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利润空间逐步缩小,为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了被称作是“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除龙头企业——宝钢之外,河钢、武钢、鞍钢、沙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近年来纷纷进军物流产业。虽然钢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热情高涨,但仍存在许多误区,导致成效不佳。
注重外部投资忽略内部优化
当前大多钢企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习惯于自己干、自己建物流,仍没有摆脱上项目、高投资的传统思维。
据统计,2011年至今由钢铁生产企业在建、开工及拟建的钢铁物流园项目多达17个,且多数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规模普遍超过10亿元,最高达到300亿元。
在国内钢铁物流园出现局部过剩的情况下,一些钢厂前几年投资的物流园,由于定位不准、发展思路不清晰,而处于闲置状态。
事实上,相比跨界投资物流项目,钢厂不如扎扎实实围绕生产主业,优化自身内部物流,提高整体效益。
钢铁行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物资流动量大,物流环节或节点多,各物流环节之间最容易出现停顿问题、库存问题、损失问题等。
例如,一些钢厂物料流混乱,经常处于停滞、交叉、迂回、倒流、跳跃和拥挤状态;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重复搬运。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费用率比日本高5个百分点。
钢铁企业应真正从过去单纯的上项目搞投资,转移到扎扎实实的重视内部物流成本、注重物流效益上来。
局部外包未整体统筹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提高,但却往往只局限于传统运输和仓储环节。这样的情况在我国钢厂中大约占70%。
一家年产10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企业,每天仅炼焦煤就需要1.6万吨,其中49%需要汽运。按一辆车运35吨,每天仅拉煤就需要190辆车。如此大的运输作业量任何单个钢厂都无力承担,必然需要外界物流的参与。
但若单纯只外包运输环节,从收益来看,钢厂自己做和外包给物流公司做效果一样,运输的毛利只有2%~3%。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参与到钢铁制造企业从需求预测到采购寻源、运输交付整条价值链中,才能实现业务的最大增值。
限制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参与到钢厂整个价值链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很多钢厂尚未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运作机制。钢厂内部物流管理条块分割,导致各部门强调部门利益,进而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实现。
例如,钢厂的原料采购由采购部负责,产品的发运由销售部管理,采购、销售物流业务一般分别外包给不同的物流企业。
钢厂采购部门若想降低采购成本,就会加大采购规模,那么,仓储成本必然会提高,流动资金也会减少;各地销售部都想增加自己区域内的库存,以备补货,同样会增大仓储成本。这样如果只单纯降低一个环节的物流成本,没有计算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反而导致整个供应链条上成本很高。
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活动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物流活动的管理应超越部门和局部的层次,应实现高度的统一管理。近几年来,河钢、太钢、宝钢、武钢等钢企在物流改革方面先行一步。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考察来看,模式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都对物流资源实施了集中一体化管控。
因此,各钢企应增强企业物流的一体化管控能力,对进厂大宗原燃料、生产环节倒运、钢渣等废弃物外运等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统筹考虑,打破横向分散、条块分割、互为堡垒、重叠建设、内耗巨大的现状,使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链紧密结合,进而达到系统总成本的最优化。
着眼自身缺乏供应链理念
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多夫认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目前大多数钢厂发展物流仅仅着眼于自身,缺乏全局规划,未考虑与钢铁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协同,没有形成有效的供应链。
尤其是,在钢铁供应链各节点之间,钢厂与销售商、加工企业、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终端用户之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机制,各节点之间各自为战。
钢铁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往往均从自身利益出发,一方赢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亏损。钢价暴涨,生产经营、工程建设无法正常进行;钢价暴跌,生产企业普遍亏损,难以为继。纵观选择博弈最终的结果,出现的局面是行业利润越来越薄。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钢材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信息,绝大部分是不对称的。钢厂按照自己的排产计划生产,产能过剩;而实际终端消费群体,却不能够按照自己的采购需求得到计划中的资源供应,供需脱节而导致市场混乱,物流成本大大增加。
为此,钢厂今后应以信息化为平台,加强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努力做到供应链间信息共享,动作协同,最终建立一条科学合理的战略供应链。
来源:现代物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