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更需提上议事日程。在今年“两会”上,很多全国政协委员都提交了相关提案,聚焦农村垃圾处理。
如今,城市产生的垃圾往农村转移的现象日益突出。城市干净了,垃圾却到农村去了。在很多城市的城乡接合部都有一定规模的垃圾堆,多的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个。
农村的土地用来堆积填埋城市的垃圾,而同时却是农村垃圾往往得不到处理,原因是城市附近的大型填埋场仅处理城市垃圾就已不堪重负,而这些大型填埋场大多已签订合同,只处理城市垃圾。
城乡垃圾处理应该一体化
不能清洁了城市,污染了农村,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几乎是一片空白
“‘美丽中国’目标关乎全局,不仅涵盖城市生活圈,更包括广大农村,而现实中农村环境压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日俱增,特别是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急需提上议事日程。”台盟中央在向全国“两会”提交的提案中这样表述。
民进中央也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中央高度关注农村垃圾处理、完善村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城市垃圾往农村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不能清洁了城市,污染了农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加强城乡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案协调会上如是说。
“更需注意的是,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管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几乎是一片空白。”全国政协委员张玲指出当前问题的严峻性。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称,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必须高度关注。据统计,目前,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略高于城市垃圾产生量,但清运量与处理量微乎其微。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建制镇近两万个,村庄320多万个,农村人口达几亿人,随着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现代工业生产的日用消费品普及,农村也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这些生活垃圾无序丢弃或露天堆放,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等严重污染,恶化了水系,侵占了农田,增加疾病传播几率,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村民的基本生活,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城市和农村共同的食品安全。
因此,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农村垃圾处理,必须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
既有模式服务范围有限
农村垃圾除少数村简易填埋外,大部分随地堆放
从全国来看,大多数村镇生活垃圾普遍就近堆放处理,填坑、填沟、露天焚烧的做法。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模式,并建立了相关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但是由于地理、经济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一模式的服务范围有限,只有少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运行良好;而那些村落分散、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村镇并未纳入这套系统。
张玲直言,农村环境污染不仅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通过水、大气、食品等渠道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尽快制定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通过采取“点上治理、面上规划”的农村环境治理战略,统筹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也采访了一些省市的基层委员,在他们看来,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除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简易填埋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随地堆放,主要倾倒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倒在工厂企业附近。而目前农村粪便处置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