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铺车退市带来的不仅是客车产品的结构变化,而且会改变单程800公里以上的超长途公路运输业态。
“其中,一部分为铁路取代,一部分转化为有中转站的汽车中长途运输市场。”一位长期从事长途客运的人士分析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客车企业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卧铺客车的生产,转向生产“代卧型”客车,一场争夺大战在客车市场拉开序幕。
根据中汽协2013年1月2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大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家的生产企业依次为:宇通、苏州金龙、金龙联合、安凯、厦门金旅、丹东黄海、中通、金华青年、上海申沃和北汽福田,分别销售23505辆、10020辆、8877辆、4570辆、4567辆、3935辆、3222辆、3191辆、2916辆和2723辆。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75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5.23%。
从市场格局分析,宇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绝对领先的位置,而苏州金龙等第二梯队厂家市场份额固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以期望改变宇通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以北汽福田、上海申沃为代表的新晋客车厂家,虽然近年来增速较快,但是也因为客车市场趋近于饱和,而面临瓶颈期的危险。
现在随着卧铺客车的退市,客车生产厂家也迎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
作为行业老大的宇通很早就推出了“代卧式”客车,力图在市场中占得先机,根据宇通客车的计划,“代卧车”车型将用来补充国内市场,而卧铺车型则主要用于出口。
汽车工业协会的贾新光长期关注客车市场,他认为宇通在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宇通的车型多,产品在高中低端市场均有分布,市场占有率高,有助于抢占市场。”贾新光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但另一方面,宇通卧铺车曾经在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现在这部分份额能否由宇通自己的“代卧式”客车完美接盘,形势并不明朗。宇通面临转型的压力和行业内的激烈挑战。
“卧铺车本来就不是我们的主要产品,所以我们没有太大的转型压力,政策出台之后,我们和宇通相当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李晓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据李晓介绍,在卧铺车退市政策出台前,苏州金龙就开始为一些大型客车进行“代卧”座椅跟换,“虽然没有研发新车型,但是由于转型比较快,2012年的代卧车销量近百,这在新老交替的初期已经很不错了。”
厦门金龙在退市政策出台之后不久,就开启了新型“代卧式”客车的研制计划,“新车全长12米,会兼顾安全性和舒适性。“厦门金龙市场部的相关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同时他也承认,卧铺车退市留下的市场空白可能对于整个客车市场并不会造成实质影响。“毕竟卧铺车市场只是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我们也不会因为这个小市场的变化改变产品结构。”
据记者了解,包括丹东黄海、中通等多家处于市场中游的客车厂商也纷纷推出了“代卧车”产品,而上海申沃和北汽福田这样的新兴客车厂家则表现活跃,这些厂家销量虽然不高,但销量增速快,而且之前并没有生产过卧铺客车,产品转型十分迅速。
“福田从很在早就做了市场和用户研究,根据运距和运营工况的变化,从一开始就推出的是舒适性更高的公路客车,我们不光要抢占代卧车的市场,还要与铁路进行竞争。”福田欧辉客车的相关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达着信心。
来源:时代周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