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冶金 > >> 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钢市无法走出“泥潭

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钢市无法走出“泥潭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22 09:49:15

  尽管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屡屡利好,但是对于处于上游的钢铁行业来说,其盈利跌至谷底,钢市市场仍然无法走出“泥潭”,甚至是日渐萎靡。“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一两年,大型钢铁企业亏损越来越多,对于我们这种中小型钢企就更不用说了。”一位钢企老板说道。

   

  一位记者注意到,在去年上市企业的三季报中一些数据显示,板块内的34家上市企业业绩惨淡,其中14家钢企亏损,亏损高达183亿元,整个钢铁行业亏损达31亿元。2013年如若钢市在继续深度麻木,或许会有一些连续出现亏损的钢企将面临被戴上ST帽子的危险。2012年80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8.2%,销售利润率几乎为零0.04%。
 
   

  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国内钢材市场疲软,再加上产能过大,供严重大于求,以至于钢材价格下降。而上游原料价格下跌幅度又低于钢材价格下跌幅度,出现亏损实属必然。对于亏损的原因,一些上市年报表述基本一致,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渐次下滑,主要是需求下降,价位低,成本上涨和钢材产量却不断在增长,从而导致行业性亏损。
 
   

  钢市需求低迷,但是钢铁产能却在一路狂奔。许多钢企尤其是国企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下,仍上马新的大项目,造成行业的重复建设,出现了行业的大面积亏损。今年2月初,在全国26个城市、五中钢材库存量比上年末增加了228万吨,其中,螺纹钢和线材增加了193万吨,钢材社会库存的快速增加,也对后期钢材市场形成了压力。
 
   

  钢铁产能过剩也喊了多年,但是为什么钢铁产能依然是有增无减呢?
 
   

  现实情况是,这些落后的产能不仅没有被淘汰,有些企业还上马了大批新的项目,由此可见,钢铁产能扩张的步伐不能得到遏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在钢市需求低迷的态势难改之际,其钢铁产量库存也在持续增长,从而也造成了钢企亏损进一步加剧。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为业界所诟病,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政治落后淘汰产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中,共淘汰落后炼钢产能7800万吨。行业特殊性让淘汰艰难。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利益,维稳等因素制约,不会轻易让钢铁企业破产,而理应被市场淘汰的企业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国企占主导地位,相对于民营钢铁企业,国有钢铁企业普遍成本较高,而这些占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主动通产积极性不高,甚至会拿政府的补贴进行‘疗伤’,行业出现了‘越医越伤,越伤越生产’的现象。
 
   

  钢铁行业淘汰扩产不利,并不是钢铁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产生的问题。我国钢铁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产能也越控越大。所以,环保限产政策对钢铁产能影响较大,至少在短期内,作用会很明显。与此同时,政府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也不要对企业的市场行业过多强势干预,这样才能使行业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来源:中国废旧金属网

相关热词搜索: 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