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中国建材市场将现国内外品牌平衡格局

中国建材市场将现国内外品牌平衡格局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0-10 00:00:00

  在过去的两年中,百安居陆续关闭了在中国的20多家门店。余下41家店铺中的17家转型“T计划”。但据业内透露,百安居“T计划”近期也陷入困局。

 

  宜家家居还算好一点,但这家全球最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今年以来代工厂不堪压榨与之决裂,之前曾频曝质量问题。

 

  在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看来,宜家家居在国外基本都是做低收入者生意,其选址大部分是在郊区,租金较低,所以可以满足其低价策略。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宜家家居的选址基本都是CBD,如广州的中信广场地段,租金很高,其运营成本提高的同时,又要坚持低价策略,所以不难理解宜家低价代工、高成本销售的零供问题。

 

  “如果一味地降低代工价格,以此来维持其低价策略,那未来的运营肯定会出现更多问题。”王克说。

 

  “外资超市缺乏本土化的运营模式在中国市场面临瓶颈。”李俊明认为,退出的原因与家居建材的超市销售业态相关,在国内市场,超市销售业态与传统的家居消费模式是相悖的。

 

  家居版图生变

 

  家得宝关闭中国区的传说虽由来已久,但行业人士认为,最终令其打定退意的,应是国内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在日前公布的行业景气指数显示,2012年1-6月,全国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大幅回落25.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累计达到5539.3亿元,同比下降7.66%,这也是近5年来首次出现的增速下滑。

 

  数据在现实中很容易找到注脚。以北京为例,今年3月份,有着“京城八大灯饰城”名声的八方龙灯饰城被改作花鸟市场,北京的家居建材行业就开始了一轮倒闭潮,短短半年时间,北京的家居建材卖场关门倒闭的数量竟达到了8家。

 

  “这对于国内家居建材销售行业来说是个机会。”李俊明告诉记者,家居行业在经历了楼市调控、原材料涨价、通货膨胀、竞争升级等重重压力后,已宣告结束暴利时代。在家居产业变革下,为了寻找突破口,众多家居企业开始积极寻找创新经营之道,其中构建多元化的渠道已成为业内共识。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黑龙江耐力木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跃伟对本报说。

 

  曹跃伟联合十几家宜家前代工厂组建了一个叫嘉宜美的大型家居商超,计划在3年内开200家店,其自身搭建的电商平台已经于9月16日正式上线。

 

  “家得宝全面退出后,中国家居卖场的版图也将产生一些变化。”在李俊明看来,中国家居卖场品牌占据绝对优势,除了跨国卖场品牌成为中国家居卖场的最大赢家,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中国家居卖场品牌的优势将持续扩大,并整体发展处于稳定期。如何打破平衡,出现家居卖场的垄断性品牌尚未可知。

 

  “从目前来看,每家都有几率,只有找到新的模式或者新的突破,这一格局才能够被彻底打破。”李俊明说。(本报记者 郑重 北京报道)

 

来源:华夏时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建材市场国内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