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能过剩是拖累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的沉重包袱和痼疾。与此同时,笔者看到,除了产能过剩外,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在产品质量上、性能上的过剩,这种过剩被称为功能过剩。在市场条件下,功能过剩经常体现在没有实际意义、没有用户认可的过度加工上,突出表现为对一些低端产品、阶段性产品、半成品等外观装饰性的过度加工。此外,还有超出实际需要的所谓“高标准”、得不偿失的过分求精等。笔者认为,在治理产能过剩的同时,也要警惕功能过剩可能带来的浪费。
一般来讲,在低端产业特别是原材料性产品领域,发生功能过剩的几率较高。以铁精矿生产过程为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铁精矿含铁品位越高,售价也相应越高,提高铁精矿品位就成了当时选矿厂生产的主攻方向,不少选矿厂将铁精矿含铁品位提升到了67%以上,甚至到了68%~69%,这确实为改善高炉生产创造了条件。
但理论上讲,就选矿厂而言,生产铁精矿有着最佳合理的含铁品位,并不是越高越好。按我国铁矿石的化学成分,从中选出的铁精矿理论含铁品位最高品位为72%,而且越是提高品位,分选难度越大,付出成本越多。有的矿山曾做过试验,含铁品位从60%提高到65%,每提高一个含铁品位要增加成本3元/吨~4元/吨;含铁品位从65%提高到67%,每提高一个含铁品位要增加付出8元/吨~10元/吨;而从67%提高到69%,每提高一个含铁品位要增加付出12元/吨~14元/吨。市场售价每提高一个品位的价差在8元/吨左右,这就是说,铁精矿含铁品位从60%向65%提高,收入大于付出,能从中获利;从65%向67%提升,收入在盈亏平衡点浮动;从67%向69%提升,则会出现入不敷出,得不偿失。超过最佳品位后,三项费用也会呈加速度提高:一是分选难度大,所耗电费增加;二是在分选过程中尾矿流失增加,降低了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了铁精矿产量;三是材料和人工费用增加,这些支出将大于从铁精矿品位提高加价中增加的收入与给下游炼铁厂带来的降低焦比、提高利用系数等间接收入之和。
事实也的确如此。某一选矿厂,过去片面追求铁精矿品位,含铁品位一直控制在68%以上,但经济效益却比不过同类型矿山。在对标挖潜过程中发现,该厂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追求高品位的过程中,实施多段选矿,细筛再磨,造成原矿消耗流失量大。该矿区分选中金属流失过多,加工费用、人工费用过高,累积起来一吨铁精矿比最佳品位65%高出3个百分点,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增加支出30元/吨,而加价收入只有15元/吨,增支与增收互相抵消后净赔15元/吨。后来他们转变经营方式,按合理的最佳品位组织生产,降低生产成本30多元/吨,扣除加价收入15元/吨,净降成本15元/吨。按一年生产铁精矿100万吨计算,仅此一项,企业就可从中获利1500多万元。
这说明,过分追求高品位无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还是要按最佳品位来进行生产。当然,由于原矿性质、有害杂质、含铁品位和可选性等方面的差异,各个矿山铁精矿的最佳品位也不相同。所以,各矿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矿石性质和可选性,通过反复试验确定其最佳品位,有效化解铁精矿生产中的过剩功能和减效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铁精矿产品的经济效益。
从广义讲,钢铁工业属于原材料工业,许多产品都不是直接面对最终用户的终端产品,与其他加工工业相比,其产品大部分属于初级产品,与矿产品存在着类似情况。这也就造成了一些钢铁产品被过度加工的几率比较高。需要厘清的是,功能过剩不像产能过剩那样容易量化界定,所以在化解过剩功能时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不能把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视为过剩功能,因为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二是不能把市场和客户实际需要的产品延伸和深加工视为过剩功能,因为这是用户所需要的必要功能,它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和增值,而且增值部分大大高于付出。企业应该按照产品的性能和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产品功能过剩。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