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付保宗做客新华网,与网友谈“如何化解产能严重过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付保宗今日做客新华网,与网友谈“如何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两位专家认为,本轮产能过剩的原因包括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需综合、协调采取应对措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付保宗认为,本轮产能过剩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短期因素上讲,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尚未实质性恢复、西方国家欧债危机又持续蔓延,导致外需一直萎靡不振,而培育内需又需要一个过程,需求萎缩使得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长期因素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在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下,企业看重简单的规模扩张,对于技术、包括质量能力的提升则有所忽视,导致了低端的产能快速增长。
二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仍不健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的冲动致要素资源扭曲,如用较低的土地价格、环保成本、劳动力等要素吸引投资,加剧了产能过剩。
三是要素资源改革相对于产品市场滞后,能源、环境方面约束不够强,同时人为对一些投资进行补贴,导致了投资的过度膨胀。
四是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国际分工地位的低端,升级过程比较缓慢,低端产能扩张过快更加重了这个问题。
“化解产能过剩,既要对短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更要靠深层次上深化改革”,付保宗就此指出。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看来,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下降,另一方面在于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国内整体需求也不如过去旺盛。
朱继民指出,解决产能过剩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需要找到政府调控和市场调控的良好结合方式,使产能不易造成过剩风险、不至于严重到对产业造成伤害。
他表示,现在提出化解产能过剩非常适时,也符合国家调整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转型的要求。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