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动态 第068期
光伏全行业准入条件料上半年出台
权威人士4月15日披露,作为工信部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若干意见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及薄膜太阳能等光伏全产业链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将于上半年出台。
准入条件将从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和环保水平等多角度提出一系列量化数字,作为引导未来光伏行业良性发展的硬性指标。未来,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将受到银行贷款、土地审批和环评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严控。
分析人士指出,工信部一直力推光伏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2012年出台的多晶硅准入条件实施以来,业界普遍反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及企业以技术研发促成本降低的速度。此次在全行业引入准入标准,一方面将以明确政策信号提速光伏制造业的产业整合步伐,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目前政策补贴资金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准入条件的出台也有助于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向优势企业倾斜。对于技术优势明显的部分A股光伏类上市公司,将有望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广东将推行差别化区域环保准入政策
广东省环保厅4月15日在其官网宣布,广东将根据各地的资源、发展需求、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等情况,制定差别化的环保引导发展政策,目前政策正在制定中。
该政策目的是实现“珠三角逐步水清气净、粤东西北留住碧水蓝天”的区域差别化环保目标。
广东省环保厅称,将充分发挥环保准入对转型升级的引导调控作用,运用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区域限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污染物排放限值等手段,把各项环保政策灵活运用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制定当地可操作性强的差别化发展指引政策。
“差别化”环保准入政策的要点是,粤东西沿海区域具备较大的环境容量等有利条件,但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产业布局,工业企业须进园入区,才能在发展中保护好环境,实现“留住碧水蓝天”;珠三角地区应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准入,通过区域环境整治,实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改善环境质量,逐步“水清气净”;粤北山区位于饮用水源上游,是广东的生态屏障,因此,粤北山区必须实行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
据广东省环保厅介绍,近日将出台《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简化环评程序、环保技术服务等多方面提供服务,为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开通环评“快车道”。该厅强调,今年继续严格执行环评的相关政策,严守环境与生态保护底线。
山西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
山西省日前在金融创新支持县域城镇化建设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正式成立了灵石、襄垣、武乡三县城镇化建设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该基金总规模达25亿元,并将正式融入以上三县的城镇化等“新四化”建设项目,探索县域经济与金融服务对接机制和市场化融资机制、加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
据悉,城镇化建设基金一方面将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助力城镇化建设项目、地方企业或产业投资项目和农业生产现代化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发挥金融资本的杠杆撬动效应,促进资源资本化,调动当地资源。
云南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近日,云南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全面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政策》分为6大类、28项,在财税政策方面规定,从2013—2020年,省财政继续每年给予试验区1亿元综合财力补助;省财政在安排各类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时,给予试验区重点支持和倾斜。对入驻试验区的新办企业,除国家禁止和限制的产业外,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实行“五免五减半”优惠,即自取得生产经营第一笔收入年度起,前5年免征、后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在投融资政策方面,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省级核准权下放试验区主管部门;对中央和省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争取中央加大投资比例,省直有关部门给予倾斜支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款审批快速通道,把试验区列为业务发展和信贷支持重点区域。支持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等形式,投资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试验区内与境外机构的经济往来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动试验区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业务。
在产业政策方面,对部分主要依托国外资源、能源、市场等以“多头在外”模式发展的工业项目,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在法定条件内按照低限执行项目准入门槛,允许其在试验区发展。支持试验区加快进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仓储区等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瑞丽、芒市、陇川3个工业园区统一纳入省级园区管理和扶持范围。省财政扶持工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向试验区倾斜。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在土地、公共服务、行政和人才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
·企业动态·
李嘉诚连续第15年蝉联华人首富
据4月15日公布的2013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香港首富李嘉诚以310亿美元净资产,连续第15年蝉联华人首富。
这是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三年发布华人富豪榜。2013年华人10大富豪第二至十位依次为:香港的李兆基(净资产203亿美元)、香港的郭炳江、郭炳联(净资产200亿美元)、香港的郑裕彤(净资产160亿美元)、泰国的谢国民(净资产143亿美元)、菲律宾的施至成(净资产132亿美元)、马来西亚的郭鹤年(净资产125亿美元)、泰国的苏旭明(净资产117亿美元)、内地的宗庆后(净资产116亿美元)、香港的吕志和(净资产107亿美元)。
据介绍,2013年净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华人富豪人数上升47人至245人,净资产合计增加了1627.1亿美元至7184.6亿美元,增速分别为24%和29%,显示财富增长略快于人数增长,也就是说财富有加快集中于更富有的人的趋势。华人亿万富豪中,内地富豪的占比也从48%上升至50%,成为华人亿万富豪主要组成和增长主力。
中石化80亿元进军养老地产
近日,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与郫县签订了《天府惠泽桃源颐养中心项目投资协议》,探索养老产业园区开发模式。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规划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
目前,我国养老地产正在兴起,房地产商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仍旧处于探索中,大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据了解,中石化投资的上述项目为天府惠泽桃源颐养中心。项目位于花园镇,总体规划占地2000亩,规划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据悉,该项目将进行人性化业态延展,配套医疗、康体、商业、酒店、幼儿园、学校等上下游相关产业,打造以“养老”、“养生”为核心的系列产品,最终形成宜商、宜居的可持续养老产业园区,并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养老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打造中国最优秀的养老产业品牌。
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董事长黄久长表示,公司欲将该该项目打造成国内最好的养老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负责开发上述项目的是成都同野惠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野惠泽),为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的下属控股企业。
房地产研究人士表示,中石化作为一家传统的油气公司,在地产开发方面并无经验,同野惠泽也是首次进军地产业,而养老地产作为新兴产业,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
长城电工与北方工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长城电工4月15日晚公告称,公司于4月11日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未来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协议约定,双方要创造条件将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优势与长城电工的产品及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更加丰富的共赢成果。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原则同意将长城电工视为战略性供应商,并将长城电工生产的高中低压开关设备、高中低压电器元件、电气传动和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新能源控制装置和特种用途控制电器等产品纳入出口产品和海外工程项目采购目录。公司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提供性价比合适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周到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长城电工表示,履行本次战略合作协议是公司与国际化经营优势企业在市场及战略层面加强合作的有益探索,在双方共同开发石油及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国内外市场,使公司直接融入其客户网络,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促进双方更高层次战略合作。
中国化学签订11亿元孟加拉承包项目
中国化学4月15日晚公告称,近日,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与Bangladesh Power Development Board(孟加拉电力发展局)签署了 BHOLA 225MW±15%联合循环燃气电站项目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工期预计为27个月,合同总金额1.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3亿元,约占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的2.6%。
贵州百灵拟合作开发糖尿病苗药秘方
贵州百灵4月15日晚公告称,公司于当日与杨国顺、杨爱龙(下称“乙方”)签订《苗药合作开发协议》。合同约定,双方经过协商,就乙方拥有的祖传治疗糖尿病苗药秘方合作开发事宜签订该协议。
据公告介绍,乙方拥有祖传治疗糖尿病苗药秘方,经过多年医治实践,该秘方能较好的控制血糖,且部分患者停药后血糖仍然维持稳定。公司经走访部分用药患者,确认该秘方对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根据协议,乙方自愿将该秘方与贵州百灵合作,由公司联合国内知名的专家及院所进行临床前的药效学、毒理学、药学等项目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申报国家行政部门审批注册新药。在开展临床前研究同期,乙方同意由公司投资或联合第三方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糖尿病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以医院制剂形式生产销售该秘方成药。
协议约定,公司保证在合作开发中,所有研发经费均由公司负责,乙方保证制备技术的指导,待该秘方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注册为新药并投放市场或开设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获利后(扣除投资成本),乙方占该药所获利润的百分之十,贵州百灵占利润的百分之九十。
此外,协议约定,甲方根据研发或企业发展的需要,随时有一次性买断乙方该秘方的权利,但一次性买断的最高价格不超过一亿元人民币。
中兴通讯2012年减少1.1万员工
中兴通讯4月14日晚间公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兴通讯员工数为78,402人,这样算下来的话,比2011年底减少了11384人,相当于比2011年底减少了13%的员工。
中兴通讯的员工大幅减少应该是在2012年下半年,根据中兴2012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员工总共已从2011年年末的8万9786人降至至8万6980人,减少了2806人。也就是说,中兴通讯2012年上半年减少的员工数并不多,而在下半年减少了8000多名员工。
这应该是与中兴通讯业绩有关。2012年,中兴通讯亏损28.41亿元,这一数字无疑创下了中兴通讯自成立以来的纪录。显然,中兴通讯的人员调整是为了应对业绩的下滑。
而中兴通讯又是如何进行员工调整的呢?根据中兴通讯的一份材料显示,“优化结构,提升运作效率”是中兴通讯扭亏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中兴通讯表示,“将取消体系和区域层级,形成公司总部―事业部---代表处的三级架构,同时加强商务、法务等专业能力从总部至一线的贯通,切实提升一线作战和风险防控能力”。
而实际上,到2012年底,中兴通讯销售四层机构同比减少40个左右,占比近2成。
·外电参考·
世行预计东亚太平洋地区经济今年增长7.8%
世界银行4月15日发布最新《东亚经济半年报》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东亚太平洋地区2013年增长率将小幅上升至7.8%。
世行主管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称,东亚太平洋地区在2012年贡献了全球增长的40%左右,全球经济继续依赖于该地区的增长,这里投资者信心高涨,金融市场 保持稳固。促进消费与投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2012年帮助整个地区保持了增长,现在东亚各国需要更多更优质的投资来加速包容性增长。
由于为实现再平衡所做的努力,中国2012年增长率放慢至7.8%,同时城市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9%,支撑了居民消费,为GDP增长贡献了4.4个百分点。预计中国2013年经济增长8.3%,2014年增长8.0%。
报告称,有迹象表明发达经济体的实体经济活动已出现好转,来自欧元区和美国的风险自去年年中以来有所下降。虽然依旧脆弱,但东亚太平洋地区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今年将会逐渐企稳。世行对全球增长的基线预测是2013年温和增长2.4%,2014年逐渐上升至3.0%。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称,东亚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为吸收外来冲击做好准备,但继续提振内需的措施现在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可能会加大通胀压力。美国、欧盟和日本长期实行量化宽松导致东亚地区资本流入强劲反弹,可能会放大信贷和资产价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