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从上个世纪以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钢铁行业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突破大家的想象。每次行业陷入低谷,产能过剩问题就会被提出来。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开始讨论钢铁产能过剩,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前后又一次讨论钢铁产能过剩,现在过剩问题再次成为热点。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到底是个顽疾?还是形势变化的产物?
按照一般的说法,产能利用率是一个产业是否过剩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产能利用率是总产量除以总产能。美国钢铁行业将78%~83%的产能利用率作为正常区间,日本钢铁行业则认为78%左右为正常,如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低于这一标准,就认为是出现了产能过剩。但是中国钢产量总量是日本的6.7倍,是美国的8倍多。如果按8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会有2亿吨的闲置产能,对资源是巨大的浪费。因此,中国钢铁行业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必须是90%以上。
需求增长和管理缺陷导致钢铁过量发展
钢产量的快速上升,从大环境上主要是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的投资主导特征明显。近年来钢铁行业的大规模投资有3次。第一次是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限产,结果虽然限制住了大型企业的产量,但一批小企业却趁机发展起来;第二次是新世纪初期,地方政府追求发展速度,导致钢铁行业新建或扩大产能的热情高涨;第三次是2009年以来,为挽救经济下滑的巨量投资让钢铁行业误判了经济前景,导致钢产量进一步放量增长。
纵观钢铁产能增长的这几个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即投资的主体是政府,或者说,我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政府主导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税制以及以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考核机制。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大概为45%左右。同时,地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增加的,而地方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和发行公债的权力。虽然,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的部分支出,但地方要发展、要建设,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就需要工业税收的支撑,地方政府就会采取优先发展能带来大量税收的第二产业、经营土地等措施。就钢铁行业来说,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几年,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持续上升,2007年达到了7.26%,成为了地方工业增加值和地方税收及就业贡献大户,就算是在销售利润率不到 0.05%的2012年,钢铁企业上交的税收总额也基本维持不变。再加上资源要素价格的行政控制造成了低成本扩张,如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地进行开发,搞政绩工程。这些情况的存在,实际上鼓励了钢铁行业扩大投资和生产。
可能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2011年11月份召开的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
来源:九正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