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钢协数据,一季度大中型钢企的利润逐月下降,1月利润为13.38亿元、2月9.98亿元、3月2.67亿元。进入4月份,随着钢价的持续下跌以及一季度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反弹,一些企业再次陷入了亏损。钢铁企业期望借助城镇化政策东风走出困境的希望变得渺茫。
本来,处于困境中的钢铁业预期政府换届后会大大加快城镇化的速度,期望藉此带动钢铁、水泥等产业的发展,很多钢贸商也开始囤货补库存。但实际情况是,不仅没有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反而发改委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也有许多没有如期开工,项目贷款不到位,钢材、水泥等建材市场仍然比较低迷。
想象中的刺激政策没有如期而至,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的低速增长有了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相对较低但较高质量的增长成为共识;二是对城镇化的认识趋于更科学、更理性、更冷静。“城镇化刺激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化”,成为反复推敲和争论的焦点,但有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这与一些人头脑中的“城镇化就是大兴土木”的预期形成鲜明差别。三是央行对世界量化宽松潮流和输入性通胀保持高度警惕,4月份连续9周正回购回笼资金就是例证。
总而言之,靠强烈的政策刺激来使钢铁、水泥、基建等传统行业走出当前困境的可能性不大了。传统行业不得不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钢价持续低迷,另一方面粗钢产量却不减反增。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粗钢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7%,1-4月产量达到2.139亿吨。尽管钢铁行业都认识到粗钢产量太大如堰塞湖压顶,大钢厂也在减产,但中小钢厂仍在加足马力生产,部分抵消了大钢厂减产的市场效果。无奈之下,近期主流钢厂纷纷下调出厂报价,并将成本转嫁至钢贸商身上,钢贸商成为最先倒霉的一批。
中小钢厂拒绝减产难道不怕亏损吗?业内人士解释,相比停产之后员工工资、银行利息方面的净流出,坚持生产可能比停产亏得还要少。对小钢企来说,减产还可能意味着银行的停贷,而停贷对小钢企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并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企业彻底倒闭。在“亏损”和“倒闭”之间,小钢厂显然选择了继续亏损生产。这可能是我国长期强调削减落后产能,却总是“削”而不“减”的重要原因。在这种状态下,“利用行业低迷的有利时机,加大企业兼并和加快产能削减”的愿望有可能落空,整个行业将长期处于高产能、低效益的状态,钢铁对此企业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实,削减钢铁产能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大钢企大幅削减普通钢铁产品的生产,集中优势生产高精尖产品,腾出的产能让渡给小钢企,由此形成高中低合理搭配的产业和产品格局。小钢企灭了好几轮也灭不掉,一定有其内在优势,譬如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较好、市场适应性好等。政策推不动的东西,可以借助市场规律使其逐渐化解。
未来钢市会如何?城镇化依然会给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出于对城镇化大拆大建、一哄而上的顾虑,目前城镇化正处于“政策冷静期”;一旦考虑清楚,坚定推进,城镇化就会对钢市等形成强大拉动,钢企应充满信心。但要估量到,中国经济毕竟将长期处于“一位数”增长区间,前些年钢铁生产线就是“印钱”的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产业、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要靠比拼内功。
来源:中国钢材价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