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冶金 > >> 钢贸危机快速蔓延 钢贸商遭遇银行续贷变脸

钢贸危机快速蔓延 钢贸商遭遇银行续贷变脸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6-13 00:00:00

  始于无锡的钢贸业危机,正快速在长三角地区蔓延。上周,福建周宁上海商会一封致银行系统的公开信,将钢贸业中心城市上海推到公众视野面前。

  眼下,钢贸商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持续低迷的钢价,还有下滑的订单数、拉长的应收账款周期和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只是突如其来的续贷“变脸”事件,以及钢贸行业和银行系统各执一词的争辩,让这场危机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续贷“变脸”

  随着5月信贷还款高峰期到来,上海地区钢贸商们突然发现,在如期归还银行贷款后,不少商户遭遇到银行续贷“变脸”。

  “做生意讲究信用,如果连银行都不讲诚信了,那让企业还如何经营。”上海松江某钢材市场内,证券时报记者见到了市场负责人林峰。谈及银行跑单,他语气中颇为不平。

  据林峰介绍,今年5月,大量钢贸商存量贷款到期,一些银行为按期收贷,对商户承诺还款后保证续贷。然而在商户们办妥还款手续后,续贷资金却迟迟不见踪影,“甚至有银行在商户还款前会出具续贷的假批单,商户续贷手续都办全了,放款却被一直拖着”。

  银行“画饼充饥”的承诺,无疑给身处困境的钢贸企业以致命一击。上海市松江区某钢贸城的商户负责人吴宁就遭遇了类似情况,6月初他向所在商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某商业银行欺骗收贷”的书面汇报。

  吴宁告诉记者,2009年公司通过担保机构向上海某商业银行贷款800万元,最近一次续贷时,银行缩减了200万元额度。“5月21日,这笔600万元贷款到期,还款前信贷人员答应次日放款,但当公司结清贷款,并追加了5%续贷保证金后,该支行却以银行政策有变为由,突然取消了续贷承诺。”

  据了解,吴宁的公司是以钢材现货生意为主,年销售额在3亿元左右。由于眼下行业利润微薄,企业完全靠跑量盈利,这笔未能如期获批的贷款,让公司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银行回收贷款天经地义,但续贷临时变卦,对正常经营的企业伤害很大,造成企业现金流近乎断裂。”吴宁告诉记者,由于银行答应续贷,所以自己是找朋友们拆借了部分资金,“早知如此,我会提前做出其他经营安排,现在企业信用反而受到严重影响”。

  钢贸商陈军也碰到类似问题,他公司一笔26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续贷已经被拖了两个月。“3月底还清贷款后,公司办好了续贷手续,银行口头承诺续贷资金很快会到位,但两个月过去了,即使5月份分行已经批复,支行还是不愿放款。”陈军表示,两年前公司1个多亿的贷款额度,眼下已经被压缩到4000多万元。

  在陈军看来,确实部分钢贸商是有违规重复质押、投资非钢行业的行为,但银行决定不续贷前,应和企业协商一下,更不能以欺骗方式来收贷。

  记者按上海市钢铁服务业协会和江苏相关商会的统计文件估算,去年两地钢贸行业存量贷款合计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受续贷波及的贷款规模约500亿元,占比达到25%。

  银行的两难困境

  钢贸业贷款大多以互保、联保形式存在,资金体量大、涉及银行多。由于信贷链条上的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只要有一家打破沉默、收回贷款,往往会引起其他银行跟风效仿。在上千亿的信贷违约风险面前,银行系统处于全身而退和续贷的两难境地。

  证券时报记者从平安银行、深发展、广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的上海分行及部分支行了解到,目前其对在沪钢贸商贷款仅限于存量业务,原则上不受理新增贷款,部分银行只收不贷已有时日。

  由于和钢贸业相伴而生的行业担保机构,很多面临着资金难以为继的困境,这道维系银行系统的最后一道风控体系正逐渐瓦解。对于银行来说,谁也不愿做信贷风险的最后“买单人”。

  松江钢材市场附近一家商业银行的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这家银行因业务关系,对钢贸贷款审批比较宽松,因此最担心会产生呆账坏账,也最急于收回贷款。

  符合续贷要求的贷款,银行出具的抵押条件也在增加。某股份制银行长宁支行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告诉记者,该行续贷要求是钢贸商要把之前交付担保公司的抵押品全部放到银行这边,“以房屋抵押为例,以前是50%给银行,50%抵押给担保公司,现在是100%抵押给银行。”

  据记者了解,上海部分股份制银行的信贷系统对钢贸贷款是实行三级分类标准。以某大型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年销售收入在15亿元以上、员工50人以上的大型钢贸商,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是在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10%,年销售收入在6亿元左右的钢贸商上浮20%,小型钢贸商贷款利率则上浮30%。“目前我们信贷系统还是执行这个标准,没有变动。”该分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在银行看来,重复质押是钢贸业贷款的主要风险源。上海银监局年初下发的一份文件中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为103.45万吨,是螺纹钢社会库存的2.79倍。

  目前,长三角地区钢贸贷款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二是6个月或以下期限的银票。在上述商业银行看来,随着近期银行间资金面趋于宽松,钢贸商的贷款压力也在减小。

  上述长宁支行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告诉记者,票据市场贴现利率在不断走低,银行6个月银票贴现年利率已从去年底的10%以上降到4.92%,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也下调了0.25%,“按理说他们的资金压力在减轻。”

相关热词搜索: 危机快速蔓延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