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保留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等产能过剩领域的项目核准权,环保部等四部门对环保不良企业将受融资“软约束”,2014年钢市难言乐观。中国钢铁业2012年一季度出现新世纪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的消息,曾令市场为之震惊。然而,在2013年,这样的消息已令人见怪不怪。
这些年来钢铁业一路从“高帅富”滑向“矮穷挫”。就以最直观的吨钢利润而言,高峰期能达到1000元左右,可以买一部普通手机。其后,逐渐下滑到仅能买一公斤猪肉、一瓶矿泉水的水平。2013年上半年,吨钢利润一度仅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支冰棍。
中钢协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份,国内钢材平均结算价格已降至3462元/吨,与2012年相比,降幅达8.9%,企业亏损已经达到了非常难以容忍的程度。中钢协统计数据还显示,钢铁全行业实现利润116.8亿元,行业的利润率是仅为0.48%,平均每吨钢利润28元。其中,钢铁生产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58亿吨,若按主营业务利润来算,每吨钢创造的效益仅4.2元。
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很多大的国有企业亏损均出现亏损,而且亏损很严重,钢铁行业亏损的大户排头的都是几家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上交的收益提高,会给处于盈亏的钢企带来巨大的压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改革的蓝图对经济发展、对钢铁产业的影响会逐步显现,钢企要主动适应和参与宏观改革进程,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发展质量。
分析钢铁业面临的困境,产能过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多年来,尽管钢铁业的产能调控政策并没有少出台,但现实却是,一边是落后产能被淘汰,一边是新项目不断上马,产能越减越多。2009年中国钢铁产能约为7亿吨,到2013年该数字已增至9.76亿吨。这也正是导致钢价持续低迷,最终拖累钢企利润的罪魁祸首。
2013年12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就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谈到治霾措施时就表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严重产能过剩、高耗能行业,几年之内严禁新开工项目,除非是执行等量或者减量置换的项目,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确定的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在2015年继续争取在19个行业再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去产能已经刻不容缓。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指导意见》,称将有效地推进和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其中,钢铁业作为产能过剩的大户,将需在未来5年压缩8000万吨的总产能。
从钢铁产业的分布来看,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关键还看河北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之首。目前,该省的粗钢产量为1.8亿吨,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4。而就在2013年9月份中旬,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具体提出到2017年底,全省钢铁产能将削减6000万吨,也就是说要目前河北全省钢铁产能的1/3将被淘汰。
河北省是钢铁产量第一大省,产量约占全国30%,2012年粗钢产量占全国25%,河北省从本省实际出发,集中拆除了一批钢铁企业的高炉、转炉,这些产都是属于污染和能耗非常大的产能,也不适合于向别的地区转移。
如果说压缩产能早已成中国钢铁业的主旋律,那么转型升级则是钢铁行业“自我救赎”的另一条路。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在“我的钢铁”年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化解严重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环保标准将是“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
“依靠产能释放、产能增加来摊薄成本,赚取效益来领先对手的思维已经不能奏效,钢铁企业一定要克服传统习惯思维,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稳产增效,甚至是减产增效,并从单纯的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在罗百辉看来,钢铁企业要适应深化改革带来的变化,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惯性发展模式,彻底转变发展理念。传统的依靠产量增长、摊薄固定费用等方式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路子已经彻底走"死"了。近几年,一些钢铁企业没有走规模发展的路线,而是走品种、质量、品牌、创新的道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兴澄特钢走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道路,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南京钢铁在没有扩大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使企业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反观这几年规模扩张过快的企业,现在大都数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罗百辉认为,钢铁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驱动加大自身结构调整的力度,实现转型发展,这是钢铁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企业结构调整涉及的范围很广。
一是制造流程的结构调整,要向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很多钢铁企业并非不能生产高端产品,而是高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成本竞争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受自身流程结构的限制;在钢种设计上,我们还没有实现低成本的钢种设计;在装备水平上,我们正在使用富余、过剩的装备功能生产一般化的产品,即设备高端化产品低端化。这些都要求我们进行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结构的改革。
二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钢铁企业的组织结构如何打破过去几十年形成的计划管理体制,体现出最高的效率、最快的应变速度?钢铁企业应围绕做强主业、发展相关多元产业的目标进行自身组织结构的改革,赋予自身新的体制和活力。我们绝不能用管流程的方法来管多元发展。与此同时,钢铁企业还面临着如何适应集团化发展的要求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管理制度变革的问题。国有企业还要考虑如何从组织结构上实现由管生产向管资本的转变。
三是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考虑是否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创新资源和活力,另一方面要考虑能否更广泛、高效地利用社会上的创新资源,形成自身的创新活力。部分国内钢铁企业已经组织起了全球性专家团队,实现了全球化的智力资源配置,并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品种结构与技术工艺。
四是产权结构的改革和财务资产结构的优化。通过改革创造新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制度,激活企业活力,并可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化解资金风险。
五是商业模式的改革。制造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如宝钢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2013年钢材现货交易可望突破1000万吨;宝钢稳步推进国际化营销服务体系,抓紧在钢铁产业价值链的两头(原料供应和钢材加工配送服务中心)形成全球网络;沙钢、中天、荣程、西林钢铁等一批企业都已经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
六是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借鉴发达国家和优势企业的发展经验,未来我国钢铁行业要与下游行业共同构建钢铁产业链发展平台。这个平台包括科技平台、产品与服务平台、上下游产业链衔接平台,钢铁企业通过平台来高效地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自身经营模式、创新模式的转型与发展,实现与下游用户的产品、服务、技术的全方位衔接与融合。
罗百辉强调,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走品牌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品牌质量的发展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的道路。钢铁企业之间产品价值的差距,并非因功能缺失而造成的,而是由质量稳定性、用户口碑以及对用户服务水平决定的。宝钢产品往往比国内企业的同类产品高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是品牌质量的效益。
罗百辉还认为,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发展。当前,很多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高涨,利息支出高达几十亿元。对于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而言,如果不进行资本运作,不善于和金融产业结合,单纯依靠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无法消化这些费用了,必须依靠资本运作降低资金成本,必须依靠金融资本实现产业功能的提升与扩展。
钢铁企业必须真正地下定决心走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届时环保的硬约束将更加苛刻。在环保上,钢铁企业不去寻找出路,就将走向没落。因此,绿色发展这条路,钢铁企业早晚要走,谁走的主动,谁就获得了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动权。探寻环保发展道路要求钢铁企业要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上改革发展方式。现在已经有一批钢铁企业通过节能环保投入实施效益的增长,如达州钢铁通过能源的深度转换与利用,走上了清洁生产和价值增效的发展道路;建龙集团坚持向节能环保要效益,实现了环保投入的阶段回收;河北津西钢铁抓能源创效,实现能源创效1.7亿元;德龙钢铁大力使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其中仅水渣微粉就实现每吨增效近百元。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