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冶金 > >> “一带一路”提振钢铁需求

“一带一路”提振钢铁需求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11-19 09:09:21

  专家称,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钢铁需求,但国内钢企不能盲目乐观

  “一带一路”规划能改变目前钢铁业的现状吗?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工程对外承包项目逐年扩大,产值从2003年的138.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371.4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10.4亿美元,分析称今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和营业额有望实现5%左右增长。在国内钢铁过剩严重的背景之下,“一带一路”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必将拉动多个行业的用钢需求,同时又能很好地刺激钢铁上下游产业链进而利好整个钢铁行业。

  钢铁网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直接影响是开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钢材消费,加上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用钢量的需求很大,为过剩生产力寻求市场,国内钢铁算是迎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春天”。

  钢铁过剩产能或被消化

  在APEC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一系列建议,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据悉,丝路基金将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专家统计,每亿元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大约能够拉动钢材需求0.333万吨,具体到每公里的比重,钢轨用量占10%左右,螺纹钢用量占40%左右,钢板用量占30%左右。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可以形成一种区域性的联系紧密的市场,铁路以及港口的用钢将对国内钢铁的用钢需求起到一个提振的作用”。

  沈萌解释,“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大多落后于中国,这也为消化我国过剩产能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基础建设拉动产能消化,目前来看,基础建设的投资大部分都是由中国来完成,而国内钢铁无疑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由此可以带动过剩产能的消化”。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前三季度钢铁工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共生产粗钢6.18亿吨、生铁5.42亿吨、钢材8.39亿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4%、0.38%和5.02%,但增幅均大幅回落。中钢协预计今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将为8.26亿吨。

  不能盲目乐观

  从数据上看,我国粗钢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在今年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对钢材的需求强度已呈持续下降趋势。具体看,前三季度钢铁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乏力。尴尬的是,在“钢需”不振的同时,粗钢产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导致钢材价格屡创新低。9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为86.35点,连续第12个月低于100点,同比下降14.22点,降幅为14.14%。10月17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86.15点,持续创出新低。

  多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对钢铁行业确实能够带来利好,不过也不能盲目乐观。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基础建设有多少项目,这些项目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动工,所以能拉动多少钢铁需求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

  在沈萌看来,虽然此次“一带一路”能够提升对国内中低端钢材的需求,不过最终能分到多大的蛋糕仍存变数,“基础建设对中低端钢铁产品有需求,但是中低端钢铁所占其需求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而且‘一带一路’涉及到的邻国其主要钢铁产业也是主打中低端钢铁产品,中国虽然作为最大的投资国,但是也要照顾到沿线国家的钢铁产业。可见蛋糕虽大,但是对主打中低端钢铁的国内钢企来说,能吃多少还不好说,解决过剩产能问题言之过早。”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上周五印发《关于河北省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向境外转移钢铁产能2000万吨。分析称这是中国钢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布局。

  通知指出,“以东南亚、非洲和西亚国家为重点,鼓励我省钢铁企业将境外矿产资源开发与境外资源深加工相结合,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开发矿产资源,投资建设钢铁生产加工基地,延长冶炼及加工产业链条,扩大钢铁销售贸易”。

  对此沈萌向记者表示,“产能转移是中国钢铁行业的进步,转移海外首先能够更加靠近原料,降低运输成本,其次钢企将产业转移海外,就不会存在倾销遭遇抵制等问题”。不过沈萌也表示,钢企在产能转移海外后,在国内能否抽出精力发展中高端钢铁产业也是钢企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如果钢企做到的仅仅是把过剩产能转移出去,对钢企来说意义是不大的,因为钢企的产品竞争力依然没有得到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一带钢铁需求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