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现在出现几个失衡需要注意
记者:中日关系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发展并不顺利,出现恶化趋势,你怎么看当前的中日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于当前的中日关系,特别需要注意出现的三个严重失衡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
第一是中日两国的“利益”与“友好”这两者出现严重失衡,需要实现再平衡。安倍、麻生都认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就是要改变以友好为重的政策,主张以利益为目的,而把友好作为手段。这就可能使日本对华政策严重倒向所谓日本“国益”优先,而对国家利益的狭隘认知又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决策。这就难免造成中日领土争议与两国关系的恶性循环。所以我认为,中日两国在2013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之际,应重新确认该条约的有效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共同考虑重建中日之间利益和友好的再平衡,而不能只盯着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和长远利益,夸大局部利益的不可调和性。这是不懂哲学、缺乏智慧的表现。
中日世代友好本身难道不是利益吗?其实,从历史发展与战略全局看,中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与和平友好,是两国最重要、最根本的共同利益。1984年邓小平支持中日两国建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提出“第一步放在21世纪,还要发展到22世纪,23世纪,要永远友好下去。这件事超过了我们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正是在中日两国领导人对中日友好有共识的前提下,钓鱼岛问题才能作为局部领土争议问题而达成搁置的政治默契。在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只讲一己私利而不讲和睦相处,可能占到一时的便宜,但到头来是混不下去的,这是做人的基本常识。在国际社会上,作为一个国家难道不也是如此吗?邓小平是真正懂哲学的政治家,所以才有智慧缓解尖锐的矛盾。他希望中日两国下一代人更聪明,能找到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如果缺乏哲学思维,而只本能地追求眼前的利益,就可能会变得愚蠢起来。
第二是局部领土争议和两国民众之间感情的严重失衡,需要认真考虑再平衡。中日双方民众越是强烈认定钓鱼岛是本国领土,在发生对立时就越容易形成民众感情的对立。在钓鱼岛局部领土争议问题上,中方通过执法巡航常态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中日民间感情的恢复方面则遇到极大的困难。在国际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中日之间的岛屿争端很容易产生彼此敌对情绪的宣泄。近年来,在日本出现“网络右翼”,中国也有网上“愤青”,久而久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流媒体和政府的决策。
日本右翼势力非常乐于看到中国出现针对日本的过激言行,因为这有利于他们在日本民众中制造反华和厌华情绪,以利扩大他们刊物的销量,为右翼候选人拉选票。客观地讲,我们国内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实际上在客观上起到给日本右翼间接“助选”的作用。面临这种新问题,需要我们充分来认识到,只有让日本广大民众了解了中日钓鱼岛领土争议来龙去脉的事实真相,并说明中方对日政策立场,他们才不会被日本右翼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媒体要多做这方面解疑释惑的分析、评论与说明。同时要保持警惕,冷静观察,把准方向,传递准确信息,而不是有意无意地渲染一些紧张情绪,使矛盾升级,被日本右翼反华势力所利用。
第三,日本国内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右翼势力影响力扩大,对华友好主张受压,需要实现再平衡。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结果将告诉我们,日本政坛是进一步失衡而倒向右翼还是能够实现相对的再平衡。据报道,日本要讨论修改宫泽关于日本教科书的谈话、河野关于日本慰安妇问题的谈话,安倍首相将发表新的谈话取代村山首相关于承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谈话。目前,安倍首相相关谈话尚未发表,暂时不便下结论。但是,如果日本政府想以所谓安倍谈话取代过去已有的正确谈话,哪怕否定一个就是倒退。关于日本政府对慰安妇、教科书问题的立场,不光是亚洲邻国甚至包括美欧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敏感。要防止日本政治右倾化进一步对中日关系造成恶劣影响,就需要扶正压邪,为两国友好事业注入正能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我们自己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就中方在钓鱼岛问题的依据从历史到法理,特别是针对日方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解,向日本公众作出全面、客观、细致、不懈的说明。日本人对事物的理解,主要是从细节和感性认识出发的,因此所谓“宜粗不宜细”的说明,对日本人是无效的,应该反过来进行“宜细不宜粗”的有针对性的具体说明。在钓鱼岛问题上,一般表太容易,详细说明难。所以打铁先要自身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那种认为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会听你的看法的想法,是不全面的,结果只会使自己放弃说明的权利。
我们看到去年以来,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日本外务省前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评论家副岛隆彦、野田峰雄等越来越多的日本有识之士,公开对日本政府的领有权主张提出质疑;日本外务省前事务次官栗山上一等人就中日两国曾就搁置争议达成政治默契发表历史证言;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宫本雄二等人都指出,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存在需要对话的外交问题,敦促日本政府与中方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尽管他们的看法不可能同中方完全一致,但在日本右翼主张甚嚣尘上的国内环境中,这些有勇气的人敢于站出来说话,就有助于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