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铁产能过剩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最突出的特点就在‘化解’二字上。”在11月下旬召开的绿色制造-未来的钢铁和汽车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表示,“为化解产能过剩,国家将出台多项措施,并发挥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
朱继民不回避当前钢铁产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他表示,“目前在建和准备建的钢铁产能大约还有9000万吨。实际上,去年我们计算中国钢铁产能的实际利用率为72%~75%,总量过剩是无可争议的。”产能严重过剩影响了全行业的盈利状况。“去年钢铁行业是全行业亏损,今年初以来,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43%。”朱继民表示,“现在行业的平均负债率已经接近70%,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如果任由发展,将给国家金融体系带来很大风险。”
“目前,国务院相关部委对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很重视,钢协明年的中心任务也是围绕化解产能过剩展开。”朱继民说。他表示,“化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靠政府发力与市场调节等综合性手段来实现,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对已经在建的项目要停下重新审核,对已经建成的项目要进行整理和整顿;二是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条件,完善环评和土地利用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和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兼并重组进行优化。
朱继民认为,通过努力,要使产能基本合理,保持在适度过剩的程度,这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作用、提升产品质量、加速技术创新等。同时,要与当地区域市场需求、资源保障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相配合,使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得到建立,使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得到提高,使企业效益得到明显好转。此外,要基本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依法监管、标准监管,让企业在健康的环境下运行。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国家在政策上肯定会给予大力支持。”朱继民透露,“比如,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中央拿出50亿元资金支持,专门奖励该地区节能环保治理的成效。”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