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节能减排 > >> 车内空气质量国标形同虚设 吁升级为强制性标准

车内空气质量国标形同虚设 吁升级为强制性标准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27 10:43:36

  技术标准值过低引质疑

  去年年底,京津沪穗等22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首次依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展了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

  检测报告显示,25个汽车品牌的43个在用车型,车内空气质量状况达标率为93.02%,只有3辆样车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超标的挥发性有机物为甲醛或乙醛。除了这3辆样车超标外,其他车型虽然也检测出了甲醛和乙醛,但其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范围之内。

  “检测结果显然与公众对车内空气污染的实际感受有很大出入。”参与这次比较试验的专家透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标规定检测时的环境温度仅为25摄氏度,但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承受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考验。

  吉利汽车最新公布的沃尔沃车内空气质量内部技术信息显示,沃尔沃在设计阶段就谨慎选择内饰材料,对有机挥发物、气味、甲醛等进行测试,并模拟阳光暴晒情形,将车身加热到65摄氏度并持续数小时,以测试盛夏高温时材料挥发状况。

  在上述比较试验中,沃尔沃是豪华车型中惟一获得五星级评价的车型,而奥迪、奔驰、宝马、雷克萨斯品牌的参与车型均只获得四星评级,而自主品牌的评价结果并不属于合资和进口品牌,说明车内空气质量与车辆购置档次没有直接关系。

  “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污染这样一个严重现象,国家应提高标准,否则家家都合格,标准失去应有的作用。”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应该由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牵头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发布机构,像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那样,定期对市场上的新车空气质量进行抽检、发布,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内空气质量信息,使消费者真正对车内空气污染有知情权。  记者 涂露芳

  新闻链接

  1.5万元可测

  车内空气质量

  刚买回来的新车怎么才能知道挥发性气体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目前北京有两家比较专业的机构可以检测车内空气质量,普通家用车检测费用均在1.5万元左右,需要提前预约。这两家检测机构分别是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北京劳保科学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检测内容均为8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

  根据去年三月生效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车内空气中苯的浓度不能超过每立方米0.11毫克;甲醛浓度不超过每立方米0.1毫克;二甲苯不超过每立方米1.5毫克。其他五种有毒有害的挥发有机物甲苯、乙苯、苯乙烯、丙烯醛的浓度也有规定的限值。

  不过,即便是测出新车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检测报告也未必能帮助消费者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这些挥发气体可能来自于车体,也可能来自于内饰件,是无数种化学材料综合作用的结果,检测过程难以确定有害气体的具体来源。尤其车体结构和零部件材质产生的挥发气体,消费者更无可奈何。”一位不愿具名的检测人员表示,上述两家机构的检测报告具有权威性,但消费者无法凭检测报告向汽车厂商索赔,因为评价指南国标只是推荐性国标,不具有强制性。“除非有证据显示,车主的健康因车内空气污染而受到了严重损害,才可能以提起法律诉讼的方式来维权。”

相关热词搜索: 车内空气质量国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