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金融市场迎来“降息潮”,而国内各地出现“投资热”,这给我国钢铁业和钢材市场发出了怎样的信号?是利还是弊?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业内专家认为,在全球“降息潮”和国内“投资热”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钢材出口将受到阻碍,而钢铁新增产能则有可能回升,从短期和长期来看,这些都不利于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全球“降息潮”将阻碍钢材出口
5月2日~9日,欧洲央行、印度央行、澳大利亚联储、韩国央行相继宣布降息,全球央行再度掀起新一轮“宽松政策潮”,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钢铁业和钢铁原料等大宗商品市场及钢材市场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5月7日中午,澳大利亚联储公布货币政策决议,宣布降低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 2.75%。消息一经公布,立即波及国际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在短短15分钟内,伦铜价格下跌48.75美元/吨,跌幅0.67%;黄金每盎司下跌7.5美元,跌幅0.51%。同样,全球降息潮也影响到我国的钢材市场行情。当天,中国各期货市场相关品种的主力合约价格在午盘开盘后15分钟内快速下挫了0.41%~1.55%。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RB1310合约下跌15元/吨,跌幅0.41%;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煤JM1309下跌6元 /吨,跌幅0.52%,焦炭J1309下跌11元/吨,跌幅0.72%。
全球“降息潮”凸显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澳大利亚等国央行表示,降息的一大考虑是为了遏制过强的本币,为出口护航。这必然对世界钢铁业和国际钢材市场造成影响。据《中国冶金报》报道,美国钢铁企业为争夺钢材市场份额而掀起一股“降价潮”,这与全球“降息潮”不谋而合。
那么,这对我国钢铁原料和钢铁产品的进出口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澳大利亚降息政策对中国铁矿石市场将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太大。澳元降息的目的在于促使澳元贬值,有可能对进口铁矿石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但这同时涉及到美元兑澳元的关系,假如澳元贬值超过一定程度,美元势必会做出一定的反应。本次澳元降息之后,已出现对美元汇率下滑的情况,但其持续性有待观察。预计,澳元的贬值进程不会很平坦,对进口矿价的影响或将有限。
不过,一些市场人士指出,此次全球降息潮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海关统计,今年4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55万吨,同比增长19.1%;前4个月的钢材出口量达到1998万吨,同比增长19.0%。但与此同时,出口均价却呈同比下滑态势。今年前4个月,我国钢材出口均价为865.3美元/吨,比去年同期的960.7美元/吨下降了9.9%。在此背景下,各国货币的贬值会导致出口利润的进一步收缩,从而打击国内钢铁企业的出口积极性。这也意味着国内钢材市场的供应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剧,使行业低利润的困境继续恶化。
国内“投资热”或使产能扩张抬头
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省区为提振地方经济,新一轮投资计划密集出台,总金额超20万亿。
近期,一些省区的投资计划相继出台。广东省2013年~201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项目69项,共计5464公里,总投资约7226亿元;浙江省计划在今后5年重点推进1000个以上省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万亿元;截至3月底,安徽省与中央企业累计签约项目1022个,投资规模22975亿元;山西省将今年的投资目标确定为项目签约1.5万亿元;贵州省面向全国民营企业抛出了506个项目,总投资额近1.7万亿元;4月初,广西发改委公布的计划显示,今年广西将统筹推进552项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5万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化解产能过剩提出的“四个一批”中就包括“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各地的投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钢材,尤其是螺纹钢、线材、圆钢等建筑钢材。若按照钢材占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投资的10%计算,那么在这20万亿元投资中,用于购买钢材的资金至少2万亿元。最近,财政部接连下发文件,共计拨付1015亿元支持保障房建设。按照正常节奏,这批资金会在5月底下达各省市,届时对钢材需求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投资拉动钢材需求,似乎是为时下低迷的钢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是,对于钢铁业来说,这更多地将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加重钢铁业产能过剩的“痛楚”,使“强心针”变成“催命药”。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粗放式发展方式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钢铁产能的拉动一般是正相关的。《中国冶金报》5月7日4版刊登的《第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逆势增长》一文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倾向于产能扩张。
业内有关专家指出,现在各地推出的投资计划,由于其很多项目已经在进行中,不一定会对钢铁需求带来多大的增长,但受“投资热”氛围的影响,钢铁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产能建设却是大概率事件。由于这些需求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等到政策退出后,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为7.17亿吨,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72%。而目前拟在建新增产能达到2.8亿吨,其中已经开建和确定建设的新增产能达到1.3亿吨。如果新一轮的大规模投资再次造成钢铁产能的大规模增长,那么到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保守估计将超过 11亿吨,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将从阶段性过剩转为全面过剩。
专家表示,对于地方新一轮“投资热”,钢铁企业要谨慎评价和积极应对。钢铁企业必须认识到,我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固有模式正在改变,投资对于钢材需求的拉动强度正在减弱,钢铁企业应更多地从这些投资所带动的品种需求的变化和质量要求的变化中寻求发展空间,避免在投资冲动的刺激下大规模扩建产能,使国内供需失衡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