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聚焦企业 > >> “永不退休”的国企掌门是如何谢幕的

“永不退休”的国企掌门是如何谢幕的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新华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7-03 00:00:00

    自导自演,超低价侵吞4000余万元国资

    随着贪欲越来越大,在连续十多年担任国企老总后,70多岁的吴小莉仍不满足于公司账外的“小金库”,她认为只有改制,才能将这些年挣的钱“巧妙”地化公为私。而此时,某投资(集团)公司正欲将这个原为事业单位的公欣公司改制成民营企业。

    吴小莉直接找到了欲收购监理公司的上海住远建设工程监理公司董事长周某。双方约定,由住远公司参加招投标获让公欣公司,获让后49%的公司股份为吴小莉等个人所有,并先后签订了两份合作协议。

    2010年5月,公欣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后以143万余元的价格,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招投标转让给住远公司。

    看似天衣无缝,实则暗藏玄机,其关键点就在于评估的价格极低,巨额应纳入评估范围的国有资产被隐匿。

    经查明,在资产评估期间,吴小莉明知公欣公司在2004年至2009年11月30日公司资产评估基准日间,与多家单位有大量工程委托监理项目的监理费用尚未收取,应作为企业应收款纳入转制时的资产评估范围,仍利用其职务便利,将4012万余元应收款故意隐匿于账外,不纳入评估范围,并向上级主管单位及审计、评估单位提供虚假的企业经营损益报表,致使公欣公司的产权价值被严重低估。

    后经证实,其实大量公欣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早已竣工,但监理费迟迟不予结算的原因是吴小莉通过不将监理费发票提交给对方的方式故意拖延,目的在于完成她侵吞巨额国资的“疯狂计划”。

    在以严重低估的价格转制后,吴小莉等人通过以个人名义获取该公司49%的股权,仍继续负责公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除向住远公司缴纳部分管理费用外,所有盈亏由吴小莉承担。因此,此前被隐匿的公欣公司应收债权共计4012万余元被吴小莉个人实际控制,而这笔国有资产,是吴小莉对于公司评估价的28倍多!

    国资流失,败家的“管家”为何屡禁不止?

    一名退休女干部,经营国企长达十多年,肆无忌惮私设“小金库”,“赤裸裸”侵吞巨额国有资产,其中涉嫌违规、犯罪的情节不胜枚举,为何长期未被发现?

    公欣公司类型的“三产”公司,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都颇为盛行,是隶属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的盈利性公司,主要进行工业、农业以外的服务性产业。当年,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地给部门或单位带来利益,后来因其中一些“三产”带来的腐败问题严重,所有官商被政府勒令停办或转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三产”被整顿后,因为扑朔迷离的背景和出路,有些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谜团。

    上海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俞卫锋表示,在全国范围内,“三产”转制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较多。在转制过程中,已有比较明确的制度,但因“三产”多为国有企业非重要子公司,因此在执行过程中相对较松,导致腐败空间存在。

    上海市律师协会国资国企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洪亮表示,预防国企高管犯罪归根到底还是要监督到位。首先,国资委需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监管机制,防范各类性质的公司在重组、转让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徇私舞弊活动。第二,应加强第三方监督,一个是外部董监事,如果是上市公司,则有独立董事,要让第三方监督真正履行职责,而不是说仅为一个“荣誉称号”,在挑选董监事的时候,主管部门应尽量挑选专业人士,而不仅是社会名流。

相关热词搜索: 永不退休国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