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预感到今后企业竞争环境将更加公平和激烈,受政策保护的时代已经过去,在钢铁行业产能全面过剩的形势下,今后的厮杀会更加白热化。
笔者认为,前期政府对钢铁业的过度干预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对当地钢铁大户、国企实施输血救援,导致在行业亏损之际,仍有不少的钢企大力生产,“反正即使亏损也不会被淘汰,还不如加大生产占据市场,等其他企业熬不下去。”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市场竞争失去公平,有恃无恐的钢企只管加大马力生产,钢铁业逐渐陷入产能过剩泥潭。
二是大量批地,默许、纵容甚至强令企业扩大产能,重审批、轻管制,发现问题后,政策法规颁布的倒不少,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寥寥无几,如此更加重了行业产能过剩。而很多不达标的产品也以次充好,流入市场,以低价占据市场,拉低钢材价格。
政府的过度干预,很大程度上是对GDP政绩的追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着力破除这一观念,调整GDP考核制度,并重点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有利于破除政府过度干预
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很大程度是针对政府而言。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增加税源、扩大就业等因素,默许、纵容甚至强令企业扩大钢铁产能,同时给予地方钢铁企业大量财政补贴,重审批,轻监管;重制度,轻执行;重地方税收利益,轻企业经济效益。导致部分企业不济盈亏,大力生产。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加重。
如今三种全会政策已出台,即使部分地方政府仍追求GDP,但是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应该是会有所收敛。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发挥主要作用,对钢市而言,最大的利好应该就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化解产能过剩了。前期钢市之所以陷入产能“越减越剩”的怪圈,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钢企过度干预,扭曲了有序的市场竞争。
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也就可以发挥作用,如此一来,那些依靠政府输血、宁亏死不停产的钢企,缺乏雄厚的资金后盾支持生产,生产热情也就会降下去了,不但过剩产能能够得到有效化解,被浪费的资源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实现转型升级
刘海民认为,目前钢铁行业陷入经济效益困境,是行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导致“市场失灵”引起的,应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体系,减少对钢铁企业的直接干预,同时严格环保监督执法,让市场决定企业的去留。
市场发挥主要作用,钢企失去保护,为谋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钢企势必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来源:中国钢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