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产业转移,让安徽宿州本地的制鞋产业发展起来,让这四分之一的宿州人民不必忍受背井离乡之苦,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能大幅度地增进宿州人民的幸福?”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鞋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不仅能够实现宿州鞋业“长青产业”的理想,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增进宿州人民的幸福感,是一项企业与地方、企业与劳动者双赢的事业。
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化,使得沿海区域劳动力水平提高,产业 成本逐渐加大,这些因素迫使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的制鞋产业进行深度调整,并开始谋求将产业向中西部省份转移。“我非常赞成宿州选择制鞋这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梅新育表示,“腾笼换鸟”与巩固传统产业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
破“朝、夕阳产业”误区
谈到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梅新育认为首先要破除“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这样一个“两分法”的思想认识误区。按照美国学者托夫勒的划分,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被划分为所谓“夕阳产业”,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被划分为“朝阳产业”。“只要人类还存在,纺织、服装、鞋帽之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就永远存在,而且在实践中,这些所谓‘夕阳产业’的利润率等指标也未必就低于‘朝阳产业’。”梅新育说。
虽然外部环境严峻,但 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体上仍然呈上升态势(从2002年的4.25%到2011年的7.81%),超过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体水平。与此相对,整个中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此期间几乎始终徘徊在百分之三四的水平,从未达到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体水平。
从就业角度看,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拔得头筹。梅新育表示,中国需要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仅仅为数百万、千万的所谓高收入群体服务绝不可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只有占据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
“制鞋和纺织、服装等产业有理由成为永久的‘朝阳产业’,在充满变数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制鞋产业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自己长青产业的理想。”梅新育说。
产业转移是双重双赢
梅新育认为,产业转移是中国制鞋产业双重的双赢选择,即企业与地方双赢、企业与劳动者双赢。
产业转移无疑是企业与地方的双赢之举,尽管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能和出口订单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等南亚国家,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国家替代不了中国,尚不足以影响中国出口的全局。
此外,中国的广东、福建和江浙依托广大的内地,劳工成本等多项成本能维持很长时间的稳定,转移到中西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同样如此。因此,产业转移对于企业和地方来说是“各得其所”。产业转移又是企业与劳动者的双赢之举。产业转移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千百万离乡打工的劳动者们可以就近就业,不必承受长期的家庭分居之苦。“什么叫幸福?这就是切切实实地增进人民的幸福,而由此可以增进幸福的人数非常众多。”梅新育充满信心地说道。
产业转移还是潜力巨大的双重双赢选择。正是在这种转移中,合肥机电产业产出从2008年的320.7亿元跃进到2012年的1309.37亿元,超越青岛、顺德而成为全国第一大家电产业基地,宿州等皖北地区也成为投资的新热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