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过节回家,不少人会给家人带些礼物,选择一些中药补品,但要注意,中药的选择因地理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有所不同。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永惠、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主任中医师骆天炯、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教授王绪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副教授吴红娟等五地专家,为您推荐各地适宜用的中药补品。
北
西洋参补气不上火
北方出产人参较多,虽然它是补气佳品,但由于北方天气干燥,服用过多者易出现流鼻血、生口疮等上火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认为,北方人,尤其是有热证的人,服人参应慎重。相比之下,西洋参属凉性,可用于热证,对高血压、便秘等也有不错的效果,更适宜北方人服用。特别是白领以及脑力劳动者,用西洋参泡水可消除疲劳。
阿胶枣在节前大受欢迎,因为阿胶能起到滋阴补血、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红枣本身也有养血补血的功效,两者搭配可谓“双剑合璧”。对于气虚或血虚体质的人群,经常吃些阿胶枣有助于改善疲倦和四肢乏力等症状。但如果是胃热或者消化不良患者,吃多了就会因滋腻碍胃而影响食欲,日久还容易上火。因此,大家如果吃阿胶枣,每天不宜超过10颗。
市面上还有的中药礼盒为黄芪、当归、枸杞、西洋参、百合等组合,供煲汤用。其中,黄芪可补气健脾,适宜气虚脾湿的人服用;当归补血,搭配起来可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但两者均属热性,常服用容易口舌生疮,因此服用前应先咨询中医或中药师。气阴两虚的老人可用枸杞、西洋参、龙眼肉、山药炖鸡,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
中药在入菜和煲汤时的用量与药用量不同,如果长期用这些中药,最好先在中医师指导下辨明自身体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