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数字化 > >> 五个真实的大数据挖掘故事

五个真实的大数据挖掘故事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13 22:34:09

应的区域市常一方面降低了他们的库存,另一方面增加了单店销售率。卖得更多,售罄率更高,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嘉礼对大数据的应用成果颇为满意。


     案例3:数据权之争

  发挥你您的想象力,选择您认为可是的答案

徘徊的大数据门前:五个真实的数据挖掘故事

  拥有了数据就等于夺取了行业制高点,飞友网络科技公司CEO郑洪峰深知个中道理。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一类关于航班动态的应用程序开始出现。通过一套算法,数据工程师们将机场航班实时动态转换成直观的信息,再传递给用户,让后者能够及时了解到航班的起飞、到达、延误、取消、返航、备降等状态,从而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安排行程计划。

  目前这个市场上主要有三款应用产品,分别是航班管家、飞常准和航旅纵横,飞常准正是飞友科技推出的一款应用。三款应用中,航班管家和飞常准都是民营企业,上线时间较早,用户数较多;航旅纵横虽然上线最晚,却是由央企中国民航信息集团(中航信)开发,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随着这个细分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个问题浮出水面。郑洪峰向《中国企业家》直言,数据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但是目前中航信垄断了大部分行业信息,使得飞常准必须通过购买和交换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徘徊的大数据门前:五个真实的数据挖掘故事

  “我们的数据成本是非常高的。”郑洪峰告诉本刊,“气象、航班信息、空域流量等信息有些是公开发布的,有些则需要公司向空管局、机场和航空公司购买或交换。”

  对于郑来说,获取数据的过程就是一部血汗创业史。据其回忆,早年的各大机场、航空公司之间的数据是割裂的,为了获得准确的航班起降信息,郑洪峰和他的团队就去为这些政府机构、大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此来交换所需要的数据。“我们必须放下身段,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郑说道。因为飞常准是家小公司,决策链条短,效率高,通过多年的积累,郑洪峰打通了部分数据通道。

  郑洪峰在民航系统工作近12年,其人脉和常识的积累成为飞常准的重要优势。1999年,他创建了民航资源网。现在,这家网站是中国最大的民航门户网站。2005年,他又创办了飞友,主要为飞行旅客提供机票搜索引擎等服务。从2008年开始,郑洪峰团队通过飞常准为用户提供航班动态服务。早期,飞常准的用户只是民航内部工作人员,很多机票代理商主动帮其推广,机场方面也常常用飞常准的应用来安抚因飞机延误而愤怒不已的乘客,而业内资深人士也常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反馈信息。郑洪峰依靠民航内部的资源维持着自己的数据来源。但郑知道,这并不能长久。

  郑洪峰的故事并不是孤例。中国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的数据挖掘专家接受本刊专访时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需要预测非一线城市的物流状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交通拥堵程度和天气情况,如果当地政府可以提供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运作的效率。以交通数据为例,这位数据挖掘专家使用的是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后来,他发现不能再用了:一方面,与这样的公司合作存在商业机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交通数据可能来自于这些公司的统计,失真度也是这位数据挖掘专家担心的。“我们非常希望政府能开放一些原始数据。”他继续说道,“我们也希望和领先者能平等地分享数据权,而不是数据成本增加了二三倍。”

  郑洪峰和这位数据专家都担心数据垄断,希望政府公平公开地开放数据,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借鉴。美国有一个叫做flyontime.us的网站,用户可以从这个网站上获得航班信息和天气情况,其功能与国内的航班动态应用类似。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网站的数据来源是一个公开的美国政府网站data.gov。目前在上面大约有超过40万各种原始数据文件,涵盖了农业、气象、金融、就业、交通、能源等近五十个分类。此外,data.gov还有一个地理信息的子站点,专门提供地理信息相关的数据。美国官方表示,这个网站的目的是“方便公众更便捷地获得联邦政府数据,并通过鼓励创新来突破政府的围墙而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数据。”

  2006年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维基经济学》中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共享时代:“失败者创建的是网页,而胜利者创建的是生机勃勃的社区;失败者创建的是有墙的花园,而胜利者创建的则是一个公共的场所;失败者精心守护他们的数据和软件界面,而胜利者则将资源与每个人共享。”这一理念后来被认为是网络2.0时代的核心理念。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交互,让用户参与共同建设的网络2.0同样适用于政府,最近几年各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政府2.0时代的到来。

  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做好准备了吗?

  深藏的事实

  飞常准的竞争对手也遇到了相同的困境。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航班管家非常卖力。它与各大机场合作,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航班起降信息。2012年6月,航班管家与上海虹桥机场达成协议,航班管家可以直接从虹桥机场获得信息,包括航班的延误、取消以及登机口变更等一手信息,且提供的信息均与虹桥机场同步。可以预见,机场是其重要的数据来源。

  面对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郑洪峰认为,正常的商业竞争并不是飞常准所焦虑的事。“开放与竞争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对于飞常准来说,央企中航信旗下的航旅纵横才是最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垄断数据的嫌疑。”一位坚持匿名的专家说道。而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航旅纵横以不便透露为由拒绝。目前,中航信拥有中国所有终端旅客详细的数据库,包括姓名、手机、消费习惯等,这是中航信最核心的资源。由于与航旅纵横母子公司的关系,非市场化的利益输送饱受诟病。

  在有关民航信息的关键数据中,空域流量是影响中国航班正点率的主要原因,而这一数据掌握在空管局手里。“空管局也愿意将数据分享给航空公司、机场,甚至是一些小公司,它们这么多年也在努力,可中国有自己特殊的情况。”上述专家说道。

  在中国,不到30%的空域对民航开放。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是空域管制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民航系统也很头疼,七成多的空域属于国家机密,所以机场、空域关闭根本无法预知,何来公开的数据?”上述专家说道。

在航班信息中,准点率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数据。

相关热词搜索: 五个真实数据挖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