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铁业受到市场供大于求及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多数钢铁企业处于亏损或成本运行状态。中国治理钢铁过剩,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自己过剩的内在原因,找准有效路径,一步步耐心地落实。
寻找解决路径
“中国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绝不是简单地熬过一个寒冬,而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近日在上海市召开的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上作出的判断。
钢铁业已成为中国过剩产业的典型。有机构估计,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平稳着陆,钢铁业过剩的年产能将达到2亿~3亿吨。治理钢铁过剩已经历几轮淘汰落后,但成效不明显,有些地区甚至出现越减越多的现象。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治理过剩必须转换思路,寻找更有效的路径。
治理至少要5年~10年
在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上,有代表向徐匡迪请教:“欧盟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用了20年,中国需要用多少年?”
徐匡迪说:“估计至少也要5年~10年。因为政策调整和企业重组,都需要时间。治理过剩,肯定是一个漫长过程。”在一些专家的眼里,钢铁业遭遇产能过剩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是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历程中都碰到过的棘手难题。
钢铁过剩,有历史样本,有国际样本
金模钢铁网调查显示,在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美、欧和日本都经历了近30年的钢铁工业黄金期,产量增加,技术进步,设备大型化。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钢铁业产能过剩,钢铁企业倒闭。美国钢铁年产能从1.8亿吨降至7000万吨~8000万吨,从业人员从50万人降至不到20万人。
根据欧盟的相关研究,通常经济高速增长后,钢铁工业产能会出现严重过剩。欧盟对于粗钢的过剩问题进行调整,前后花了近20年的时间。
“钢铁过剩,有历史样本,有国际样本。但业内和学术界还是在寻找中国钢铁业过剩的更个性、更内在的原因。”在罗百辉看来,中国钢铁业最近30年来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在原材料这个制造业“粮食”上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其发展的粗放与无序,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钢铁过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部原因。受国内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影响,就算是在2008年~2010年这个全球金融危机的高影响期,中国钢铁新增产能近3亿吨;受地方政府GDP和税收收入目标体系的影响和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影响,钢铁产能也是只增不减。二是内部原因。钢铁企业只有保持产量,维持企业的流动性,才能具备一系列的支付功能,包括还贷和人力、成本上的支出。银行借贷,也要看企业的现金收入,才能“借新还旧”,设法维持。
为何钢铁企业亏损,却是越亏越增产,不减产、不去产能化呢?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钢铁业的调整周期漫长一点“并不是一件坏事”,能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在他的记忆中,以前钢铁业每一次的市场调整,都是因为时间太短,企业还没来得及作应对的准备,就被市场“裹挟而去”。中国钢铁业长期就是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成长的。现在,真正的新环境开始出现。
亟待完成三大转型
过剩是一个老问题,治过剩也是一轮接一轮。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局部甚至更严重了。以往淘汰落后的思路,在去落后产能上立了功劳,但在进一步遏制产能过剩上难起作用。据相关的统计,目前在高炉领域,40%已是领先水平;24%是先进水平;29%是一般水平,落后高炉基本都已淘汰。在转炉上,56%都是领先和先进水平。有的地区甚至在淘汰落后的过程中拆小建大,堂而皇之地扩大产能。罗百辉表示,目前钢铁业受到市场供大于求及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多数钢铁企业处于亏损或成本运行状态。中国治理钢铁过剩,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自己过剩的内在原因,找准有效路径,一步步耐心地落实。
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研究治理产能过剩行业的新途径和新办法。罗百辉认为,国家应更多地运用环保执法、准入、税收调节及信贷等法制化和市场化手段来治过剩,同时对降产能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资助,帮助安排再就业等后续社会调整。今后,先进的钢铁企业应完成“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三大转型。
来源:中冶招投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