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许多工业产业集中度都非常低,并且还同时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影响到这些工业产业的盈利能力。此外,较低的利润也导致中国大型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很难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加快提高有关产业的集中度,不仅要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还要提高造船业、汽车业、水泥业、航运业、铝业、稀土金属产业、医药业和农业的产业集中度。如今,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开展并购整合以及建立跨行业战略联盟,希望最终能够出现更多的具有国际性的中国企业。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整合总金额仍达到创纪录的1580亿美元。不过,目前尚无人预计2013年中国企业并购整合将会有新的突破。这是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在过去就不愿企业实施并购整合,因为并购整合意味着一些企业要被关闭,而这些可能被关闭的企业不仅可以给地方带来生死攸关的税收,而且还可以带来就业。
根据工信部等12部委最新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已经确定到2015年中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要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0%。分析师称,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目标,早在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就确定了这一目标。
据香港大华继显公司称,在过去的七年,中国钢铁产业并购整合已经取得一定进展。2005年,中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5%,其后这一比重逐年增加,到2011年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粗钢总产量的接近49%。但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的趋势在2012年出现停滞。据统计,2012年前11个月中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46%。大华继显公司确信,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在2012年有所下滑是政府再次强调加快产业并购整合的原因之一。
目前,中国有数百家粗钢年产量低于100万t的小钢厂,并且其粗钢产能要占到中国总产能的20%左右。此前,中国政府出台了通过更为严格的有关规模和环保标准措施来淘汰这些落后小钢厂。
2012年底,中国政府发布新的指南,目的在于通过环保要求迫使小钢厂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新设备,以达到减少技术落后小钢厂的数量。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些小钢厂在获得改造资金进而避免被迫关闭方面不会遇到很大困难。
据有关行业机构估计,目前中国粗钢产能约为9.8亿t,过剩量在3亿t左右。因此,有巨大的粗钢产能需要通过并购整合来淘汰。如果中国政府要大力淘汰如此巨大的过剩产能而使钢铁产业重现活力,那么政府在批准新项目方面将变得更为谨慎和严格,并更关注大型钢铁企业之间加速并购整合的方式。
大华继显公司称,鞍钢将在未来实施更多的并购整合活动,而马钢有可能成为地方钢铁产业并购整合的主导者或是被收购对象。中国新一届政府能否在产业并购整合方面取得新的、更多成功,时间将会证明一切。尽管并购整合不会在短期内就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但至少表明产能过剩问题将是新一届政府关注的焦点。但无论如何,市场力量将在最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