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钢铁产能已经过剩2亿吨的情况下,钢铁行业还在进行规模扩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9.67%,增速虽然远低于全国完成投资额20.6%的增速,但全年仍有23%的计划投资增速,这将进一步加剧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非钢协会员企业完成投资占到全行业完成投资总额的82.5%,说明我国中小钢企的扩张速度远高于大型企业,致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可以预见,在这样的投资节奏下,未来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无序竞争的局面都将进一步加剧。“越过剩越扩张”的怪圈缘何存在,又将如何破解?
借技改之名行扩产之实
据统计,钢铁工业本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9789.14亿元,同比增长23.14%,比2012年已完成投资高出3200多亿元,依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今年前4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4.57亿元,同比增长9.67%。新开工项目1182个,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完成投资的企业结构方面,66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完成投资214.25亿元,同比下降24.04%,占全国钢铁投资的17.50%。非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协非会员企业完成投资1010.32亿元,同比增长21.07%,占全国钢铁投资的82.50%。钢协非会员企业中小企业仍在快速扩张。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数据中存在大量的技改投资,这部分投资主要用于改善装备和产品的质量,增加环保设备等,并不一定直接造成产能扩张。从近年来钢铁企业的投资方向来看,技改投资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当前钢铁企业的技改投资中,借技改之名行扩产之实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行业技改投资的比例正在扩大,但全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事实上,如果是对原有高炉进行维修如常见的内部炉壁坏掉需维修等,这种情况所需投资相对较少,纯粹在原有生产线上技术改造以完善产品质量的投资项目所需要的投资也相对有限。但目前,为了提高高炉的运行效率和相关节能环保指标,在高炉大修的同时扩大高炉容积已经成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的惯例。例如,不久前刚刚经过大修的浦项光阳厂3号高炉的容积由大修前的3950立方米扩大到了6000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炉,扩容幅度达到50%。此前,在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企业将350立方米高炉扩容到450立方米以上以逃避被淘汰的现象。这种方式虽然已经成为业界惯例,但在客观上确实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程度。另外,很多在轧制领域进行的技改投资都是以提高轧线生产效率为目的的,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轧线的实际产量水平会逐渐超过设计产能,从而进一步加剧产能部分钢材品种的产能过剩局面。
钢铁工业深陷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局面
在我国钢铁行业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政府为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出台了按装备能力或体积为主的淘汰落后政策。而由于钢企在装备上的初始投入较大,为了避免被淘汰,钢铁企业自然会通过大幅扩张装备能力以越过落后产能的门槛,获得继续生存的空间。
同时,在中国的投资体制中,地方企业扩产的背后有着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是决策,这些企业完成投资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通过政府从银行贷款。这也无形中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面临的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贷款投资导致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投资扩产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效益下降,效益下降导致企业只能继续依靠银行贷款进行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则导致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企业效益持续下降。
在这个循环中,钢铁企业对于扩大再生产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行业长期处于高产能、低效益的情况下,很多中小钢厂拒绝减产,其出发点是:一方面,相比停产之后员工工资、财务费用方面的净流出,坚持生产可以获得一定的边际效益。此外,对小钢企来说,减产还意味着银行的停贷。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环保等方面的竞争环境并不完全公平,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这些因素叠加导致一些中小钢厂仍然选择继续生产、苦苦支撑。而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钢企,宁愿微利或亏损也要坚持生产甚至扩大生产,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中小钢企逆势扩产会使其资金链承担更大的风险,甚至面临破产风险;而大中型钢企的扩产行为除了对现金流造成压力外还会导致其在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有所下降,企业陷入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深渊。这些结果都会使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打造公平环境推进企业转型
多年来,地方政府一直是潜藏在钢铁企业背后的主角。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能否到位,市场竞争环境是否公平,化解产能过剩能否成功,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和执行力度。
尽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由不完全信息下的投资决策所引发的。但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许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难以实现,使得地方级钢铁企业在局部市场仍然享受着倾斜的政策。其结果是钢铁行业的投资过度增长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甚至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当下,全球钢铁都处在超供应阶段,摩根斯坦利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当前全球钢铁过剩产能已达3.34亿吨,其中中国就约有2亿吨。有人认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连年亏损,当公众和企业都意识到过剩的后果时,过剩或许可以倒逼变革。但是,在中国经济的转型大背景下,钢铁行业的转型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诸多难题。对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激发企业的转型动力,并为企业转型消除政策、环境、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首先,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思维和体系,通过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以及严格的执法,营造出客观、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使资源自发配置,形成合理的企业价值体系。同时,完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真正做到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让企业进退有路,使一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有合理的退出之路。
其次,应加强行业协会的职能,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发管理体系。一个良性的产业应该是由优势大中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优秀的中小企业各具特色,作为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的有力补充,大家共同遵守行业共识,抱团取暖、良性竞争,维护全行业的共同利益。
再其次,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化趋势。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的行业,在发展到成熟阶段,都会面临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重新洗牌过程,不符合市场环境要求的企业将不再拥有优势。因此,中央大型企业要积极适应资金成本、政策倾向的变化;地方企业要适应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融资平台的逐渐退出,以及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小企业则要适应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税收政策的公平化趋势。
在全国钢铁产能已经过剩2亿吨的情况下,钢铁行业还在进行规模扩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9.67%,增速虽然远低于全国完成投资额20.6%的增速,但全年仍有23%的计划投资增速,这将进一步加剧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非钢协会员企业完成投资占到全行业完成投资总额的82.5%,说明我国中小钢企的扩张速度远高于大型企业,致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可以预见,在这样的投资节奏下,未来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无序竞争的局面都将进一步加剧。“越过剩越扩张”的怪圈缘何存在,又将如何破解?
借技改之名行扩产之实
据统计,钢铁工业本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9789.14亿元,同比增长23.14%,比2012年已完成投资高出3200多亿元,依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今年前4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4.57亿元,同比增长9.67%。新开工项目1182个,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完成投资的企业结构方面,66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完成投资214.25亿元,同比下降24.04%,占全国钢铁投资的17.50%。非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协非会员企业完成投资1010.32亿元,同比增长21.07%,占全国钢铁投资的82.50%。钢协非会员企业中小企业仍在快速扩张。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数据中存在大量的技改投资,这部分投资主要用于改善装备和产品的质量,增加环保设备等,并不一定直接造成产能扩张。从近年来钢铁企业的投资方向来看,技改投资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当前钢铁企业的技改投资中,借技改之名行扩产之实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行业技改投资的比例正在扩大,但全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事实上,如果是对原有高炉进行维修如常见的内部炉壁坏掉需维修等,这种情况所需投资相对较少,纯粹在原有生产线上技术改造以完善产品质量的投资项目所需要的投资也相对有限。但目前,为了提高高炉的运行效率和相关节能环保指标,在高炉大修的同时扩大高炉容积已经成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的惯例。例如,不久前刚刚经过大修的浦项光阳厂3号高炉的容积由大修前的3950立方米扩大到了6000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炉,扩容幅度达到50%。此前,在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企业将350立方米高炉扩容到450立方米以上以逃避被淘汰的现象。这种方式虽然已经成为业界惯例,但在客观上确实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程度。另外,很多在轧制领域进行的技改投资都是以提高轧线生产效率为目的的,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轧线的实际产量水平会逐渐超过设计产能,从而进一步加剧产能部分钢材品种的产能过剩局面。
钢铁工业深陷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局面
在我国钢铁行业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政府为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出台了按装备能力或体积为主的淘汰落后政策。而由于钢企在装备上的初始投入较大,为了避免被淘汰,钢铁企业自然会通过大幅扩张装备能力以越过落后产能的门槛,获得继续生存的空间。
同时,在中国的投资体制中,地方企业扩产的背后有着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是决策,这些企业完成投资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通过政府从银行贷款。这也无形中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面临的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贷款投资导致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投资扩产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效益下降,效益下降导致企业只能继续依靠银行贷款进行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则导致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企业效益持续下降。
在这个循环中,钢铁企业对于扩大再生产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行业长期处于高产能、低效益的情况下,很多中小钢厂拒绝减产,其出发点是:一方面,相比停产之后员工工资、财务费用方面的净流出,坚持生产可以获得一定的边际效益。此外,对小钢企来说,减产还意味着银行的停贷。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环保等方面的竞争环境并不完全公平,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这些因素叠加导致一些中小钢厂仍然选择继续生产、苦苦支撑。而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钢企,宁愿微利或亏损也要坚持生产甚至扩大生产,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中小钢企逆势扩产会使其资金链承担更大的风险,甚至面临破产风险;而大中型钢企的扩产行为除了对现金流造成压力外还会导致其在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有所下降,企业陷入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深渊。这些结果都会使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打造公平环境推进企业转型
多年来,地方政府一直是潜藏在钢铁企业背后的主角。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能否到位,市场竞争环境是否公平,化解产能过剩能否成功,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和执行力度。
尽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由不完全信息下的投资决策所引发的。但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许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难以实现,使得地方级钢铁企业在局部市场仍然享受着倾斜的政策。其结果是钢铁行业的投资过度增长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甚至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当下,全球钢铁都处在超供应阶段,摩根斯坦利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当前全球钢铁过剩产能已达3.34亿吨,其中中国就约有2亿吨。有人认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连年亏损,当公众和企业都意识到过剩的后果时,过剩或许可以倒逼变革。但是,在中国经济的转型大背景下,钢铁行业的转型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诸多难题。对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激发企业的转型动力,并为企业转型消除政策、环境、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首先,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思维和体系,通过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以及严格的执法,营造出客观、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使资源自发配置,形成合理的企业价值体系。同时,完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真正做到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让企业进退有路,使一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有合理的退出之路。
其次,应加强行业协会的职能,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发管理体系。一个良性的产业应该是由优势大中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优秀的中小企业各具特色,作为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的有力补充,大家共同遵守行业共识,抱团取暖、良性竞争,维护全行业的共同利益。
再其次,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化趋势。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的行业,在发展到成熟阶段,都会面临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重新洗牌过程,不符合市场环境要求的企业将不再拥有优势。因此,中央大型企业要积极适应资金成本、政策倾向的变化;地方企业要适应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融资平台的逐渐退出,以及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小企业则要适应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税收政策的公平化趋势。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