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国内PMI、PPI数据,虽然从5月开始就出现向好迹象,但专家认为真正触底尚需时日,其中最大的风险来源于房地产市场,受此影响,国内钢市仍显疲态。再说,以山东华兴为代表的部分钢构企业,通过加大钢材的设计、加工和贸易力度,在国内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将钢结构件不断打入阿联酋、沙特、印度、韩国、新西兰等国际市场,不但扩大了钢材出口、激活了钢铁市场,还提高了钢材出口的附加值。
据业内消息,用工、槽、H型钢以及板材、钢管等制作而成的各类钢结构件,在国外很有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大。理由是,因钢结构件对钢材的年消耗量,至少在数千万吨,而将钢材经过深度加工,变成钢结构件,提供给终端用户,这是国际市场一种普遍的经营模式,而这种模式对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当然,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其中,一要做好品质上的保证,二要形成自己的渠道优势。
在品质上,我国钢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包括高强度钢、高抗震性能钢、高焊接性能钢以及特厚钢板和超薄钢板等材料的生产还存在量少、质差等问题。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钢材,且出口额可能只有别人的几分之一,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不足1/10。相比之下,如果类似华兴的波腹板钢构产品占了出口主导,那么有关钢产品出口的质和量,都得到有效解决。
在渠道上,随着钢材的电子交易快速发展,钢材的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以华兴推出的“中国钢铁超市”(www.steel178.com)为例,钢铁电子商务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可以省去许多的中间环节。设想一下,如果终端用户拿到的是直接可以使用的钢结构件,那么终端用户就可以在切割、钻床、涂色等方面,节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买家而言即使钢结构件的售价高一些,也物有所值。同样,对于钢材贸易企业来说,通过加工、配送,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提高了钢材的附加值。再有,钢结构进入国际市场,不是单一的钢铁产品的出口,在收获高出钢材价格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开外商对我国钢铁频频提出的反倾销调查。
有数字表明,目前我国的钢铁物流业不仅总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在传统钢铁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了许多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领域,涌现了一批集钢材加工、配送、仓储、交易于一体的钢材流通企业,我国完全有能力拓展国际钢结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