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涉及钢贸业的信贷危机在长三角地区快速蔓延,个别钢贸商跑路事件、钢贸商与钢厂关系恶化闹得沸沸扬扬、银行将钢贸商打“包告”上法庭等事件,钢贸行业一时成为了扮演些闹剧的主角,钢贸商的一系列事件究竟是在“革”谁的“命”?钢贸行业的风险性让人不禁感慨:曾经堪称暴利的中国钢贸商究竟怎么了?曾经红极一时贸行业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这一切,值得让业内人士深刻反思。
钢铁行业的低迷是导火线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钢铁行业的发展没有延续20世纪末快速发展的势头,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进入到2011年,钢铁行业的进入到了“寒冰期”,钢铁行业的问题和不足越来越明显。钢铁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钢铁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
钢铁行业的持续低迷,使得整个钢铁供应链体系钢厂、钢贸商以及下游终端用钢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钢贸商受其影响最为明显。意味钢贸商告诉笔者“现在的钢贸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一方面钢厂的产能过剩,仓库的库存积压严重,下游用钢企业对钢材需求的减少,造成钢市的不平衡;另一方面钢贸商一系列违法信用的信贷危机事件的发生,银行现在对钢贸商的贷款萎缩,钢贸商的融资很难,没有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做钢贸生意就变得寸步难行。”
钢贸企业的信贷危机不断恶化
8月6日起,银行起诉钢贸商的20多起案件陆续开庭,使本已陷入绝境的钢贸商雪上加霜。由于去年下半年钢价大跌,国内钢贸商普遍遭遇客户推迟订单、拖欠货款,加上银行贷款收紧导致钢贸商资金链断裂。有的钢贸商跑路,有的钢贸商自杀,昔日的繁荣钢贸,转眼间萧条艰难。
在钢贸商圈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业者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高中毕业者已属“高学历”,而且学历越低越容易发财。即便已是腰缠万贯的钢贸商,他们也不主张子女受高等教育。原因很简单,受教育越多,就越不敢逾越法律这条底线。有人戏称为“无知者无畏”。
可以说,钢贸商正处在最为艰难的时期。钢贸商的问题也许比预计的还要严重。目前,仅北京、武汉、四川等地,已有上千家房企从楼市“消失”,房企破产开始涌现。一位钢贸商介绍,大规模裁员、减薪已在这个行业蔓延开来,但钢贸企业主们还在“硬撑”。
钢贸行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当前钢铁行业不景气,钢贸利润偏低。
因此,对于钢贸商的困难,银行也采取了帮助钢贸商解决信贷问题的措施:银行降低贷款利息,降低融资成本,减轻钢贸企业经营压力。同时希望银监局、银行等部门不要“一刀切”,对信誉良好、实实在在做钢贸的企业,应给予支持。
钢贸商信贷危机到底“革”了谁的“命”
钢贸商信贷危机的出现,其实是钢贸商属于“自杀式”的不良手段,只会让钢贸行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局面。如何提高钢贸商的诚信度,提高钢贸企业在整个钢铁行业的信誉,对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及其有重要的。否则,钢贸行业信贷危机的恶化只会“革”了自己的“命”,对钢铁行业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钢贸商贷款出现系统性风险有其自身原因,但棒子不能完全打到钢贸商身上,宏观经济长期不景气,钢铁终端市场需求长期低迷,也是重要原因。过去一年,不仅钢贸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钢铁厂已没有盈利空间,甚至没了现金流。对这样的企业,银行业不敢发放贷款。而另一方面,宏观调控越紧,对钢贸商的贷款越会收紧,两头都紧,钢贸商如何不死。
总之,钢贸商的信贷危机已经出现,银行业和钢贸商更要联手自查自纠,不能相互指责。钢贸商要继续呼吁银行业支持,同时也要剔除害群之马,让银行业放心。笔者相信,只要银行业采取积极措施,有保有压,就能避免钢贸商资金链大面积断裂。而保住一部分钢贸商,就保住了未来。
来源:易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