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冶金 > >> 钢铁产能透支未来几年市场需求

钢铁产能透支未来几年市场需求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01-02 10:25:10

  唐与辛酸,人们来不及为炉火烧遍大江南北的壮举而欢呼,也来不及为炉火里造就的座座高楼而惊叹,就瞬间被炉火里滚滚而来的雾霾和微薄的利润所震撼。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繁华褪去、雾霾侵袭,随着一声巨响高炉终于倒下。被扼杀的火焰带给人们的恐怕除了炸掉高炉,还有“人们还能做点什么”的沉重考问。
  

  金色时代
  

  “钢管用手使劲一折就断了”,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儿发生在2005年,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材料质量检验员张玉化名亲身经历的,由于工期较紧钢材紧缺、采购小钢厂产品造成的,如今她感慨道,彼时房地产与钢铁业可谓“一日千里”。
  

  那之前炼钢史里充满着波折与艰辛。1958年大炼钢铁的激情犹如烟花般迅速悲剧收场,而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鞍钢等以裁员、整顿等摆脱“企业办社会”的包袱,且随着基建行业拉动,民营钢企也应运而生。“以钢为纲”的中国直到2000年才迎来“逆袭”。
  

  一组数据至今仍因人们的炼钢激情而带有温度。上世纪80年代,中国钢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仅5.82%,90年代为6.99%,而2000年至2004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71%,中国也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
  

  尤其在2003至2007年钢铁厂犹如印钞机的“金色时代”,一位浸淫业内十余载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那时年产二三百万吨的钢厂,每年净赚12亿元。

  
  滚滚而来的财富,让抛开束缚的钢铁业犹如一个刹车失灵的列车般开始狂奔。
  

  于是,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3.5亿吨,到2008年,产量就达5亿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逐渐走上历史舞台。2006年民营钢企产钢达1.64亿吨,占全国40%。
  

  欲望与理性失衡了,而早已意识到产能过剩来敲门的政府相关部门,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并没有遏制近乎疯狂的贪婪。
  

  2005年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钢铁产业政策启动兼并重组,而连续不断的“拉闸限电”淘汰落后产能的手段反而刺激更多的企业“拆小建大”,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然而2008年经济危机来袭后,新一波的近乎疯狂的钢铁扩张原罪到底是什么?到底是谁成为红彤彤的炉火烧尽利润的幕后推手?
  

  红色时代

  
  钢铁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产值大投入也大,对地方GDP、就业、税收等影响非常大,且高炉开工就难以停产的特点等,让卷入其中的钢企、钢贸商、地方政府以及银行等各方一旦进入便无法脱身。
  

  直到如今“十里钢城”或者“二十里钢城”比比皆是,公交车、医院、宾馆或者各类服务公司,无意间都以各类字眼或图片展示着钢厂存在的厚重感。
  

  灾难却在2008年突然降临。经济危机让2008年前赚钱如印钞一般的钢铁业也从巅峰跌至谷底,陷入死亡深渊。
  

  但戏剧性的是,原本可以来一场大洗劫的钢铁业,命运却再次逆转。2008年底国家出台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全面拉动了铁路公路、基建、房地产建设,钢材价格因此一路飞涨。回忆当时情景,某年产几百万吨级别的河北钢企老总无比感慨,“低谷持续了仅三四个月,如没有四万亿,可能很多企业都死掉了”。
  

  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亿吨,2009年便一跃达到5.6亿吨,此后三年产量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
  

  政府也曾试图遏制产能过剩的脚步,2009年、2010年政府相继发布了几个调整政策,然而,奇怪的是,更多“未批先建”、“未批扩建”的钢铁“私生子”却悄然诞生。
  

  78%是国际上评价产能是否过剩的警戒线,如今我国钢铁产能将近11亿吨,而国内市场需求消费不足7亿吨,产能过剩已经毋庸置疑。
  

  此时的钢铁业依然犹如刹车失灵的火车一路持续狂奔,没有要减速的意思。
  

  迟来的考问是,扩张过程中,钢铁企业是否绑架了地方政府与银行,而反过来,地方政府与银行是否成为产能过剩的幕后推手?时至今日,它们之间是否演变为互相绑架的关系?
  

  四万亿看似是钢铁业陷入如今不可收拾产能怪圈的推手,但更深层的原因或是,在不太完善的市场机制加上地方政府放纵下,钢铁业发展中理性与欲望严重失衡,变得畸形起来。
  

  灰色时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去年始跌入亏损泥潭的钢企们意识到局面已覆水难收。宝钢董事长徐乐江于今年9月份坦言,寒冬远未到来,现在仅入深秋而已。真正的“灰色时代”,终于随着高炉被炸的一声巨响应声而来。
  

  11月24日上午,河北唐山一高炉被爆破拆除,这天天气不错,然而所有钢铁人士的心却异常沉重。因为巨响过后,尘土飞扬之下,半分钟之内轰然倒塌的烟囱在宣布这家钢厂的命运走到了尽头的同时,也意味着整个钢铁业“灰色时代”的开启。
  

  回头看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年来的钢铁业,一切都可归结为理性与欲望的失衡,当雾霾连连造访一座座钢铁构造起的城市上空时,有些高炉不得不被炸掉,“造富运动”陡然变成了一出时代悲剧,厚重而残忍。
  

  此时雾霾频频侵袭已将原本就产能过剩的钢铁业推上了“手术台”。作为产能过剩重灾区,河北未来5年要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全国压缩8000万吨以上。
  

  虽然炸一座高炉仅需半分钟,然而善后工作却无疑令人头疼。产能削减一方面减去了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增加了在人员安置、鼓励企业转型方面的财政支出。
  

  然而更让人头疼的是,新增产能重新点燃了更多红彤彤的炉火,加剧了削减产能的难度。去年我国粗钢产能十亿吨,占全球产能近一半,今年预计达11亿吨,而今年粗钢产量预计7.7亿吨左右,比去年增长7%以上。如考虑未纳入统计的,实际大约8.2亿吨左右。
  

  显然与拟削减产能相比,畸形发展的钢铁业,现有产能已经严重透支了今后几年的市场需求,不仅造成生产能力巨大浪费,而且加剧了雾霾造访的频率,这已经变为棘手且残酷的现实。

来源:中商情报网

相关热词搜索: 钢铁产能透支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