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化解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次治理产能过剩,钢铁业都要首当其冲?为什么钢铁落后产能年年淘汰、年年过剩?如何破解这个“魔咒”?
的确,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工业行业中普遍存在。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与2009年4季度接近,仍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但是,在所有产能过剩行业中,没有哪一个比钢铁业更为严重。
据统计,我国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普遍在3%以下,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与国内7%的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也有明显的差距。其中,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不足1%,处于工业行业垫底位置。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资金运转和融资渠道均面临巨大压力。其中,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少数钢铁企业已经超过100%。2012年,我国年产钢7.17亿吨,比2011年增长3.1%,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陡降98.22%,平均吨钢利润只有2.74元。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更是降到了0.13%,平均吨钢利润一度只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支冰棍。
钢铁产能“过剩程度”几何?业界说法不一。通常认为,75%~80%之间的产能利用率为轻度产能过剩,70%~75%之间为中度产能过剩,而低于70%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国务院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指出,2012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2%。而财政部网站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中显示,“钢铁产能利用率下降到67%左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数字?关键是选择用什么样的产能基数来计算产能利用率,现在业界存在好几个版本,真实产能几乎是一个迷。有人形象地比喻,钢铁项目审批就如同计划生育,老大是获得“准生证”的,而老二、老三却是“黑户”,到现在他们也长大成人了。业界盛传,未批先建的“黑户”太多了,全国仅有40%的钢铁产能获批了,另外60%的产能却是未批先建。
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钢铁落后产能年年淘汰、年年过剩?”造成目前产能过剩的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深层次原因。由于一些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能有效发挥。同时,一些地方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方式招商引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此外,由于投资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也助长了部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钢铁行业产能无序扩张,是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多年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国钢铁业总规模庞大而产业高度分散,企业个别决策容易忽略总体产能过剩的风险。据统计,我国有钢铁冶炼能力的企业在500家左右,其中钢产量最多的河北钢铁集团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只有6%,而且多数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尚未实现业务分工和重组,子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容易产生“总产能虽然过剩,但不多我这一点儿”的想法;在市场供求矛盾加剧时,容易陷入谁也不肯率先减产的境地。
如何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首先,要“管住政府”。政府不要再去代替企业管投资、管效益,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和矫正作用,包括减少审批,建立新型准入制度,让投资者理性抉择。
现在看来,不少地方政府还倾向于保企业,客观上也是保地方的GDP。业界人士总结有3大怪现状:产量能增不能减,生产线能开不能关,人员能进不能出。中国钢铁业利润率低到目前这种不可思议的程度,究其原因,是很多本来就亏损的企业,在政府补贴支撑下,继续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扭曲了整个市场秩序。个别企业不顾市场规律的死撑,让整个行业跟着吞苦果。
其次,要“管住企业”。一方面,要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和环保标准。对限期内不达标的企业,该退出的就退出。另一方面,钢铁企业也要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彻底摒弃粗放的发展理念,从机制体制上开展新一轮的市场化再造,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加快布局优化和兼并重组的步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无序竞争和资源消耗。
总之,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化解产能过剩,中央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协调、企业主动调整,这四方面因素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推进淘汰落后、控制新增产能,需要钢铁企业主动转变发展方式、抑制产能扩张冲动、开发新的用钢领域、实施兼并重组等。只有综合、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才能使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得到逐步化解。
来源:我的期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