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严重亏损阶段,今年一季度钢企亏损率达到47%,是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个季度;而随之而来的“银行抽贷”、“新环保法”两座大山,还将进一步“锤炼”处于苦难中的钢铁行业,怎样搬开这两座高悬于头顶的大山,也将是未来我国钢企不断调整的方向。
钢企负债3万亿、银行抽贷现象增多,打铁还需自身强
在钢企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下,因为行业的持续低迷,银行业明显加速了对钢企的抽贷操作;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银行抽贷10%,相当于抽走1400亿元;必然会进一步加重钢铁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一方面是钢企应收账款和资源库存占压资金比例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银行开始成规模的抽贷,一批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钢企或率先因资金链断裂而死亡;此前媒体报道的海鑫钢铁及大邱庄岐丰钢厂均是遭遇银行“抽贷”才导致的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停产。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钢铁企业负债约3万亿元,其中50%为银行贷款;中钢协数据显示其会员企业2014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9.56%;与此同时,钢企的贷款利率尚在不断提升,使得一季度钢企财务费用快速提升22%以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钢铁行业之所以面临眼前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一方面固然是有银行“嫌贫爱富”的不近人情,更多的却需要从自身找出症结之所在。我国钢铁行业这几年一味的追求规模化,导致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重,市场无序竞争、恶性价格竞争极大的降低了钢材价值,加上市场需求被透支严重;因此,要使钢铁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唯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合理控制高端产能。根据市场的切实需求合理配置钢企生产活动,最大可能的化解供求过剩矛盾,减少库存资源占压;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入终端行业,加强与终端用钢企业的联系合作,拓展新的合作模式,降低应收账款占比,最大可能的增强资金流转周期。使得钢企能够尽可能快的走出低迷期,但是很显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阵痛不可避免,大批的不符合市场资源优化配置需求的钢企将会被淘汰出局,而行业也必然借此机会整合出一批综合实力更加雄厚的钢铁集团的诞生;在增强业内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再次获取银行业的亲睐。
新环保法实施 一大批钢企面临淘汰
这个世界是顺应时势者得以生存发展,逆势者必然惨遭淘汰;在我国,环保治理已经是民生之所向、国策之所向,大势不可逆转。然而一直以来以粗放式发展为主的钢铁企业,就犹如踏进了连环地雷阵;不解决生产等环节的环保问题,只能倒闭破产,已经毫无二路可走。
据了解,今年4月我国颁布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如果这一政策在钢铁行业严格执行,那么包括大部分中小钢厂在内的钢企都难以过关。要么升级改造环保设施,以达到环保法规定的要求,要么就被迫关掉;但是,眼下钢企亏损面不断扩大,钢铁企业又哪来多余的巨额资金去进行环保改造?就算舍得投入巨资,可按照眼下钢材的盈利能力而言,钢企时无法承受其带来的亏损风险的,因此笔者认为,多数的中小钢厂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被大钢厂收购,否则就只能等着拆除的命运。
而对于原本就环保设施齐全的钢企,其实平常开动环保设备的并不多;这是为了节省环保成本所致,因此,一旦新环保法得到有效的执行,那么小钢厂固然艰难,而大钢厂也必然将不得不承受更重的成本压力,一定时期内,亏损必然还将持续,那么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可言真正的胜利。
笔者认为,环保治理致使成本增多,钢厂必然会将成本压力转嫁至市场和终端,因此配套的新环保法能否一视同仁的执行是至关重要的。利用环保法加快行业产能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梳理,使得我国钢材供求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后,钢价也必然借此回升到合理的水平。
总的来说,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之下,钢铁需求增速已经逐步放缓;钢铁行业必须要改变以往粗放式、规模化发展方式,让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的行业困境也就未必是钢铁产业的噩梦,反而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升级的最大原始动力;一句话,顺势得发展,逆势则必亡,个中滋味,且尝且变化。
来源: 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