斯的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将基于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三大支柱,同时需进一步减小因行政管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滞后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代价”。
首先,俄已开始酝酿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普京在圣彼得堡宣布将启动一项总额达4500亿卢布的公路和铁路基建投资计划,该计划拟动用俄国家主权基金,希望借此拉动俄罗斯经济。该计划具体项目包括:修建从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铁路,以加强莫斯科与伏尔加河沿岸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莫斯科市大环公路外新建一条中央环形公路,用以缓解莫斯科周边地区的交通压力;对跨西伯利亚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将该铁路升级为“连接欧洲与亚太地区的大动脉”。俄住宅建设发展基金总裁布拉维尔曼认为,在建筑领域新增1个就业岗位可以为其他相关行业创造8个至17个就业机会。
其次,俄有可能施行更灵活的汇率政策。由于近年来卢布汇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不匹配,导致俄生产的商品缺乏竞争力。俄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认为,卢布的小幅贬值可能会对财政收入和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消费刺激计划可能再次出台。受消费积极性低迷等因素影响,俄罗斯5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接近50点的关键点,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跌,表明俄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俄工业和贸易部部长曼图罗夫表示,鼓励汽车消费的优惠贷款方案可能于近期重启,该方案在与俄财政部协商一致后已提交政府审议,并且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每笔交易的贷款上限有所提升。
第四,改善投资环境仍是当务之急。俄罗斯央行候任行长纳比乌林娜认为,按当前发展趋势,俄潜在经济增速为3%至4%左右,而俄罗斯政府期望的增速为5%至6%,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为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做大量工作。然而,早前俄经济发展部部长别洛乌索夫曾指出,俄政府各部门落实改善投资环境路线图进展缓慢。俄政府共批准了9个路线图,其中包括520项措施,需尽快落实的有126项,但目前仅有58项得到落实。目前俄总统和总理均对此事高度关注,政府将加大对路线图落实的监督力度。
·研究探索·
专家指出经济增长率底线可宽容至7%
二季度GDP7.5%的增幅虽然守住了年度目标的“底线”,但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7月16日参加由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49期“经济每月谈”的与会专家指出,可以适度放宽对GDP增幅的容忍度,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降至7%,这也是经济增长率的底线。
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是在预料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中国经济此轮回落是处于全球经济周期性回落这个大环境下,同时伴着我国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贺铿指出,我国经济仍面临着三大问题。
首先,当前内需、外需增长乏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不足。
对此,刘元春也特别指出,今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回落,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低于GDP的增速,那么,下一步收入的回落可能会对消费产生一个周期的影响。
其次,当前金融风险不断加剧,此前发生的所谓的“钱荒”已经给我们一个预警。
对此,刘元春表示了认同,他指出,我国过去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输血方式已经不可持续,金融已经出现了局部性的危机。
第三,我国长期依赖投资保增长,导致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此基础上,刘元春对当前以及未来我国经济形势得出了四个结论。第一,新兴市场的经济萧条、制造业的周期性,使我们目前外部的小周期力量有所加剧。第二,工业去产能化比金融调整更漫长一点。第三,目前中国内升性回落的自我强化机制有所加强。第四,收入下滑标志着经济回落的累积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下一步回落的速度会强化,同时金融问题的出现标志着实体经济依靠这种输血的救助模式结束了,金融反而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一个强烈的负面效应。四大因素的叠加,使得目前经济虽然没有接近底线,但是三季度会快速接近底线。
对此,刘元春建议,在接近底线之前我国应有个预案,在政策上给予前瞻性的预调和微调,以缓冲三季度可能出现的经济进一步下滑。
此外,贺铿表示,为了实现转变发展思路、打造升级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未来可从六方面实现转变。
第一, 要摒弃投资保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切实关注民生。第二,改革半管制、半市场的政府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各级政府对经济干涉多,是我们的经济不能正常、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三,适时放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量入为出,努力实现财政的平衡。第四,既要扩大内需,也要扩大外需,提升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多数都是靠外需来拉动经济。因此,应千方百计的扩大外需。第五,放弃土地财政,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严格防止资产泡沫化。第六,切实做到城乡统筹,着重发展县域经济。放弃过去一味发展大城市的思路,要重心向下,发展西部的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
最后,贺铿建议,将今年经济增长率的目标调整为7%。“不要在GDP增长上反复作文章,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在民生、供给、提高居民的收入等方面多下功夫,让我们的经济慢慢地跑起来、健康发展。”
哈继铭认为中国经济三季度会更慢
高盛中国区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认为,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期多次提到稳增长,这暗示政府对短期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有限,推出实质性改革困难重重,但是短期内出台大规模的财政或货币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哈继铭在最新报告中预计,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更慢,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降至7.5%以下。他认为中国可能采取温和的财政扩张政策,如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以支持出口等。
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了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7月9日李克强在广西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确保经济增速不滑出“下限”。哈继铭称,李克强在此前的讲话中很少提到“稳增长”,更多强调控制金融风险以及调整经济结构。
哈继铭认为,目前大家对李克强这番讲话的理解仍存在较大分歧。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二季度中国GDP实际同比增长7.5%,低于一季度的7.7%;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略高于政府目标值7.5%。
哈继铭分析,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反映了外管局对高报出口问题展开调查,从而导致出口增速放缓,以及投资下降。同时,从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和官方制造业PMI等领先指标看,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疲软。
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下降至48.2,创近十个月新低;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也从5月的50.8下降至50.1。
哈继铭指出,大陆对香港出口被认为是之前高报出口的主要来源,其增速从一季度的72.2%大幅下滑至5月的7.7%,6月更是下降7.0%。5月中国大陆出口至香港的货物总量是香港从大陆进口的1.4倍,低于3月的2.4倍。
关于汇率,哈继铭称,人民币升值空间不大。此外,虽然出口下降以及资本流出使市场预计人民币贬值,但是由于中国仍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不大,汇率在年内将保持平稳。
哈继铭认为,汇率贬值或外需回暖都不能大幅提升出口增速,因为“人民币近期已大幅升值,且出口制造企业向其他国家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社团工作·
国内首家以地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上线交易
7月16日,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披露,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物柴油日前在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上线交易,这标志着国内第一家以地沟油加工生产的生物柴油走上大宗商品交易的舞台,为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渠道。
据供销总社所属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介绍,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是供销总社全资企业中国供销集团发起设立的全国性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是国内唯一经营再生资源类产品的现货交易机构,是实体经济以产品为纽带、分享资本运作红利的平台。
潘永刚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废弃物约有3000万吨,废弃油脂约有1000万吨,这原本是一个巨大的生物油田,却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处置方法不当,成为政府和人民的隐患。另一方面,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柴油既实现了废物的综合利用,同时又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可再生的新能源。
潘永刚表示,餐厨废弃物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它符合商品的特性,必须进入正规市场进行交易,才能实现在阳光下的充分流通。生物柴油作为餐厨废弃油脂的主要产品,标准化交易将带来废弃油脂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大大提高,从而带动废弃油脂的标准化交易。再生资源的标准化交易是再生资源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平台的搭建将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的经营主体,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利用地沟油等动植物废弃油脂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和生物增塑剂的全自动控制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