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冶金 > >> 浅述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低速增长期

浅述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低速增长期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2-07 19:45:00

  钢铁业在2012年遭遇罕见严寒,中钢协在昨天召开的2013年的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通报,2012年协会232家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尽管如此,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却再创历史新高。
  

  钢铁业进入低速增长期
  

  根据中钢协的通报,2012年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6.5791亿吨、7.1654亿吨、9.518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7%、3.1%、7.7%。很显然,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再创新高。
  

  这一数据与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7.17亿吨,同比增长3.1%。

  
  对于上述数据,西本新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表示,尽管2012年粗钢产量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水平,但其3.1%的产量增速,相比2011年8.9%、2010年9.26%的产量增速已经明显下滑,相比2003-2007年间16%至27%的产量增速更是不能同年而语。
  

  刘秋平分析称,钢铁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已经结束,后期钢铁产量低速增长、钢厂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2012年钢企效益大幅下降

  
  中钢协指出,2012年,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钢材销售异常困难,价格大跌,致使企业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钢铁行业出现了自新世纪(002280)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

  
  统计显示,2012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1亿元,同比下降4.31%;实现利税740.89亿元,下降54.33%,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
  

  高价铁矿石吞噬钢企利润

  
  中钢协在昨天的会上还公开谴责矿业巨头炒矿,致使钢企利润大幅滑坡。
  

  中钢协指出,去年钢材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但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便立即跟涨,且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以10月份为例,钢铁协会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仅上涨2.9%,但同期进口铁矿石订货价格比最低时9月份第三周却已上涨15.9%。钢材价格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涨跌不同步,且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的状况,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

  
  更甚的是,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中旬短短20天时间,进口铁矿石价格由115美元/吨,上涨到159美元/吨,每吨上涨44美元,涨幅高达38%。

  
  “可以判断此轮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其原因根本不是供求关系发生大的变化,而完全是垄断市场人为拉高价格造成的。有的矿石供应商人为抬高矿价十分露骨,如1月16日矿价开始下探时,甚至某大矿商逆向高价购入矿石提高价格。”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说。


 

  去年钢企利润下降98% 中钢协称最困难时候已过去

 

  中钢协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其监测的80余家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

 

  不过,在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看来,钢铁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由于钢材价格回升,四季度经营有所好转,实现扭亏为盈。

 

  从总体上看,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要好于2012年,钢材需求将有一定增长。但由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平缓,钢材消费难以大幅增长,且钢铁产能扩张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供大于求局面尚未改变。

 

  高价铁矿石吞噬钢企薄利

 

  据中钢协统计,去年,全国粗钢产量超7.1亿吨,同比增长3.1%,环比增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中钢协会员企业生产粗钢58905万吨,同比下降0.6%;其他企业生产粗钢12749万吨,同比增长24.8%。

 

  “进口铁矿石高价位,钢材低价位,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中钢协给出这样的判断。

 

  去年钢材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但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便立即跟涨,且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钢铁企业采购进口铁矿石成为高风险的游戏,许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踩准点”而陷入亏损。以10月份为例,钢协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仅上涨2.9%,但同期进口铁矿石订货价格比最低时上涨15.9%。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中旬短短20天时间,进口铁矿石价格由115美元/吨,上涨到159美元/吨,每吨上涨44美元,涨幅高达38%。按每吨钢生产需1.6吨铁矿石计算,相当于吨钢成本上升422元,而同时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仅上涨106元/吨左右。

 

  张长富说,从铁矿石供求关系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上中旬,国内生铁产量均低于去年11月份的产量,钢产量没有增长,进口铁矿石也没有增加。“可以判断此轮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其原因根本不是供求关系发生大的变化,而完全是垄断市场人为拉高价格造成的。”

 

  “有的矿石供应商人为抬高矿价十分露骨,如1月16日矿价开始下探时,甚至某大矿商逆向高价购入矿石提高价格。”张长富说。

 

  今年钢铁行业要好于去年

 

  在谈到今年的行业形势,张长富说,从总体上看,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要好于2012年,钢材需求将有一定增长。

 

  但他同时提醒,今年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低估:一是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平缓,钢材消费难以大幅增长;二是钢铁产能扩张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三是原材料高成本现状难以改变,形成公平、透明的进口铁矿石秩序面临困难;四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间恶性竞争尚未解决,建立行业公平竞争秩序还有待于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

 

  化解产能过剩仍是全行业一项重要工作。中钢协表示,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的行业对策建议;要把配合做好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审核工作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认真摸清钢铁企业发展现状,为规范钢铁企业生产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交易量。这对发现价格,促进公平交易,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冶特钢:逐步进入盈利恢复期

 

  钢铁业在2012年遭遇罕见严寒,中钢协在昨天召开的2013年的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通报,2012年协会232家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尽管如此,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却再创历史新高。

 

  钢铁业进入低速增长期

 

  根据中钢协的通报,2012年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6.5791亿吨、7.1654亿吨、9.518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7%、3.1%、7.7%。很显然,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再创新高。

 

  这一数据与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7.17亿吨,同比增长3.1%。

 

  对于上述数据,西本新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表示,尽管2012年粗钢产量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水平,但其3.1%的产量增速,相比2011年8.9%、2010年9.26%的产量增速已经明显下滑,相比2003-2007年间16%至27%的产量增速更是不能同年而语。

 

  刘秋平分析称,钢铁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已经结束,后期钢铁产量低速增长、钢厂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2012年钢企效益大幅下降

 

  中钢协指出,2012年,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钢材销售异常困难,价格大跌,致使企业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钢铁行业出现了自新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

 

  统计显示,2012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1亿元,同比下降4.31%;实现利税740.89亿元,下降54.33%,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

 

  高价铁矿石吞噬钢企利润

 

  中钢协在昨天的会上还公开谴责矿业巨头炒矿,致使钢企利润大幅滑坡。

 

  中钢协指出,去年钢材价格长时间处于低位,但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便立即跟涨,且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以10月份为例,钢铁协会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仅上涨2.9%,但同期进口铁矿石订货价格比最低时9月份第三周却已上涨15.9%。钢材价格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涨跌不同步,且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的状况,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

 

  更甚的是,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中旬短短20天时间,进口铁矿石价格由115美元/吨,上涨到159美元/吨,每吨上涨44美元,涨幅高达38%。

  “可以判断此轮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其原因根本不是供求关系发生大的变化,而完全是垄断市场人为拉高价格造成的。有的矿石供应商人为抬高矿价十分露骨,如1月16日矿价开始下探时,甚至某大矿商逆向高价购入矿石提高价格。”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说。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钢铁行业进入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