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钢材指数创下近5个月新低,令业界不寒而栗。
而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其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面临“严寒”的钢铁行业也对电商产生浓厚兴趣。
电子商务作为“搅局”钢铁这个传统行业的新势力,一改传统的销售局限,帮助钢铁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衔接和合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增加销售机会。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日前表示,钢铁业拥抱互联网大势所趋,目前主管部门跟踪的钢铁电商已达到30多家,这些新兴力量将从交易模式、物流和金融等多方面改变钢铁业的发展环境。
董宝青指出,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在这10万亿元总量中,B2B企业间业务约8万亿元,远超大红大紫的B2C业务。钢铁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B2B电商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虞钢也指出,2008年国内钢价的最大波幅达到2550元/吨,2010年为960元/吨,2013年为690元/吨。钢价波幅不断收窄,使得贸易商赚取价差的盈利模式一去不复返,钢铁业传统的多级销售体系迅速崩溃,搞服务、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新的选择。
宝钢发起的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成立半年来,交易量已突破百万吨。2012年上线的找钢网日均交易量据称达到5万吨,企业估值约2亿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钢铁企业发展电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必须要学会角色转换,切实跟上钢铁电商交易平台的发展需要,同时要对变革的成本有足够的心理等方面的准备。”
发展钢铁电商平台固然是整个行业压缩中间成本的一次集体救赎,但是,如果把摆脱行业整体危机简单地归化为缩减物流成本的话,不免有些南辕北辙。
据记者了解,整个钢铁的整体低迷,一是近年来无限制的扩能增产,没有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安排生产,各地的行政命令对钢铁企业的自主生产产生严重阻碍;另一方面,钢铁企业的生产原料受制于人,以至于在源头上被外资卡脖子,生产成本奇高。
不仅如此,在整个钢铁行业对外出口方面,没有统一的组织对外讨价还价,即便有形式的统一组织,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左右,以至于各钢铁厂各自为战,互相竞价,导致整个钢铁行业的产品价格疲软。
有分析人士认为,没有拳头产品,只是在中低产品中“徘徊”,在特种钢产品中严重缺位,导致在国际市场的难有竞争力。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表示,特殊钢的生产制造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但我国在特种钢研发、生产方面严重不足。以至于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目前尚且不能实现国产化。
而邻国日本,虽不是钢铁生产大国,但是在特种钢出口方面却是名副其实的“大户”。近日,神户制钢成功开发出世界首例在-23℃下韧性良好的低合金特厚板。此产品正在供用户试用中,预计不久即可批量生产。
钢铁行业与互联网合作,仅仅是钢铁企业们在“寒冬”中自救的一种企业“本能”反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真正要想使整个行业能摆脱困境,唯有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端产品,按照市场的供求确定产能,这才是整个行业走出“低谷”的“灵丹妙药”。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